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杀奸团之谜(女将陈少敏领兵冲锋陷阵)

序言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

释义:在野外的风雨中吃饭,在露天的环境中睡觉,不怕艰辛和劳苦,把敌人的鲜血当胭脂擦拭。

在讲陈少敏抗日故事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位敢于带兵冲锋陷阵的杰出女将军。陈少敏原名孙肇修,1902年出生于山东寿光市孙家集街道范于村。

孙肇修的父亲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军的一名连长,退伍回乡后以务农教书为生。孙肇修自幼跟着父亲学习文化知识,并在教会学校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熏陶。13岁的时候,孙肇修家贫辍学,到青岛日本纱厂当过半年童工。

19岁的时候,家乡遭遇灾荒,孙肇修的父兄皆被饿死,孙肇修又当了2年牛马般的女工。1923年加入邓恩铭领导的秘密工会组织,因为参与组织工人罢工被工厂开除。孙肇修之后进入美国人开办的文美女中读书,读书期间先后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

抗日杀奸团之谜(女将陈少敏领兵冲锋陷阵)(1)

孙肇修后来改名陈少敏,多半是因为残酷的地下斗争生活。陈少敏最早一直从事隐蔽的地下斗争工作,先后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任丈夫任国桢是我党早期的革命领袖之一,1931年11月13日遭叛徒出卖被阎锡山杀害于太原市。

陈少敏的第二任丈夫涂正坤也是党的一名高级干部,1939年6月12日,驻平江第九战区第二十七集团军司令杨森制造了“平江惨案”,大肆屠杀共产党员,涂正坤牺牲。

任国桢牺牲后,陈少敏在天津、北平、河北、沙区开展白区工作,残酷的地下革命斗争炼成了她出众的组织才能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她的职务随着革命斗争的需要多次调整,无论身处何地,身居何职,陈少敏都能出色完成任务,其威名不仅我方妇孺皆知,而且连敌人都如雷贯耳。

1937年初,陈少敏奉命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毛主席亲自接见了她:“你就是那个白区的红心女战士陈少敏啊!”可见其大名早已是人尽皆知。

不过,让陈少敏成为举世公认的一代豪杰的事迹是:她带兵打仗,痛击日伪军,屡战屡胜!

抗日杀奸团之谜(女将陈少敏领兵冲锋陷阵)(2)

驰骋沙场,冲锋陷阵

陈少敏是我党隐蔽战线公认的优秀地下工作者,更是老少皆知的女中豪杰,也是长期主持一个地区全面工作并直接领导武装斗争的女干部。上马杀贼平天下,下马理政得人心,历经磨难信仰坚定。陈少敏文武双全,军事政治等方面才能样样突出,就是许多好男儿也自愧不如。

1934年9月,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遭到敌人的严重破坏,中共河北省委将卫河以南、黄河以北三角地带的党组织改称为“冀鲁豫沙区特委”,任命黎玉为特委书记,陈少敏为组织部部长(后任特委副书记),陈少敏临危受命,足迹遍布河南省的罗山、光山、新县、信阳以及湖北等地,参加了发生在这些地方的无数次战斗,至今,河南的很多地方还在口口相传着他的革命故事。

陈少敏在敌人的“严丝合缝”和“白色恐怖”中积极发展革命力量,建立了群众组织“好人会”等,并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就在濮阳、滑县等地的30多个村庄,发展党员800多人。有了群众基础,陈少敏就来到大家起来反抗压迫,她领导手无寸铁的“好人会”智取太平村的反动民团,缴获了8支枪、60多颗手榴弹,还有大量银元。

抗日杀奸团之谜(女将陈少敏领兵冲锋陷阵)(3)

至1935年冬天,陈少敏在冀鲁豫边区拉起了一支300多人的游击武装,创建了一片革命根据地,配合红军主力部队红25军从鄂豫皖苏区成功实施战略转移。当地反动政府大为惊恐,多次重兵围剿,但是却一次次失败而归。

1938年11月6日,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由胡服(刘少奇)、郑位三、陈少敏等为委员,刘少奇任书记。4月,陈少敏调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员、洛阳特委书记。同年7月4日,陈少敏随中共河南省委从开封到达豫南确山县的竹沟镇,任省委组织部部长兼豫南游击队政委等。在中原“小延安”——确山竹沟,陈少敏负责开办了两期党训班,每期3个月,培训全省各地的区县级党员干部600余人。党训班为在整个河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了骨干队伍,准备了大批干部。

