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揭阳粤东明珠(禁城脚下岁月长)

锦绣揭阳粤东明珠(禁城脚下岁月长)(1)

如果要寻找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古城墙便是其中之一。

在榕城区中山街道永革社区南侧,有一条叫“禁城脚”的小巷,小巷狭仄清幽,一边住着人家,一边便是古城墙。它始建于元代,系揭阳县署围墙,它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禁城。

禁城,最初应称为“金城”。史载,1352年,全国各地的反元斗争已是波澜起伏。1353年,时任揭阳达鲁花赤(蒙语:掌印官)的答不歹下令在揭阳城内再筑内城。内城墙长300丈,用石条交错叠砌,贝灰封缝,且有护城河环绕,历时4年方成,称它为“金城”,有“固若金汤”之意。元朝统治者把安全寄托给这铁桶似的城墙,然而反抗者的熊熊怒火岂是石头所能阻拦的?就在交付使用之际,起义军就把抗元的旗帜插在了金城上。

烽烟散尽,换了人间。金城曾为县衙,后又作监狱、考院、中山公园等。城墙内存硕大宋榕三株,蓊蓊郁郁,“金城榕色”还被列为明代“揭阳八景”的第一景。当时的贤士郭之奇曾作诗《咏金城榕色》,诗中言“四时霜盖烟疏密,一片云丛绿混茫”,生动地描摹了这一美景。如今美景仍在,沿着古城墙逶迤而行,只见古榕苍劲的根系如虬爪一般牢牢攀附于石墙之中,墙榕一体,奇特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因“金”与“禁”读音相谐,老百姓容易误读。20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时便用了接地气的名称,把环金城一周的地名称为“禁城脚”。“禁城”之名正式叫开来,原先的“金城”倒鲜为人知了。时光荏苒,禁城作为防护工程的价值已不复存在,它完成了从保护城池到被保护的角色转换,2012年被公布为省文保单位。

年复一年,禁城脚下的百姓生活热热闹闹地延续着,时光将多少哭笑擦拭得了无痕迹,又将新的悲欢填上。而城墙沉默如昔,任由时间一层层叠加,沧桑了模样,巍然如初,坚硬如初,留住记忆,见证发展,走向未来……黄鹂/文 涂英鹏/摄

来源:揭阳新闻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锦绣揭阳粤东明珠(禁城脚下岁月长)(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