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主要含义和解释(三字经知识点之为师之德)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三字经的主要含义和解释?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字经的主要含义和解释(三字经知识点之为师之德)

三字经的主要含义和解释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养而不教是父亲的过错,教而不严,是老师的失职。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又能有什么出息呢?

这里的养是养育的意思,不仅要给孩子提供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条件,还要给孩子提供精神的滋养和教导。古代女子是没有机会去学习的,那些特例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所以教育子女的责任就是父亲的责任,只养不教的过错当然也由父亲承担了。而现代社会,子女的养育是父母双方的法定责任和义务。相信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有这样的经历吧,父母见到老师总会说这么一句话——孩子交给你,我放心,你就把他当自己的孩子管,该打打,该骂骂,别惯着他。还有一种家长,老师通知他们去学校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说孩子交给你们学校了,就得你们学校负责,他在学校犯错,是你们老师教育方法不对,是你们老师的无能。这就是典型的转移矛盾,转嫁责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简单来说老师的职责就是传授道理,为学生培养独立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教授知识和技能,为学生能够安身立命打下基础;为学生解答学习中的疑问生活中的困惑,并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现在的某些学校统计学生家长背景,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更有甚者,某最美老师还闹出了一个上热搜的大新闻。还有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老师布置的作业让学生家长去批改,大课上留点儿东西不讲,让学生放学以后上小课等。这些现象已经不是教育方法的问题了,也不是学校和老师失职的问题了,这是教育战线被不良的风气侵蚀,已经偏离了自己的轨道,忘记了设立学校,成为教师的初心。

近年来教育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不仅仅是学生家长的问题,学校和老师的问题也是尤为突出。虽然“双减”等教育改革政策的出台实施对那些教育领域出现的不良现象有了明显的整治效果,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初心上来。人们在评价老师的时候从来都是不吝惜用最美好的,最高尚词汇来夸赞老师这个职业的,作为老师也应该对得起人民的期待。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字里,很多内容都体现了文人的风骨,而现代有很多身居高位的教授、学者享受着国家发展的巨大红利,却在教育战线上一锹一镐的挖掘着祖国的根基。那些共和国的蛀虫们,你们挖的不仅仅是祖国的根基,更是提前为自己掘好了坟墓。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老师有信仰,学生有希望,未来才能有力量。

当今世界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物质和文化的极大丰富和流通的极大便利,再加上资本厚颜无耻、毫无底线的挖掘人类内心的本能欲望和恐惧,贩卖焦虑以兜售各种产品,使人很容易陷入欲望的深渊。对于学生来说,电脑、手机的普及,游戏的泛滥,对学生造成了难以抵抗的诱惑。

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就像我现在撰写这些文稿,也要查阅资料,翻阅字典,尽量确保能够准确的用现代语言表达出经典的原意,这就相当于我又重新学习了一遍,而这个过程是枯燥和痛苦的。父母和老师都要求学生好好学习,但是孩子就是经不起诱惑,甚至对学习的动机都是迷茫的。学生时代曾经学过一篇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学生时代的回答,他就是怀着这个远大宏伟的理想而学习的。作为父母是不是也应该引导孩子立下一个志向,鼓励孩子为了自己的志向而读书,而不仅仅是为了上个好中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娶个好媳妇儿,嫁个好老公而读书呢。孩子也是人,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应该给孩子订立那样一个如流水线生产产品一般的目标。要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得孩子能够主动学习,凡是能够主动学习的孩子,成绩都不会差。达到了这种状态,孩子学习有劲头,成绩优异,家长不光脸上有面儿,也轻松了许多,也不大会因为辅导孩子而搞得鸡飞狗跳了。

当最本源的事情做对了以后,后边所有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本末倒置往往会脱离本心,偏离轨道,离目标越来越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