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龙生九子说法不一(为何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说法已经由来已久,现代主要是用来形容同胞兄弟之间的能力各有所长,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比较常用的成语之一。

龙是我国古代流传最久的图腾动物,更是皇权的象征。龙生九子的说法起初是为了形容皇帝的孩子们都各不相同,“九”在古代里是“多数”的意思,并不是具体数字,也表明皇帝不止九个孩子。

因此这个成语一开始是作为形容词存在,并没有人去考究龙生的九子具体是哪九个孩子?他们又是龙跟什么动物交配后生下来的?直到明朝时期,关于这些问题才有了统一的说法。

为什么龙生九子说法不一(为何龙生九子各有不同)(1)

来龙去脉

关于“龙生九子”到底是哪九个儿子,很多人都答不上来。在明朝以前人们似乎也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关于这九个儿子的记载也只是零星地出现在一些野史典籍当中。

明朝时期一些学人的笔记中就曾对诸位龙子的情况作出详细的记载,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

据说明弘治年间,明孝宗对“龙生九子”产生了疑问,因为在他的印象里似乎没听说过这九个龙子的具体名字和事例,于是他派人到内阁中去询问。

为什么龙生九子说法不一(为何龙生九子各有不同)(2)

当时的内阁大学士是李东阳,当他接到了皇帝的御帖的时候陷入了沉思,他只依稀记得少年的时候在“杂书”中见过,但具体是哪本书却记不清了。

无奈之下他就去问编修罗玘,他说以前听老师提到过,但也只记得五个龙子,对其他的没了印象。罗玘又去询问吏部的刘绩,他说自己家里有一本小册子,上面好像对九个龙子有记载。

随后一群人便到了刘绩的家里找到那本册子,一看果然记载着诸位龙子的名目,但是其出处却无从考究了。但没办法,皇帝那边着急,李东阳只能凑合着将这个名目呈给了明孝宗。

为什么龙生九子说法不一(为何龙生九子各有不同)(3)

根据李东阳的说法,龙生九子各为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赑屃、蚩吻。李东阳跟明孝宗交差之后,又对他的门生谈起了这“龙生九子”的事情。

之后他的一个门生杨慎根据李东阳的描述记下了龙生九子的名目,但其中有些跟他老师的略有不同。他的九子分别是: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眦、金猊、椒图。

其中饕餮和睚眦都是大家比较熟知的龙子,因为他们搭配“饕餮盛宴”、“睚眦必报”这些成语来使用而闻名。

为什么龙生九子说法不一(为何龙生九子各有不同)(4)

后来龙生九子的名目一般有两种说法,但后世普遍承认的便是杨慎的说法。因为杨慎是明代非常著名的学者,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常大,所以大家说到龙生九子的时候一般会引用他的,李东阳的则不为人所知了。

我们都知道原本龙生九子是没有具体说法的,但由于明孝宗的“垂问”,使得李东阳等人拼凑出了这个说法,没想到却成为了后世的龙子“模板”,那么这九子到底有什么特色呢?

九子特点

“龙生九子”的名目传播到民间之间,逐渐衍生出了诸多不同的神话故事。

为什么龙生九子说法不一(为何龙生九子各有不同)(5)

据《五杂俎》中记载:“龙性淫,无所不交,故种独多耳”,意思是龙很注重繁衍,而且交配的时候都不挑对象,所以在基因上九个龙子都不同,他们的个性和脾性也都各异。

囚牛是长子,是龙与牛交配而生的。他天生精通音律,常常喜欢蹲守在琴头那里聆听别人弹奏音乐。他经常到人间游历,后来被天庭发现将他处死。龙王为了纪念他,将他的头颅放在琴头上。

所以古代的琴头处很多都是刻有囚牛的形象,这个装饰一直沿用下来,后来刻有囚牛的琴也被称为“龙头胡琴”。

为什么龙生九子说法不一(为何龙生九子各有不同)(6)

第二个儿子睚眦,是龙与豹子所生。他生性好斗、喜欢杀戮,完全承继了母亲的基因。所以在古代很多刀柄和刀口处都会刻上睚眦的遗像,这样显得特别的摄人,也增添了威严。

第三个儿子嘲风,是龙与猞猁所生。他平生喜欢到危险的地方,在人们的印象里他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他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殿台角,如故宫的太和殿,他的作用就是威慑妖魔、清除灾祸。

第四个儿子蒲牢,是龙与癞蛤蟆所生。他虽然是龙子,但他生性胆小怕事,看到海里的大鲸鱼都能吓得大喊大叫起来,他的形象常出现在洪钟之上。

为什么龙生九子说法不一(为何龙生九子各有不同)(7)

第五个儿子狻猊,是龙与狮子所生。他平时喜欢安静不喜欢多动,常常坐着。在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中可以看到他。

第六个儿子霸下,是龙和乌龟所生。他生平喜欢负重且力大无穷,相传他经常驮着名山大川去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大禹治水的时候将他收服,然后弄了个沉重的石碑放在他的背上让他驮着走。

第七个儿子狴犴,是龙和老虎所生。他明辨是非、喜欢仗义执言,一身威风凛凛、肃穆正气的样子,因此它的形象常被挂在狱门和公堂之上,以此形成威慑力。

为什么龙生九子说法不一(为何龙生九子各有不同)(8)

第八个儿子负屃,是龙与龙所生,可以说是血统纯正的龙子。他平生非常爱好文学,在我国许多碑碣上都能看到他的形象。

据说是因为他喜欢刻在石碑上那些精致而有风姿的字迹,他愿意舍身附在石碑上,用自己去衬托这些极具艺术色彩的作品。

第九个儿子螭吻,是龙和鱼所生。他嘴巴特别大,嗓子也很粗,喜欢吞东西。他的形象常出现在殿脊两端,被用作镇邪之物。

为什么龙生九子说法不一(为何龙生九子各有不同)(9)

版本各异

以上是依据李东阳所描述的“龙生九子”来进行列举,在杨慎那个名目中是少了囚牛、嘲风和负屃,多了饕餮、蚣蝮和椒图。

饕餮是龙的第五子,他是龙与狼所生。他爱好美食,是传说里非常贪吃的恶兽,他的形象经常出现在钟鼎彝器上,特别是商周青铜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饕餮纹”。

蚣蝮是龙的第六子,又被称为“避水兽”。相传他擅长水性,还喜欢吃水妖。因此他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河边,他起到了镇住河水,防止洪水侵袭的作用。

为什么龙生九子说法不一(为何龙生九子各有不同)(10)

而椒图是龙与螺蚌所生,是龙王的第九子。由于螺蚌的特性,在遇到外部刺激的时候,它总喜欢将克扣壳口紧合,所以他给人的印象性情温顺又忠于职守。

在古代大门上的铁环兽就是根据他的形象来设计的,寓意是让他负责看守门户,镇守邪妖。

虽然两个版本有些龙子会不同,但现代来说似乎已经将它们混合起来使用了。毕竟龙生九子中的“九”本来指的也是很多的意思,这意味着龙不止九个儿子,那么你到底支持哪种说法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