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 例子(日记中的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  例子(日记中的春秋笔法)(1)

初读鲁迅日记,你也许会觉得单调无味,但你若知道许多日记背后的故事,你就会发现,鲁迅日记的写法是很有味道的。在不露声色的简单记载中,其实隐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用一句老话叫做“春秋笔法”。

最突出的一个例子是对袁世凯的记载。1913年10月10日:“午闻鸣炮,袁总统就任也。”这虽似很客观,但其实也可以是含有讽刺意味的。到1916年6月28日的记载就有意思了:“袁项城出殡,停止办事。”冷冷数字,显示了对这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的独夫民贼的蔑视。

有时对一些权势者,鲁迅并不直接贬抑,就以当时教育部的几位“总长”也即部长的记载:1912年9月6日“……范总长演说,其词甚怪。”“甚怪”二字当然不是什么好话。1913年2月5日:“范总长辞职而代以海军总长刘冠雄,下午到部演说少顷,不知所云。”“不知所云”四字就更语含讥讽。1913年4月20日:“得本部通知,云陈总长以中央学会事繁,星期亦如常视事,遂赴部,则无事,午后散出……”记述很简单客观,但也就把一个颟顸、专断而惯于作秀的官员嘴脸都描绘出来了。1916年6月9日:“得二弟信,三日发,经绍卫戍司令部检过,迟到。”虽是完全客观的记述,却透出强烈不满。同样,1925年12月1日:“午后往女师大开会,后同赴石驸马大街女师大校各界联合会,其校之教务长萧纯锦嗾无赖来击。”“嗾无赖来击”五个字语气平静,但褒贬尽存其中了。

对有些事,由于不加说明后来会无法解释,所以鲁迅会稍为详细记载:1934年9月10日:“下午收靖华所寄《十月》一本,《木版雕刻集》(二至四)共叁本,其第二本附页烈宁像不见,包上有‘淞沪警备司令部邮政检查委员会验讫’印记,盖彼辈所为”(“烈宁”就是列宁),既清晰准确记载事件真相,同时一句“盖彼辈所为”就极愤怒地揭露了当局的邮件检查方式。

但另一种情况,内容可能更加复杂。例如对于兄弟反目的记载。1923年7月14日:“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事实上,这里记载了鲁迅兄弟从“兄弟怡怡”的融洽关系到“兄弟参商”形同路人关系的突变。为什么要自己一个人单独吃饭,他只用“此可记也”四个字记述,可谓五味杂陈。因为与弟媳妇的冲突说来不足为外人道,但是实在使他极为郁闷。这里到底有些什么故事,一直到今天,也没有人知道。尽管还没有与周作人直接冲突,但是冲突事实上已经发生了。所以这四个字隐藏了这个千古之谜的全部秘密。过了五天(19日):“上午启孟自持信来,后邀欲问之,不至。”这里,又以一个客观的记载表明了自己的无辜。

鲁迅善于用一个词语来点出褒贬,这正是“春秋笔法”的神髓所在。1928年8月24日:“立峨回去,索去泉一百二十,并攫去衣被器十余事。”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就是所谓“义子”的故事。鲁迅在厦门大学有个学生叫廖立峨,追随鲁迅到广州,再到上海,还带了女朋友。鲁迅就收留他们借住。这个学生对外自称鲁迅的“义子”。但是第二年“革命文学论争”发生,创造社、太阳社猛攻鲁迅,他怕了,于是决定返回广州去。他对鲁迅说:“人家说我跟这样的人住在一起”。临走,要路费,要衣被用具,鲁迅只好资助他一百二十大洋和衣被。在日记中,鲁迅用“索”和“攫”两个字,就把对廖的鄙视彻底写出来了。

有时候鲁迅也并非什么都要说透,只是做一个“立此存照”的客观记载:1930年4月29日,“上午得上海邮务管理局信,言寄矛尘之《萌芽》第三本,业被驻杭州局检查员扣留。”只是做个记录者,却也显出隐藏的情感色彩。又如1926年3月25日“上午赴刘和珍、杨德群两君追悼会”,当时他悲愤交加,但他不多写一字,尽在不言中。

1926年11月17日“下午校中教职员照相毕,开恳亲会,终至林玉霖妄语,缪子才痛斥”。这是在厦门大学发生的故事。内中其实也是有故事的。原来,林语堂的二哥林玉霖当时是厦门大学的学生指导长,他在恳亲会上说:“我们的老校长(指林文庆)好比家长父亲,教员好比年长的大哥,同学好比年幼的弟妹,整个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高等学府老师,竟然宣扬这种封建伦理观念,鲁迅几乎立刻跳起来指斥。谁知理科教授缪子才实在听不下去,先鲁迅一步站起来予以痛斥说:“我们都不是妇人孩子,怎么可以这样比喻呢?”鲁迅明显是赞同缪的意见的,所以用“痛斥”一语。

还有一种,是在客观记载时暗含褒贬。1933年1月11日:“下午往商务印书[馆]访三弟,即同至中央研究院开民权保障同盟[会],胡愈之、林语堂皆不至,五人而已。”说胡、林“皆不至”已经含有贬义,再加上“五人而已”,就更明显地表明了对两人“皆不至”的不满。

又如1936年7月7日:“得陈仲山信,托罗茨基派也。”在提到陈仲山时,特别加一个“托罗茨基派也”,虽然只说他是某派人,但实际上是很严重的一种贬责。1916年5月7日:“周友芝来,多发谬论而去。”发了什么谬论,没有交代。但是用了“谬论”二字,是非也就跟着定了格。(王锡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