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关时间的故事(天上一日人间千年)

“天上一日,人间千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尽管两者在时间比例上似乎有些不一样,但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仙界的时间跟人间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当然我们还有另一个说法,世间凡事都可能不公平,但唯有时间却是每个人都均等的!不过仙界和世间属于两个世界,我们都没有见过仙界,所以也不知道仙界的时间到底是怎么流逝的!

古人有关时间的故事(天上一日人间千年)(1)

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神山:奥林匹斯山

时间走到了1905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横空出世,时间的相对效应理论出现在世人眼前,当然即使到今天仍然有怀疑相对论的准确性,但并不妨碍被应用到现实中的全球定位系统,敬业的民科同志们一边享受着经时间滞后效应修正过的准确定位信号,一边骂骂咧咧的指出爱因斯坦的种种不是,实在令人喷饭!

一、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的“钟慢效应”是怎么来的?

1、钟慢效应公式

古人有关时间的故事(天上一日人间千年)(2)

上图公式大家都见过,U就物体运行的速度,1代表的就是1倍光速,当U无限趋向于1时,无论t`的时间是多少,t的数值都会趋向于无穷大,当然这是钟慢效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比例会是一条越接近光速越是直线上升的曲线!

2、钟慢效应变化曲线

古人有关时间的故事(天上一日人间千年)(3)

钟慢效应变化曲线,越接近光速时间变化越明显,一直到达到光速时的无穷大来展现,但从理论上来看这并不可能,因为跟钟慢效应同步上升的就是质增效应,根据公式来看,质增效应的曲线和钟慢效应的曲线是一致的!而我们发动机的推力有限,因此“天上一日,人间千年”的美好愿望似乎要泡汤!

3、钟慢效应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古人有关时间的故事(天上一日人间千年)(4)

上述公式中,光速c是不变,因此在每个参考系中都有一个独立的时间(假设为t1,t2),由洛伦兹变换可得:一个参考系运动速度大,那么此参考系相对于其他参考系的时间就会变得越慢。狭义相对论打破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这也是号称当时能读懂相对论只有屈指可数几个人的原因!

4、如何日常可见角度来理解钟慢效应?

钟慢效应公式以及推导过程都有了,但吃瓜群众依然看的一头雾水,没关系,我们找个最简单的方式来理解这个效应!

古人有关时间的故事(天上一日人间千年)(5)

二、我们如何来理解“天上一日、人间千年”或者“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说法?

这个说法最早源自中国西晋时期王质遇仙的故事

古人有关时间的故事(天上一日人间千年)(6)

晋,王质,采樵信步入深山。见两童子在石上对弈,质置斧旁观。童子与质,一物形如枣核,食之不饥。至局终谓质曰:『此非人间。仙家片刻,凡世百年,尔合急归。』质回头见柯己烂,匆惶而归至家,景物全非,人莫之识。」

大意是:西晋时期王质上山砍柴,遇见神仙在下棋,王质看神仙下棋,一看就看了一百年 下山后已经物是人非!

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来看,这个时间交换比是存在的,只要代入公式即可计算,但这只是一个理论值,而且如此高速以人类科技明显不可能达到!那么很明显在古代根本就达不到这样的科技!但显然还有另一条路,在黑洞视界附近的某处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古人有关时间的故事(天上一日人间千年)(7)

这是大质量天体附近引力致钟慢效应的公式,但无论如何我们地球上部可能出现如此场景,假如真存在这样的环境,那么地球早已被附近的超大质量所引起的潮汐引力撕碎了!从这原理上看,似乎并不可能实现!那么古代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也许我们得来了解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历经三国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与东晋一起被统称为晋朝,仅传了四帝,如果以灭东吴开始算,那么立朝只有区区37年!

自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因此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寓意:表现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这种神仙生活的向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

中国古代还有另一个说法,比如佛学经典语论《佛典》的《华严经》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跟现代微观世界的观点有非常相似之处,难不成各位也认为我们当时的认知也达到了原子以及质子的程度?当然这代表的是是凡人俗世所悟出世界中,境界最高的一句名句,"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与小的境界与认识,大意可以形容为宇宙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是无量无边,无垠无涯的!

古人有关时间的故事(天上一日人间千年)(8)

或者我们将其理解为修为与境界更合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