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蛋白尿的危害及治疗(蛋白尿总反复加重)

蛋白尿本身对肾功能的预后影响较大,长期控制不利,对任何类型肾病都是一个不利的“信号”。而蛋白尿的反复无疑更像一个“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本就受损的肾脏功能。

蛋白尿无疑是加速肾衰竭的因素之一,贯穿于整个病情发展过程中,越早把蛋白尿控制下来对病情稳定越有利。蛋白难治疗看尿蛋白是否转阴,指标是否下降是一方面,要避免尿毒症,还要从长远来看待。

轻度蛋白尿的危害及治疗(蛋白尿总反复加重)(1)

想更好的维持蛋白尿稳定,先搞清楚这2点:

一、指标下降是衡量标准

不论是尿常规尿蛋白检查,还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肌酐比指标,都是直观反应蛋白尿情况必查的项目。指标处于不同阶段,反应的肾功能的情况也不同:

比如尿蛋白 ,24小时尿蛋白1g以下,肾脏存在轻微的炎症反应;

尿蛋白2 ,对应的24小时尿蛋白1g-2g之间,肾脏出现轻微的损伤;

尿蛋白3 ,蛋白尿漏出量从轻微过度到大量,定量在2-4g,肾功能损伤加剧;

尿蛋白4 ,一般蛋白尿定量超出4g,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过半,持续下去肾衰竭风险加大。

排除病理因素影响,多数肾病都存在这样的发展规律。相反的,指标的下降,也反出病情的好转情况。先把指标降下来,是稳定肾功能的基础。

轻度蛋白尿的危害及治疗(蛋白尿总反复加重)(2)

二、降低蛋白尿复发次数

蛋白尿的漏出实际上是肾小球受损的“产物”,基底膜的受损导致大分子蛋白漏出,由于部分受损的肾小球不能恢复,导致肾功能无法逆转,决定了蛋白尿具有一定的反复性。因此降低蛋白尿的反复次数,也是治疗的一部分。

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病蛋白尿进展程度不同,复发几率不同,且每位病友对自身病情的护理程度的差异,也会导致尿蛋白复发风险不同。

激素类药物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类肾病的首选药物。通过抑制肾脏炎症,减轻肾小球的损伤,降低蛋白尿水平。服用激素后一般表现为3种情况,激素适应型,激素敏感型,激素抵抗型。

对于激素反应不是很敏感或出现抵抗的患者,一般增加免疫抑制剂药物,通过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配合中医药治疗也能有效控制蛋白尿的水平。

轻度蛋白尿的危害及治疗(蛋白尿总反复加重)(3)

但大家可能仍会有这样的错觉,激素药是导致蛋白复发的祸首,根本不管用。其实导致蛋白尿反复的主要因素,是这三方面,比激素的最“罪过”更大。

  • 1、血压控制的太糟糕

肾功能不全阶段也是肾性血压高发的时期。血压升高会造成肾动脉高压,肾脏内血液压力增大,流动性降低,就又部分肾小球吸收不到氧气、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加剧肾小球的坏死。肾小球受损后就会导致大量分子蛋白漏出到尿液中,加剧蛋白尿。

血压控制不好不仅会引起肾脏问题,还会影响全身的血液问题,甚至诱发炎症并发症,必须要及时控制。

轻度蛋白尿的危害及治疗(蛋白尿总反复加重)(4)

  • 2、体重波动幅度大

降蛋白药物、饮食的控制都与患者体重直接挂钩,因此如果治疗期间,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也会引起蛋白尿的加剧。肥胖或超重患者本身就是肾病高发人群,易引起蛋白尿,如果不重视控制体重,服药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此前,肥胖或超重也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还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肾脏危害非常大,因此存在蛋白尿的肾友,一定要重视减重或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其实不难,管住嘴、迈开腿,关键是在于坚持,BMI(身体质量指数)18.5≤BMI<24为正常,太胖太瘦都不好。

轻度蛋白尿的危害及治疗(蛋白尿总反复加重)(5)

  • 3、摄入太多高蛋白食物

日常生活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主要是肉、蛋、奶、还有豆类食物,这四类所含蛋白质也都属于优质蛋白质。降蛋白过程中,为避免蛋白尿加重,则需要严格控制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同时也能减轻肾脏代谢的负担。

但有些患者觉得只要按时服用就可以了,用不着管理饮食,这种想法就错了。加强对高盐、高蛋白食物的管控,药物药效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疫情期间,如有尿液异常、血肌酐等相关肾脏健康或慢性肾病问题,可以点“了解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