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长期分房睡的婚姻(夫妻同床时的睡姿)

夫妻长期分房睡的婚姻(夫妻同床时的睡姿)(1)

夫妻长期分房睡的婚姻(夫妻同床时的睡姿)(2)

小潘·情感美文系列

小潘谈情说爱 签约作者原创

01

夫妻“同床”,是最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初入婚姻的殿堂,初尝爱情的情侣们浓情蜜意,渴望着亲吻,拥抱,更期待每个关上灯的夜晚。而每个这样的夜晚,彼此的睡姿,最能反应一对夫妻的情感状况是好事坏,是彼此关心还是横眉冷对。

自然新婚夫妇的夜晚睡姿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出他们的情感问题,正是两心相悦的时候,又怎么会舍得放开彼此的身体。

他们恨不得今生今世都不会分开。所谓七年之痒,大概就是说婚后的第七年,是一个时间节点,同时也是夫妻情感节点。这个时间节点的伴侣,他们每晚的睡姿能够或多或少反映他们的感情状态。

婚后七年夫妻同床时的睡姿,主要会有几种:彼此背对背但贴在一起,背对背中间像是隔着一道鸿沟,男方从背后与伴侣相拥,女方从背后与伴侣相拥,女方枕着男方的臂膀等等。

每一种姿势,其实都会从小细节体现夫妻感情状态。当我周围无数好友回忆起她们的情感经历,恍然间发现,在她们夫妻情感由浓变淡的过程,夫妻睡姿也随之变化。

夫妻长期分房睡的婚姻(夫妻同床时的睡姿)(3)

02

小美姐的婚姻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仿佛就是从一夜之间,她与丈夫之间的感情就成为了一潭死水。下班回家彼此换下衣服,丈夫看孩子,小美姐做饭,吃完饭,小美姐开始收拾屋子,丈夫边看孩子边工作,固定的每天到了十点钟开始洗漱睡觉,丈夫会玩儿手机,困了会转身睡下,小美姐也是如此,彼此没有沟通没有交流。

自从孩子不与他们在一个床上睡觉之后,他们就分成了两床被子,谁也没有反驳,仿佛结婚这么多年,这就是老夫老妻的相处模式。

结婚七年以来,小美姐说他们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丈夫不喝酒不吸烟也不会经常去聚餐,下班回家会帮助自己看孩子,做家务,从不抱怨。唯一的区别就是结婚前几年,他们会在晚上关灯后讨论一下今天发生过的事情,最近的打算以及未来的畅想,会因为说到激动之处而亲吻,最后相拥而眠。

但最近这几年,共同话题越来越少,再也不会有当初的激情,有的只是例行公事般的背对背睡觉。

夫妻长期分房睡的婚姻(夫妻同床时的睡姿)(4)

03

小美姐知道丈夫对自己没有二心,可这么多年走过来,两个人的感情确实是一天比一天冷淡,从“床上”就能明显感觉到彼此的疏离。

玲玲姐的婚姻,如今也到了七年之痒的地步。记得刚结婚的那几年,夫妻两个人的感情如胶似漆,丈夫走到哪儿她恨不得就想跟到哪儿,就算吵架也不会让彼此的怨气过夜,一个拥抱,一个亲吻,就能赶走所有的不开心。

可是到了今天,再看看每天晚上的状态,玲玲姐不知道她的婚姻会何去何从。

时间回到三年前,那时候玲玲姐刚生完孩子,新手妈妈照顾孩子本来就吃力,尽管玲玲姐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低估了照顾孩子的困难之处,竟然有那么多。

她几乎没有时间吃饭,整日围着孩子打转,她好像失去了自我。如果不是每天晚上有丈夫的拥抱,她也不会坚持到现在。那段时间,丈夫尽可能的跟她一起分担,一起照顾孩子,没有保姆,没有父母的帮助,只有两个人相依为命的感觉虽然辛苦可是温暖。

丈夫没有嫌弃她生完孩子变得松弛的肚子也没有嫌弃她每天因为太累震天响的呼噜声,每当她从梦中醒来都能真切的感受到丈夫紧紧抱着她,那种满足感和幸福感,让玲玲姐一度以为,她上辈子可能是拯救了全宇宙。

夫妻长期分房睡的婚姻(夫妻同床时的睡姿)(5)

04

三年后的今天,孩子大了,生活好了,可原先体贴,爱自己的丈夫却消失不见。他不会再抱着自己入睡,每天晚上醒来,身边不是他冰冷的后背就是空荡荡的另一半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丈夫不抱着自己睡了,她自己也不记得了。但感情就这样一点点变淡,或许再也回不来。

玲玲姐说她心里明白,丈夫心里有了别人,每个他不在的夜晚,都有可能与其他女人相拥而眠,可为了孩子,她宁可独守空房。

在我的身边,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朋友,她们从一开始与丈夫抱着腻着,到就算在一张床上也隔着一整条银河,仅仅用了七年的时间。不会停下脚步的时间催着,他们往前走,却忘了停一停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结婚七年后的夫妻,同床之后的睡姿,是什么状态可能对应什么情况,并不是说不再相拥而眠就是有了二心,但不再拥抱感情很有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夫妻之所以比其他关系很牢固,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多年相濡以沫与亲密接触,如果同床时,都无法达到心与心的相交,还有什么能压制吵架冷战时的难过?

愿每对夫妻不管是新婚还是结婚十年、二十年,都能够发自内心的彼此拥抱,亲吻,在属于夫妻两个的夜晚,能够给彼此足够的安慰。

夫妻长期分房睡的婚姻(夫妻同床时的睡姿)(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