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制作金银铜器的商号(艺创网错金银)

艺创,让艺术融入生活!

如果说,

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的代表,

那么错金银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伟大的巅峰创作。

古代制作金银铜器的商号(艺创网错金银)(1)

错金银工艺是用两种金属,

以不同光泽显现花纹的工艺。

错金银工艺在青铜饰件上的运用,

始于春秋中期,

盛行于战国。

古代制作金银铜器的商号(艺创网错金银)(2)

一般来说,

错金银的制作,

分为两种方法,

第一种就是直接锤制。

古代制作金银铜器的商号(艺创网错金银)(3)

要先在青铜器外表铸出或錾刻出,

图案、铭文所需的凹槽,

然后嵌入金或银丝片,

锤打结实,

再用蜡石将其打磨润滑,

利用金属间不同的性质,

使二者牢牢结合,

凸显器物上预先设置好的图案。

古代制作金银铜器的商号(艺创网错金银)(4)

另一种称为涂画法,

这是汉代金银错的次要装饰手法,

汉代记载这种工艺说:“错,金涂也”。

古代制作金银铜器的商号(艺创网错金银)(5)

第一步是制造“金汞齐”。

古人发现,

汞,也就是水银,

和黄金接触之后,

可以将黄金包裹其中,

形成金汞混合的金属。

古人称“泥金”。

古代制作金银铜器的商号(艺创网错金银)(6)

第二步是金涂。

用泥金在青铜器的凹槽上涂饰,

各种精美的纹饰,

或者富含深意的铭文,

就逐渐填满了泥金。

错金马首形䡇 三国魏 国家博物馆藏

第三步就是加热,

汞的沸点大概在356摄氏度,

而黄金熔点在1000度以上,

只要控制好温度,

汞就会从器物表面蒸发,

留下金灿灿的图案。

战国秦汉时期,

人们愿意在青铜器上錾刻铭文,

但是,铭文与铜器的本性没有区别,

而且材质相同不易读出铭文的内容,

错金银工艺的出现,

使铭文变成了华丽的装饰。

经过地下千年埋藏,

铜器本身已全身覆盖墨绿铜锈,

而错金铭文的光芒丝毫不减,

熠熠生辉,美轮美奂。

古代制作金银铜器的商号(艺创网错金银)(7)

《鄂君启金节》 战国 安徽省博物馆藏

金银错青铜器多用几何纹装饰,

其中的云纹象征高升和如意,

在古代错金银器物中,

是最常见的装饰纹饰。

除了礼器,

青铜兵器上,

也普遍地运用了金银错工艺。

《后汉书·舆服志》记载汉代官吏的佩刀制度:

“佩刀,乘舆黄金通身貂错……诸侯王黄金错。”

给官吏王侯每人配置如此精美的随身兵器,

可见汉代朝廷的实力。

古代制作金银铜器的商号(艺创网错金银)(8)

不过要说错金银工艺最经典作品,

还是要属越王勾践剑上的铭文。

1965年越王勾践剑出土,

剑身清洗完毕后,

闪烁着寒光的剑刃千年不变,

但最耀眼夺目的是剑身上的八个字,

“钺王鸠浅,自乍用鐱”。

用今天的汉字表达,

意思就是“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这八个字正是使用错金银工艺制造的。

春秋时期,

金银错的日常生活用器很少见。

但到了战国至秦汉时期,

则普遍盛行。

生活中的各种锅碗瓢盆,

都被贵族披上了金银外衣,

保存到今天的,

从酒杯到食具,

从镜子到熏炉,

甚至连方便用的虎子,

都经常能发现错金银的身影。

金银的高贵属性,

全世界所有民族都早有认知。

而中国人更是早早将这两种,

分别代表太阳与月亮的光辉,

完美的从天上融入了人间。

艺创网 | 错金银:铜器里的日月之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