3年的游击战争,陈少敏带领游击队建立起了大大小小14处革命根据地,其中竹沟距离延安最近,在中原地区的作用如同延安在全国的作用一样,刘少奇就曾评价说:

“延安有党的领导,竹沟也有党的领导;延安有窑洞,竹沟也有窑洞;延安有抗大,竹沟有党训班;延安有延河,竹沟有大沙河,竹沟就是小延安。”

抗日杀奸团之谜(女将陈少敏领兵冲锋陷阵)(4)

1940年1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领导人合影,左起:陈少敏、郑绍文、朱理治、李先念、刘少卿。

抗日杀奸团之谜(女将陈少敏领兵冲锋陷阵)(5)

◆1940年新四军5师领导人合影,陈少敏居中。

1939年1月,陈少敏奉上级命令率部南下与李先念部汇合,6月19日,鄂豫地区抗日武装整编建立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成立,李先念为司令员,陈少敏任政委。陈少敏和李先念率领部队消灭了汉奸李又唐的8个大队近3000人,一战成名,陈少敏“女中豪杰”的威名响彻全军。

陈少敏和其他八路军的指战员一样,逢战必亲临前线。另外,陈少敏在很多战斗中都是带头冲锋,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新街战斗中,陈少敏一马当先,一手持大刀,一手握手枪,高喊着口号率先冲向敌阵,此战消灭日军100多人,连日军都对女将军陈少敏敬服不已。

此外,陈少敏还在双河车站附近伏击日军巡逻列车,打死日伪军100多人,将游击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让日军头疼不已。陈少敏还带领部队成功打退国民党顽固派鲍刚所部的疯狂进攻。紧张的战斗生活之余,陈少敏走访了鄂中十几个县,领导地方的“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她还与国民党第五战区豫鄂边区游击独立第一支队司令戴焕章建立了统战关系,并将根据地发展到了鄂东地区。

抗日杀奸团之谜(女将陈少敏领兵冲锋陷阵)(6)

◆陈少敏(前排左一)与新四军5师战士合影。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陈少敏所部(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从开辟到发展的6年时间里)与日伪军发生战斗超过1000次,消灭敌人5万余人,抗击了周围15万日军和8万多伪军的进攻。

从日军铁蹄下解放出59个县1300多万人口,建立了38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从此,陈少敏名扬中原。在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后,陈少敏成为长期主持一个地区全面工作并直接领导武装斗争的女干部。

抗战胜利后,陈少敏和李先念率领部队(中原解放军)转战千里,成功突围,打破了蒋介石30万大军妄图48小时消灭中原解放军的企图。

抗日杀奸团之谜(女将陈少敏领兵冲锋陷阵)(7)

结语

解放后,陈少敏担任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职务历经多次调整,如果不是授衔前离开军队不多到政府工作,凭借陈少敏的资历和战功,她至少应该可以评为中将军衔。

1977年12月14日,重病缠身的陈少敏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直到去世,陈少敏依旧住旧房子,用旧家具,穿破衣服,始终坚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陈少敏被称为边区的女将军,当地甚至还有一种“女将军”牌的香烟,封面就是陈少敏骑马举枪的飒爽英姿;她上马能打仗杀敌,下马能光脚插秧,她朴实亲民的作风深受边区群众爱戴,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陈大脚”;她的威名让敌人闻风丧胆,传说“共军”中有一位了不得的女将,脚有一尺长,走路一阵风,手使双枪,左右开弓,是个极厉害的人物。”

抗日杀奸团之谜(女将陈少敏领兵冲锋陷阵)(8)

邓颖超陈少敏在天安门城楼。

陈少敏确实是一个极厉害的人物,为了抗战的胜利,她舍身忘死,血战沙场;为了革命的事业,她牺牲了两任丈夫,唯一的女儿也夭折离世;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她殚精竭虑,转战多地,多病缠身;为了国家的富强,她淡泊名利,转到生产一线,直到“退居二线”……

更难能可贵的是,陈少敏铮铮铁骨,在党的扩大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反对(唯一投下反对票的人)开除刘少奇党籍而遭到不公正的对待,坚持原则,铮铮铁骨,是共产党人的榜样。

(编者注:本文2797字,2022年第101篇原创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