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杜甫与成都的故事(作家阿来人日讲杜诗)

唐朝杜甫与成都的故事(作家阿来人日讲杜诗)(1)

活动现场 活动主办方供图

“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自清代起,每年大年初七“人日”到草堂凭吊诗圣杜甫,已成为成都人新春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作为杜甫的“铁杆粉丝”,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是“人日游草堂”祭拜活动多年的参与者,长期致力于面向大众解读杜诗、解读诗圣。

唐朝杜甫与成都的故事(作家阿来人日讲杜诗)(2)

阿来 活动主办方供图

1月28日,农历兔年大年初七“人日”,结束上午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行的“人日游草堂”祭拜活动后,阿来做客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草堂书院,以《好雨知时 润物无声——听作家阿来讲杜甫与四川》为题,透过《江村》《为农》《水槛遣心》等杜诗中描写成都生活的名篇,揭示诗圣杜甫的成都体验与胸中丘壑。

杜甫高适人日唱和:

见证两位盛唐诗人的友谊与哀愁

“成都并不是杜甫修筑草堂的首选,”阿来从草堂的营建讲起,向大家介绍“人日游草堂”的由来,“他的首选是秦州(今甘肃天水),但他在当地没有获得能够用于兴建草堂的土地,战乱之中的北方能够周济他的朋友也不多。于是,在公元759年的腊月,他携家带口来到了成都”。

来到成都后,当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裴冕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给了杜甫一片地,加之好友们的接济,从此杜甫一家在成都过上了一段安定的生活。“杜甫流寓成都时,高适正在蜀州(今成都崇州)做刺史,经常资助杜甫。公元761年,高适在人日那天题诗《人日寄杜二拾遗》寄赠杜甫,当中有‘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等句子,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今天我们讲盛唐诗人,孟浩然、李白、王维、王昌龄、杜甫、岑参无疑是当中成就最高的几位。”阿来表示,到公元770年,除了杜甫,其余几位已先后逝世,漂泊于湖湘之间的杜甫也已经走入生命的最后一年,“有一天,他重读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睹物伤情,写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以寄托哀思。从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便传为诗坛佳话。”

清咸丰年间,时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在果州(南充)返成都的途中拟成“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的对联。他熟知高杜人日唱和的典故,抵达成都后特宿于郊外,等到初七人日这天,才进草堂将自己的对联写下。此联一出,文人墨客竞相效仿,于每年人日云集草堂,挥毫吟诗,凭吊诗圣。“自汉代以来,中国的文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杜甫身上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他的作品,使他成为千古文人的偶像,备受尊崇”。

从《江村》到《喜雨》:

杜甫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过成都

杜甫,在成都3年多时间,写下两百多首关于成都的诗篇。清澈的江水、丰富的植物、温润的气候、众多的古迹、时人的身影与生活场景、城市的气象,无一不在他笔下清晰呈现。

“比如《江村》中的‘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为农》中的‘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水槛遣心二首其一》中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阿来表示,“在杜甫入川之前,成都的自然风光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但没有人这么细致地观察过,也没有人以这样的审美格调来表达过。一座城市,无论是历史还是春光,只有经过书写与描绘了它的人才是真正的占有,杜甫的诗揭示了并决定了成都这座城市的风情,杜甫是给成都人文之美和自然之美最早定下基调的那个人。没有杜诗,我们几乎无法描摹成都,没有杜甫,我们也几乎无法歌颂成都。”

透过阿来选择分享的几首杜诗,也可以看见寓居成都的几年间,杜甫心态的微妙变化。“杜甫刚到成都的时候,觉得这里的天气好、雨也好,所以说‘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就是我余生就在这里做一个农民吧,远离国家大事、政治纷扰,在草堂边还要盖上一座凉亭,在这里感受‘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阿来认为,成都给了饱受离乱的杜甫以包容,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宁静而美好。“但是杜甫骨子里是一个心忧天下的人,他的理想是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以成都的生活纵然像桃源,但杜甫毕竟不是陶渊明,一旦有中原平定的消息传来,杜甫就收拾着东西准备回中原去,所以到了《江村五首其一》中,我们读到‘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艰难贱生理,漂泊到如今’,在《喜雨》中读到‘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晚来声不绝,应得夜色闻’”

“我们今天把杜甫的诗称为‘诗史’,因为他以现实主义的笔触记录着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但他的记录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透着极高的审美品位,这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有那么多的诗人,而杜甫能被称为‘诗圣’,”阿来表示,既杜甫的伟大在于其“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在于其工拙相半的笔力,“看似随意的一笔,背后都可以看出他的用心”。

(来演:川观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