未解之谜十件最神秘的古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未解之谜十件最神秘的古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1)

众所周知,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这四大发明是老祖宗造福后人的智慧,与此同时,除了这四大发明中华名族在历史进程中还有很多古物,即使依靠我们的现代技术都难以仿制!

白玉蚩尤环

未解之谜十件最神秘的古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2)

这个手镯从横截面竖着分成两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完整的环,合在一起又是一个完整的环,有很多仿制者,全都失败。两环环面上下共四个位置,各书写了十二个字,乃是乾隆的御笔题诗。

蛋壳黑陶杯

未解之谜十件最神秘的古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3)

器形分为三部分,上面是一个敞口侈沿深腹的小杯;中间是透雕中空的柄腹;下面是覆盆状底座,由一根细长管连成统一的整体。其薄如纸,古人的智慧真是逆天,让现代人叹为观止。

青囊书

未解之谜十件最神秘的古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4)

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华佗倾毕生经历所作之书为《青囊书》。此书将华佗的毕生心血、行医经验。但传说由于徒弟保护不利,此书最终被焚毁。

鲁班木鸟

未解之谜十件最神秘的古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5)

鲁班木鸟是一种会飞的机器鸟,用木材做成,内设机关,能在空中飞行,被机器人专家称为古代机器人。春秋后期,鲁班为了哄母亲开心用木材制造。《墨子》里称:“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说的就是,木鸟上天后,飞了三天三夜都没落地。

秘色瓷

未解之谜十件最神秘的古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6)

汉族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据宋人说,五代吴越国王钱鏐规定越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虽有仿制,亦根本无法与原作的色调相比。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未解之谜十件最神秘的古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7)

1977年平山县出土。案面已朽,仅存案座,底部是两雄两雌跪卧的梅花鹿,四龙四凤组成案身。四龙独首双尾,上吻托住斗拱,双尾向两侧盘环反勾住头上双角。四凤双翅聚于中央连成半球形,凤头从龙尾纠结处引颈而出。集铸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复杂精巧,无以复加。

镂空转心瓶

未解之谜十件最神秘的古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8)

是陶瓷艺术的珍品。属于清代创制的一种瓶式。在一个镂孔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上绘各种纹样。“转心瓶”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内瓶上部为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形,上有装饰绘画,有四季景物、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孔,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犹如走马灯。制作极其高难,让仿制者望而生畏。

越王勾践剑

未解之谜十件最神秘的古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9)

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剑首为圆箍形,剑格正面用蓝色玻璃背面用绿松石嵌出花纹,剑身饰菱形暗纹。剑身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8个鸟篆铭文。制作精良、犀利异常,是东周兵器中的精品,反映出越国当时制剑工艺的高水平。历经千年,不朽不锈,根本没法仿制。

澄心堂纸

未解之谜十件最神秘的古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10)

澄心堂纸是五代十国南唐的后主李煜所作成的纸。因其卓越的品质被评为中国史上最好的纸。它是南唐文房三宝之一。以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著称,贵比黄金。

弘治鸡油黄釉盘

未解之谜十件最神秘的古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11)

黄釉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金黄是至尊之色,“黄”与“皇”同音,明清两代黄釉只有皇家才能使用,而黄釉瓷器首推弘治,后世都以其为楷模。其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它的釉色配方早已经失传,现在技术还原出来的瓷器,不管怎么鼓捣,都有色差,古人的智慧带着防伪。

宣德青花一束莲纹盘

未解之谜十件最神秘的古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12)

该盘青花色泽浓艳,釉面肥润莹澈,充分体现永宣“进口料”青花瓷器的特点。由于青花釉的原料苏麻离青明朝中期就采空了,故此,这种盘子就成了绝品。

郑和宝船

未解之谜十件最神秘的古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13)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2艘,最大的长折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现在已经没有如此的巨木,没法仿制。

北京城墙

未解之谜十件最神秘的古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14)

没了也就没了,想要仿制,永远不可能了。

中华民族是有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老祖宗们不断地与自然界做斗争。一代又一代人总结出来的斗争经验,慢慢沉淀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