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黄琬学到了什么(谁曾想词人更关注当年巧对)

跟黄琬学到了什么(谁曾想词人更关注当年巧对)(1)

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三国时期贤才俊彦辈出,有些人在年幼时就已经表现出了过人之处,有些人则大器晚成,他们走过的路各不相同。本篇就来看看黄琬在诗词中是什么形象。

《蒙求》 唐 李瀚

黄琬对日,秦宓论天。

【依然是我们熟悉的《蒙求》,黄琬、秦宓巧辩的事迹都被收录其中。黄琬是与祖父黄琼的交流,给了一个对于日食较为妥帖的形容,秦宓则是反驳了张温的说法。顺带提一句黄琬是来敏的姐夫,门当户对的两家人】

《伤王司徒褒诗》 南北朝 庾信

青衿已对日,童子即论天。

【“青衿”主要是指学子,黄琬在回答祖父问题是才不过七岁,《列子·汤问》中也提到了“两小儿辩日”的故事】

《咏数探得七》 唐 皎然

邹子谭天岁,黄童对日年。求真初作传,炼魄已成仙。

鹤驾迎缑岭,星桥下蜀川。逢君竹林客,相对弄清弦。

【黄琬:不仅仅黄童小儿,黄家小童也有巧对日食的经历】

《水调歌头·谷旦垂弧矢》 宋 佚名

谷旦垂弧矢,兰阃梦熊罴。称觞内外相庆,同日又同时。有此重重盛事,未羡石门奋建,韦氏信名齐。珠履赴汤饼,玉果酌琼卮。斗枢转,金瓯覆,筑沙堤。争推是父是子,相继入黄扉。方叔歌猷元老,复见少年黄琬,前後拜丹墀。金日寿星现,再祝寿庞眉。

【少年黄琬就已经展现出了他聪慧的特质,在对的时间说出了那对的描述】

《水调歌头·橘记一年景》 宋 佚名

橘记一年景,梅泄小春英。见说彭成仙隐,对此庆生辰。寿比太公欠一,年并楚丘逾九,益壮异常人。细数称觞日,信宿两弥旬。戏莱衣,桥梓列,桂兰荣。一门盛事难得,一子两层孙。休论若儿渠父,差胜杨椿黄琬,四代眼前亲。积善有馀庆,享福百千春。

【如果把黄琬往上查四代,那就会看到天下无双的黄香,也是“香九龄,能温席”中的那个小子】

《赠少傅徐公挽词》 明 王鏊

德公住襄阳,梅福逃吴市。往迹久复湮,高风在天地。徐公本南州,阀阅自前世。

黄琬器夙成,黔娄孝天至。三年诏狱冤,万里儋州泪。破浪鲸不奔,开山虎旋逝。

由也能尽思,参乎真养志。孝哉闾里称,远近辞不二。推财见薛包,起废惭郑吏。

却曲变周行,奫沦免深济。荆溪隐在渔,把钓本无意。山风与海月,洒落见胸次。

连城蒙在璞,廊庙登主器。台斗司具瞻,霖雨望皆慰。郊原沐涣汗,石兽瞻赑屃。

我生苦太晚,不及仰光霁。宰树封已勤,生刍奠靡致。东望瑞云山,怀人涕空泗。

【黄琬早早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聪慧,他在汉末官至太尉,同样在为家族历史增光添彩】

《送何士果同年·其三》 清 丘逢甲

徵书郑重逮岩阿,伊吕欣闻有特科。走马笑看人应诏,奔鲸愁说海扬波。

梁鸿伏处观时切,黄琬登朝荐士多。长我不才闲抚剑,十年燕市负悲歌。

【春风得意是一种情怀,秋风萧瑟又是一种情形,黄琬举荐了诸多才俊,也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关于黄琬的诗词,就到此为止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