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内容(走进五经)

一、不得不说的故事

焚书:《六经》变成《五经》

《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典。相传原为《六经》,即《诗》、《书》、《礼》、《乐》、《春秋》。‘六经’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之为‘六艺’。

‘六经’也好,‘六艺’也罢,总归是六部经典,后来因何变成五部了呢?这得从秦始皇‘焚书’说死。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当时‘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这次焚书,对我国的古典书籍和古代文化造成了毁灭性破坏,此后,《乐》便亡佚了。

有学者认为,《乐》的散失,《六经》变成了《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

比《四书》早千余年

如今人们提到《五经》,大多情况下是‘四书五经’连用,而且《四书》在前《五经》在后,但《五经》的历史要比《四书》长很多。

早在建元五年(前136年),西汉武帝就已下诏设立了五经博士,《五经》的尊贵地位至此确立。而《四书》地位的确立则是南宋之后的事儿了。

五经内容(走进五经)(1)

‘汉武帝推崇五经,汉武帝曾经设立五经博士,并经常与其讨论经学’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礼记》(《五经》之一)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他又将这四本书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

朱熹死后,朝廷出于封建统治的需要,将他所编订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此后《四书》便盛行起来。

但无论《四书》如何兴盛,《五经》作为‘经’的地位确丝毫没有动摇。

尊贵的五经博士

五经内容(走进五经)(2)

董仲舒像,董仲舒,我国西汉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代的五经博士是一种学官,其前身为秦朝的博士官,秦及汉初,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晓古今,以备顾问。这些博士当中,既有儒者,也有名家、道家人物。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直接的政治措施就是设‘五经博士’。那些先前不治儒经的博士,转眼间便丢了官位。这一措施无疑大大提高了儒经的地位,也使研习儒经者徒增。

汉代置五经博士,原则上是每经置一个博士。数家共治一经者,可数家并立。

当时,五经博士的遴选标准十分严格,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精习经书,堪为经师:二是品行优良,堪为贤士。

五经博士的主要职责是执教太学,教授生徒。他们既是教师,也是官吏,身份特殊而尊贵,因此,五经博士又被时人看成进身公卿大夫的重要阶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