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元帅和一个大将合影(有一人享受上将的待遇)

1955年全军大授衔,对每个军人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这会影响到他们的荣誉和生活待遇。如今我们都知道新中国的大将人数是10个人,与元帅人数是一样的。

十大将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一般而言,同一军衔的高级将领他的待遇是一样是,如十大将中有8人享受国家行政4级待遇,也就是大将军衔相对应的待遇。

有两位大将,一人能享受到元帅的待遇,一人待遇低于大将的标准,只能享受行政五级待遇。不少人觉得粟裕是“无冕之帅”,能够享受到元帅的待遇,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真正能够享受到元帅待遇的是张云逸,十大将中他排名第7,并不靠前。

八个元帅和一个大将合影(有一人享受上将的待遇)(1)

十大将中,八位大将能享受大将待遇,一位大将能享受元帅待遇,还有一人只能享受上将待遇,二人分别是张云逸和许光达。为何许光达和张云逸一个享受上将待遇,一个享受元帅待遇呢?

享受元帅待遇的张云逸大将

张云逸是十大将之一,他能够享受到比大将高一级的元帅待遇,主要还是资历太深了,这是对老革命的优待。十大将中,张云逸的年龄最大,参加革命的时间也最早。1909年,17岁的张云逸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比朱老总都要早几个月。

革命早期,张云逸参加了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在粤军中担任要职。北伐战争期间,张云逸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25师的参谋长,同一时期加入了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张云逸秘密掩护周士第等共产党人脱险,支持所部参加南昌起义。

八个元帅和一个大将合影(有一人享受上将的待遇)(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云逸领导组织了百色起义,创建了工农红军第七军,担任军长一职。十大将中,有领导起义并且建立工农红军的人不多,张云逸革命早期的资历和功劳在大将中属于佼佼者,在同期甚至超过一些开国元帅。

抗日战争时期,张云逸是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自皖南事变后,他担任新四军副军长,第2师师长、淮南军区司令员等职务,在新四军中地位仅次于军长陈毅。1943年陈毅赴延安后,张云逸主持新四军的工作,领导新四军各部对日作战。

革命早期,张云逸在国民党阵营中已经是高官厚禄了,能够享受到荣华富贵,可看到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后,他还是义无反顾,加入了当时力量不大,随时有可能被消灭的红军队伍,坚持理想和真理,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八个元帅和一个大将合影(有一人享受上将的待遇)(3)

1955年全军大授衔,张云逸授大将军衔,组织考虑到他资历深,在待遇上有所提升,张云逸享受到了元帅级别的待遇。

享受上将级别待遇的许光达大将

十大将中,许光达的革命资历不算高,与张云逸有不小的差距。1925年9月,许光达加入共产党,次年在组织的安排下,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南昌起义时,许光达奉命赶往南昌参加起义,到达南昌后,起义军已经撤走了,没能赶上这次意义重大的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光达在红军队伍中担任过团长、师长等职务,资历不能说太突出。1932年,在一场战斗中,许光达身负重伤,身上的子弹无法取出,只好去苏联治疗。在苏联期间,许光达不仅治好了病,而且还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汽车训练班学习,学到了机械方面的一些知识。

八个元帅和一个大将合影(有一人享受上将的待遇)(4)

从1932年到1937年这6年时间里,许光达的革命履历是空缺的,这也是他后来向组织请辞大将军衔的一大原因。1938年,许光达回到延安后,先是负责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后来在八路军120师担任独立第2旅旅长,参加指挥抗日游击战争,巩固扩大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第一野战军有两大主力兵团,分别是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许光达就是第二兵团的司令员。从战功和资历来看,在第一兵团中,不论是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还是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要强于许光达。最后,许光达授大将,张宗逊和王震是上将,这么安排上级是有一定的理由,平衡派系是非常重要的一大原因。

早在授衔前,许光达就已经出任装甲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又是红二方面军中大将军衔的代表人物,无论怎么说,授他大将是合适、具有代表性的。

八个元帅和一个大将合影(有一人享受上将的待遇)(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借鉴苏联成立了装甲兵,许光达早年在苏联学过机械方面的知识,毛主席钦点他当装甲兵司令员是非常合适的。当时苏联装甲兵司令的军衔是大将,为了对等谈判,我军的装甲兵司令员也应该是大将,这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

当许光达得知自己被授大将后,寝食难安,几经考虑,还是决定写了降衔申请,请求毛主席、各位副主席授予他上将,另授功勋卓著者为大将。毛主席收到许光达的申请后很激动,在大会上表示:这是一面镜子,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 。一 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八个元帅和一个大将合影(有一人享受上将的待遇)(6)

许光达请辞大将一再被拒,继续写信给毛主席,请求降低自己的待遇。最终,许光达的申请被组织批准,他的军衔是大将,待遇按照上将军衔的标准,也就是行政五级待遇。

结语

许光达和张云逸两位将军的军衔是大将,但二人的待遇有所不同,许光达革命资历不足,多次请辞大将,虽没有成功,但组织尊重他本人的意愿,降低了许光达的待遇。张云逸革命资历深,对革命的贡献也大,尽管无缘元帅军衔,但组织从待遇方面对他有特殊的照顾,享受元帅的待遇。

当然,对一位老革命者来说,享受何种待遇,授什么军衔,他们并不是很看重,重要的是如何实现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能为老百姓做实事,实现自己革命时的目标。开国将帅中,高风亮节之人不少,如徐立清中将,他是正兵团级干部,授衔时坚辞上将,这是不慕虚荣的表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