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诚信为本(热点法评诚信为本)

3.15诚信为本(热点法评诚信为本)(1)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进入新常态,叠加疫情以及个人资金调配不当等因素影响,一部分人员出现信贷逾期,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催收对象。如何进行债务重组、减免债务或者延长还款期限,减少债务逾期对自己工作生活的影响,成为这部分人员的紧迫需求。

3.15诚信为本(热点法评诚信为本)(2)

01

有需求就有市场,从开始的分享反催收经验到让债务人授权处理债务,一个打着帮助逾期债务人处理债务的群体产生,即所谓的“反催收联盟”。

3.15诚信为本(热点法评诚信为本)(3)

对此,银保监会已于2021年2月26日明确表态,要加强对“反催收联盟”等违法违规网络联络组的治理,将“反催收联盟”定性为“违法违规组织”。

3.15诚信为本(热点法评诚信为本)(4)

不可否认,由于监管措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一些不规范催收的现象仍然存在。对此,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会同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严厉打击以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吓、威胁、骚扰等非法手段催收贷款。如果遇到非法催收情形,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向银保监会投诉或者报警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15诚信为本(热点法评诚信为本)(5)

02

若寄希望于反催收联盟,企图恶意逃避催收,则可能因此上当受骗。

不法人员通过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讲解应对催收、处理负债的“教学视频”,传授所谓的“反催收方法”。引导债务人授权处理债务,获取债务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从而收取欠款金额5%-15%不等的服务费。

3.15诚信为本(热点法评诚信为本)(6)

3.15诚信为本(热点法评诚信为本)(7)

近期,央视经济信息联播节目《减债降息明码标价,反催收渐成黑灰产业》专门报道了反催收联盟运作全过程。

其实,所谓的反催收措施,并不能真正地帮助债务人减免债务、延迟还款期限。其中不少人不但没有达到减债的目的,反而掉入“反催收”陷阱,一步一步的被骗取钱财。不法人员通过帮助债务人减免债务的幌子进行诈骗,并且为了谋求更多的利益,还将债务人的个人信息倒卖,导致债务人不断收到其他反催收的短信、电话推销。

3.15诚信为本(热点法评诚信为本)(8)

3.15诚信为本(热点法评诚信为本)(9)

03

诚实信用是为人处世之本,在发生逾期之后,应当积极与银行机构协商,向银行机构反映自己真实的经济情况。若符合银行机构的相关政策,自然可以得到银行减免债务或者延长还款期限的处理。而所谓的反催收联盟提供的服务,能够帮助债务人做到的也只能是利用银行机构的催收政策,帮助债务人获得减免债务或者延长还款期限,而其他所谓的反催收措施,其实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另外,个人征信系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部门统一管理,任何机构或者个人都无权修改或者删除相关信息,不要寄希望于通过任何人修改或者删除自己的不良征信。

3.15诚信为本(热点法评诚信为本)(10)

【如何降低自身信贷逾期风险?】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一方面,要养成量入为出的消费理念,在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金融消费,避免因过度消费而造成信贷逾期。另一方面,平时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识,具备认识金融产品利益和风险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避免超出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既能享受金融产品提供的便利,又能最大限度避免出现信贷逾期。

///

文丨风信子

编辑丨人

图丨网络

<第1895期>

转载请注明:黄埔检察

( 入群请加小编zhf4013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