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历史故事(一个关于烛影斧声)

今天陈桥的天空有些阴沉,和现在赵匡胤此时的内心有些像。

此时作为殿前都点检的他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刚率军出东京城不久,就听到城内开始流传“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的流言。

他知道这是刚即位不久的皇帝在疑心他,想用以前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职务相同的法子将他也免去,从而掌握军权。

赵匡胤决心实施昨晚和赵普、三弟赵匡义商讨出来的计划,在陈桥就兵变,他对手下的军队有绝对的掌控力,东京城内也有他的势力,他有把我可以压下反对势力,把年幼的皇帝赶下台。

看着身后的赵普和三弟赵匡义,赵匡胤决绝的说:

“三弟,去擂鼓聚将;赵普,按计划行事。”

转身走进中军大帐。

一个时辰之后,身穿黄袍的赵匡胤再次踏出中军大帐,身后跟着一众追随的将士们。

脑洞历史故事(一个关于烛影斧声)(1)

“起师回城!”赵匡胤看着眼前无边无沿的军队,大声喝道。

“万岁!万岁!万岁!”高台之下一片声震入云的呼喊。

赵匡胤率军又一次回到了东京城下,没有遇到反抗,守将就打开城门将他迎了进去。

直入皇宫后,他也没有矫情,直接逼迫小皇帝让位,自己就坐上了皇位,改朝换代,曰为宋,定都开封,改元建隆。

第二年,太后杜氏在死前和赵匡义和赵普私下订立了金匮之盟。

“汝百年之后,当传位于光义,光义传于光美,光美传于德昭。”

赵匡胤假意答允。

赵匡胤原本是不想答应的,而且宰相赵普也反对兄终弟及,但是赵匡胤仔细想了后,发现如果将赵光义扶上储君之位,将好处甚多。

他一直就担心有人学他的也来场兵变,所以他弄了个杯酒释兵权,可他还是不放心,但是如果有一个同样很有威望的赵光义做了储君,将可以震慑住很多人,也可以掐断很多人的非分之想,即便他不在了,依然没人可以欺负他的幼子,抢走他们家的皇位。

他需要一个很有力量的助手。

于是赵匡胤当年即立赵光义为晋王,也不明说,就暗示外人他三弟是储君,让那些有想法的人压下心中的想法。

然而赵匡胤可惜不是个命长之人,不到五十就已重病垂死。

他不再有时间去削弱他三弟赵光义的威望,也不再有时间去提升他儿子的威望。

但为了保证他家的皇位能稳固地传承下去,他决定就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走下去,让赵光义坐上皇位,同时也是个约束,让皇位最终能回到他儿子手上。

于是他把赵光义叫来饮酒,想将象征着权利的玉斧转交给他,可他还是低估了自己的病情,差点一头栽倒在地上,玉斧掉落到了地上,幸好赵光义赶上来扶住了他。

“可惜啊可惜,我大宋还未稳固,还需要时间啊。”赵匡胤捡起地上的玉斧,一边戳地一边遗憾道。

赵匡胤心中是有遗憾的,可惜天不假年,算是英年早逝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他眼前的这个三弟身上了。

“好为之!”这是赵匡胤对赵光义说的最后一句话,既包含了寄托,又包含了不舍。

赵光义继位后,却是深受那一晚的传言所累,很多人都开始怀疑他继位的合法性,可惜他无从辩驳,因为他不知道有金匮之盟这个东西的存在。

脑洞历史故事(一个关于烛影斧声)(2)

就连他侄子和嫂子宋皇后都几乎信以为真,向他乞求活命。

赵光义也无从反驳,这种事说的越多,他人会越怀疑,只能真诚的说:

“我们赵家会共享富贵的,不要担忧。”

直至赵光义登基六年后,赵普眼见大宋一日好似一日,而他自己却被政敌逼迫欲死,为了在赵光义面前立功自保,才将金匮之盟拿出来。

从此外界再无疑虑,烛影斧声的各种传言也不攻自破,赵光义终于可以安稳的坐在皇位上,继承他二哥的遗志,继续带领大宋走向稳定与辉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