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抗战故事(讲几个你没听过的抗战小故事吧)

当你走进沂蒙红嫂纪念馆,讲解员小姐姐跟你讲的第一句话是:八百里沂蒙山,每个山头都燃烧过抗战的烽火,沟沟壑壑都流淌过烈士的鲜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十大经典抗战故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十大经典抗战故事(讲几个你没听过的抗战小故事吧)

十大经典抗战故事

当你走进沂蒙红嫂纪念馆,讲解员小姐姐跟你讲的第一句话是:八百里沂蒙山,每个山头都燃烧过抗战的烽火,沟沟壑壑都流淌过烈士的鲜血!

作为在这一片红色热土中长大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讲几个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好让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吧。

1:我妈妈经常讲,姥姥家那时候有多穷。姥姥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去要饭,要到天黑,能要到两个酸煎饼加一点其他的杂粮吃的,然后回来用石磨磨碎,再加上一些野菜叶子烙成煎饼吃。这期间也有来我们家里要饭的,一般也匀一点点出来,不让他空着手。

有一年,有八路军驻村里,一个才十六七岁的小八路来家里给挑水,姥姥刚烙的热乎乎的煎饼,让他吃,他怎么也不吃,说有纪律,不能吃群众东西。最后拗不过姥姥软磨硬泡,小八路就偷偷蹲鏊子边上吃了起来。吃着吃着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什么时候我还能再吃上一顿我妈妈做的热饭啊。。。

姥姥说后来,没多久,就在北边的老坟场发生了一场战斗,部队再回来的时候,就再也没见过这个孩子了。。。

2.下图中便是沂蒙山区最特色的地形:崮,好像山从里面顶出来一节,形成一段连续的悬崖。和尚崮,坐落于沂南县孙祖镇,因崮顶状似僧帽,俗称和尚帽子。

百团大战以后,日军开始对根据地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残酷大扫荡。1941年12月初,山东纵队机关返回沂蒙中心区,八路军山纵2旅4团3营九、十连在反扫荡时遭日军偷袭合击,且与营部失去了联系。经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在副营长秦鹏飞的指挥下,部队终于撤到了和尚崮西侧的山脚下。部队准备从和尚崮西侧山下深沟向西北转移,但在此时发现,山沟里已拥满了当地群众2000多人和沂南县行署机关人员,如没有部队掩护,当地群众和地方机关将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九连、十连随机放弃撤退,迅速抢占和尚崮西侧的无名高地,掩护群众突围,与从各个方向赶来合围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因群众多转移慢,又寡不敌众,部队边打边撤,将日军吸引上了和尚崮。

陷入绝地的两个连队战士,激战到弹尽援绝,只剩下赤手空拳的17人,面对汉奸喊话投降,他们挨个摔碎枪支,跳下悬崖。。。

随后,日军打扫战场,用刺刀挨个补刀,怕有未死的伤员还藏在里面。

这其中有记录的是一个年轻的小战士,被敌人炮弹震得昏迷了,和几个战友倒在了一起,鬼子补刀时候刺刀透过战友的胸膛,刺穿了他的脸,他忍住疼痛没吱声。到了鬼子撤走,他爬下了山,被一位夫家姓杜的老太太救了下来,养好伤后又返回了部队。

另据当地群众说跳崖的17人中,有一人受伤未死被老乡发现,藏在一处山泉窝窝里,上面盖上草叶子,逃过了日军的搜山。。。

2.沂蒙山区一个老红嫂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说她们哪有一个叫狗剩的人,清明节上坟时候看他自己一个人,有人就问他:你怎么一个小孩自己来上坟啊。他说:就是啊,我一个人来给一家人上坟啊。

他就开始讲他家的事。。。

临沂市的沂南县有一座八角墓,里面埋葬的是第二次攻打铜井据点时候牺牲的一百多个八路军战士。

当年这一百多战士牺牲以后,被鬼子扔到一个大池塘里面,后来鬼子走了,八路军就回来,找了一些人,想让他们在上面给牺牲的战友修个墓。正修着的时候,鬼子听说了又围了过来,八路军刚损失了一个连,打不过,就又撤了,这时候群众里面干石匠的一家人不愿意走,他们觉得我们就是干活的,又不是八路军的人,鬼子不会把我们怎么样的。结果鬼子大老远跑来,没找到八路军,就找到这一家七口人。

鬼子没给这一家人申辩的机会。可能为了节省子弹,也可能为了省狗粮,鬼子选择让狼狗去吃这一家人。可是吃到第六个人的时候,带来的狼狗都吃饱了,实在吃不下去了,任凭鬼子怎么喊,狼狗也不动,最后只把这一家人里唯一剩下这个男孩子的脸咬去了一半,这孩子趁机跑了,鬼子也没追。从哪以后,村里人就给这个只剩半边脸的小孩起了一个外号,叫:狗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