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联盟实施方案(一路助教一路歌)

上海教育联盟实施方案(一路助教一路歌)(1)

在精河县第一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展示研讨现场会上,谭淑云与听课老师评课交流。谭淑云提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甘兴华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年暑假带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心怀对教育教学的热爱,汇聚到新疆各地学校助教,他们就是上海安济教育服务队,一个由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大奖赛获得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育专家及崭露头角的年轻优秀教师组成的公益团队。

教师眼中的一束光

谭淑云是原上海建平实验学校副校长,也是上海安济教育服务队领队,春节过后,她陆续接到来自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各所学校的邀请。“谭老师,愿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身体健康!期待您早日来我们学校指导工作。”“谢谢您和您的团队这么多年对我们的帮助,你们是一束光,一束指引我们年轻教师前进的光……”

今年70岁的谭淑云在新疆长大,45岁时到上海工作。2007年,她组建了上海安济教育服务队,从此每年暑假都会带着团队来到新疆,为各地学校提供公益性指导、培训等服务。

这10年来,上海安济教育服务队在博州上展示课、作报告、举办论坛,帮助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到各所学校调研问诊,指导当地学校创办名校……谭淑云和团队几乎走遍了博州每一所学校。

精河县大河沿子镇第一小学校长陈欣是上海安济教育服务的“铁粉”。她说,上海安济教育服务队的无私助教让她对教师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服务队每一位老师都是一束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博乐市第七中学党总支书记罗华说起谭淑云和上海安济教育服务队,更是激动不已。

2017年,时任博乐市第九中学党支部书记的罗华,调入刚转型为普通高中的第七中学任党支部书记。如何凝聚人心、提高升学率迫在眉睫。回忆当时的情景,罗华说:“具体该如何转变?我没有特别明确的思路,于是联系了远在上海的谭淑云老师请教。”

“一所学校得有自己的校园文化,校领导和教师要形成共同价值观,你们学校是民汉合校,那就做石榴籽文化吧。”远在上海的谭淑云给出了具体建议。

第七中学校党支部最终确立了以“石榴籽”为校园文化象征,倡导“团结、包容、拼搏、奉献”的七中精神。

这期间,谭淑云利用假期,带领专家团队为学校做全方位调研,对症指导。6年间,博乐市第七中学开设石榴籽讲堂,组建各类学生社团,评选最美七中人、年度感动校园人物,开设道德讲堂……第七中学成了一所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高考升学率逐年增长。

上海教育联盟实施方案(一路助教一路歌)(2)

上海安济教育服务队领队谭淑云在博乐市第七中学调研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并做语文课堂点评。 贾志宏摄

为博州培养专家教师

“个人的能力影响是有限的,助教时间也是有限的。如果能在助教时对当地优秀教师进行不间断的系统跟踪培训,就可以打造出一支像上海安济教育服务队这样的专家教师,将输血变为造血。”谭淑云说。

2015年,上海安济教育服务队在博州启动了“安济百名骨干教师”的公益培训,4年时间就培训了20余名骨干校长、80多名骨干教师。

回忆当时的情景,谭淑云说,自治区名校长工作室博州工作室刚成立时,成员有20余名校长,上海安济教育服务队就与工作室领航人、原博乐市第九中学校长白景携手,以“博州校长安济教育论坛”为抓手,从开始的会议论坛逐步拓展到深入学校现场,就学校的办学理念、师生成长、教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深入剖析并拿出解决方案。

“谭老师等专家高标准、严要求,让我们所有校长必须参与全过程的观察、记录、提炼并形成对所到学校短而精的评价。我们从刚开始忐忑不安、抓不住重点地说,到后来不仅仅能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还能帮助所到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白景说。

迄今为止,上海安济教育服务队已在博州建立起了一支成熟的教育团队,在2022年的助教活动中,几位优秀校长及安济骨干教师作为上海安济服务队成员参与了“安济校长论坛”“学科教学论坛”等公益助教活动,和上海专家一起为博州各学校领导和教师答疑解惑。谭淑云说:“我们在博州培养的这支‘安济教育服务队’,同样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和最前沿的教育教学水平,随时可以去各地做交流培训。”

上海教育联盟实施方案(一路助教一路歌)(3)

2021年6月在博乐市第九中学《希望与梦想在PBL项目化学习中放飞》现场会上,谭淑云(左二)正在观摩聆听学生汇报班级的PBL项目化学习情况。 谭淑云提供

一路助教一路歌

上海安济教育服务队秘书长王惕老师是上海市洋泾菊园实验学校原教导主任,张燕军是上海建平实验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他们都是多次全国教育大赛中的获奖者,同时也是上海安济教育服务队的骨干力量。说起助教,他们都认为能把自己的好经验分享出去,内心非常愉悦,能得到助教当地师生的认可,会促使自己加倍努力创新教学方法,这期间大家都成长了,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

田红老师是上海进才中学原数学教研室主任,也是上海安济教育服务的副领队。从事数学教育数年来,她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方法,她将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所得分享给了博州多所学校。谈起公益助教,她说,服务队每次深入学校时,看到各所学校将蓝图变为现实,真是激动不已,幸福感油然而生。

“正是因为有这种‘帮助别人的同时就是成就自己’的共识,队员们年复一年地坚持无偿助教不停歇!队员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只要条件允许,就会一直助教下去。”谭淑云谈起团队,非常自豪。

这十几年来,谭淑云和团队一直在倡导引领优秀文化立校,指导德育课程文化、课程课堂教改文化的创建,让学校、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成长的殿堂。博州多所学校师生们也正是在这样的探索尝试中茁壮成长。

博州教育局副局长李东梅说:“上海安济教育服务队老师对教育的热爱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他们对教育的情怀对年轻教师影响特别大。十年如一日为博州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谭淑云和团队出了一本书,书名叫《一路助教一路歌》,书中详细记录着教育管理、名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实践操作的案例、教学设计,以及队员们助教路上的感悟与收获。

转眼已是寒假,谭淑云和团队除了依旧在线上辅导博州各所学校的教育工作外,也在参与博州学校的校本研修培训,同时还为后续到学校现场指导工作做着准备工作。

岁月如梭,已经在公益路上走了十几年的上海安济教育服务队的队员们,怀着对教育的挚爱,欣然前行,一路助教一路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