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关注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之二)

摘要:现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时俱进,有效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创新运用教学方法,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从青少年做起,这方面工作是管长久的、管根本的。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实现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做忠诚的爱国者这一教学目标,对于“基础”课教学而言责无旁贷。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主要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专题为切入点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借以提升高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效果。

如何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关注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之二)(1)

1

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事先制作好的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多媒体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以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将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和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它既保持了传统案例教学方法的生动性、知识性、教育性,又赋予其许多新鲜的色彩,是一种深受师生欢迎的新型教学方法,也是当今社会科技发展与教育创新在高校“基础”课教学中的必然反映。在爱国主义教育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及对学生进行测验的手段和标准。其次,要依据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渗透性原则,选择好教学案例。由此,我们选取了爱国科学家——钱学森以自己的科学成就为祖国服务,为航空航天事业奋斗一生的故事作为典型案例展开教学。结合大学生应树立的“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的爱国主义观念加以详细分析、讲授,再让学生结合案例谈谈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大学生真正把爱国主义践行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提供了情感的依托,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是针对“基础”课教学中涉及的有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性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对有关问题认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育进一步引向深入,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具有向实践迁移的价值。讨论式教学活动应围绕一个主题来展开,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在课前预先阅读书目,查阅资料,并要求他们撰写出简明扼要的发言提纲。第二,组织讨论和交流。每小组推选一至二名同学集中发言,其余同学围绕讨论的主题提出相关问题,大家一起进行研讨。在讨论进行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进行评论,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第三,由教师用精炼、简洁的语言进行总结,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体会就所讨论的主题内容写一篇小结。同学们的发言涉及爱国主义的许多方面,如“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理性爱国”、“个人理想与爱国”、“民族团结与爱国主义”等。这些发言代表了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问题的所思、所想。有的主讲学生还要提出本小组的疑难问题,供大家讨论。其中包括一些较深刻、较尖锐的问题,如“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还需要弘扬爱国主义吗”,“如何看待抵制洋货现象”,“如何看待大学生中的出国现象”,“爱国一定要爱社会主义吗”,“爱国主义是表现在外在的行为中还是保留在自己的内心里”,“如何看待明星名人加入外国国籍”等。在课堂上,对这些学生敏感、关心的问题再进行讨论,进一步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积极思考。

3

活动教学法

活动式教学的主要形式包括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两个方面。所谓校内活动是指在校内开展的“基础”课教学活动,包括主题演讲、听专家讲座、观看相关视频、辩论比赛等。校外活动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如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地参观;到敬老院、盲校献爱心;到烈士陵园扫墓,祭拜先烈;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到实习基地进行调研等。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行业的高技能人才,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2015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围绕“理性爱国和激情爱国哪一个更重要?”这个论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目的是让大家认识到在维护国家利益时不能只凭感情用事,更要多几份理性思考。爱国主义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集中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2014级石油专业的学生则通过配有PPT幻灯片的主题演讲把大学生对待“钓鱼岛事件”的不同看法演示了出来,一种是在民族情感支配下的排外情绪,一种是理智支配下的自信和奋发图强。通过和其他同学的互动让学生选择,后揭示出理性爱国是时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爱国的体现。活动教学法利于改变过去过于重视书本学习的被动局面,使书本知识与大学生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懂的“做什么”“怎样做”。

4

比较式教学法

比较,就是运用对照的手段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的方式。对比式教学法就是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下文章,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对比类推、举一反三。具体而言,对比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使学生在明确了一个内容之后能够自然的联想到另一个内容,并能自行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较式教学是依据教材给教师所提供的内容,根据可比原则,对历史人物、文化、事件、集团、政治制度、观念、文明体系和历史进程等采用纵向或横向的比较。比如:当代的青年学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状况了解不深,对当时劳动人民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悲惨生活无切身的体会。由于没有过去历史的感性认识,所以思考中大多采用横向思维,往往用今天的中国去类比当今的发达国家。对一个国家,一个制度的认识,如果不先采用纵向的比较,即了解这个国家的过去和今天,只进行横向的比较,常常会得出片面的,不正确的结论。通过结合图片讲述,再现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巨大耻辱,借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古人语:“知耻而后勇”,关注“历史上的今天”适时进行国耻教育,使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民族曾遭受过的刻骨铭心的巨大民族耻辱,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近代史上侵华日军在南京的血腥大屠杀、近代史上外国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许多不平等条约等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整个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它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心血,是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教师的理论素养、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创造力的挑战,要成功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教师就必须加强学习,与时俱进,综合提高自己在教学的能力。

(作者:张佳倩)

参考文献:

[1]徐曼。《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

[2]彭克清。《论高校思修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山东协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1)。

[3]陈春莲。《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初探》。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2)。

如何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关注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之二)(2)

关于我们:

MVE即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网域名的简称,力求打造中国现代职教领域第一新媒体平台:垂直门户网站 移动新媒体 优质在线资源 应用服务,打造职业教育颇具生命力和生态特征的协同发展共同体,服务社会,服务到每一个人!我们的口号是:服务职业发展,成就美好人生!

如何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关注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之二)(3)

现代职业教育网

mvenews

电 话:022-58139959

如何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关注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之二)(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