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做什么(深汕特别合作区真的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吗)

深圳有一块飞地,叫做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深圳市东部约60公里,离市中心约120公里,是粤港澳大湾区最东端。深汕特别合作区并不与深圳接壤,而是西北与惠州市惠东县接壤,东与汕尾市海丰县相连,总面积468.3平方千米,由鹅埠、小漠、赤石、鲘门四镇组成,总得来说就是位于汕尾市。人口约13万人。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做什么(深汕特别合作区真的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吗)(1)

按理来说,深圳都是寸土寸金,而这样一块地方虽然不与深圳接壤,但是深圳的资金也会流入这里,看上去,深汕特别合作区就要傍上大腿,乘着东风扶摇直上。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自古以来,一个地方要发展离不开大量人口流入,越是发达的地方人口越是多。而承载人口的就是土地,因此也可以说越是发达的地方越是需要土地。

换而言之,深圳是非常需要土地的,而深圳与汕尾共同弄出一个深汕特别合作区也就不难理解。

但是深圳不与汕尾接壤,而是与东莞惠州连接,深汕特别合作区与深圳隔着一个惠州,那么深圳为什么不与东莞惠州合作建立特别合作区而是与汕尾合作呢?

其实东莞和惠州原先并不希望连接深圳,这里的连接指的是跟深圳通地铁或者高铁这一类的交通方式。

因为连接之后,东莞和惠州就会成为深圳的后花园,这两个城市的人就会被更加方便吸引到深圳,为深圳创造利润。

而这些人可能白天到深圳上班,晚上在东莞惠州睡觉,而创造的这些利润归深圳,人口治理问题归东莞惠州。

同时这两地的人才被吸纳到深圳也会影响到这两个城市本身的产业发展。尽管有人因此会在东莞惠州定居,带动房地产发展,但是有哪个城市是可以一直靠房地产发展,这必然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这时候,汕尾愿意出地,深圳也就顺着出钱,合作建立一个特别合作区。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做什么(深汕特别合作区真的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吗)(2)

比亚迪落户深汕特别合作区

如果这种矛盾对抗一直存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得到长足发展,未必不能成为深圳真正的一个“区”。

但随着大湾区概念的提出,深圳东莞惠州有了一个可行的合作方式,从深圳迁出的工业或者围绕深圳做产业配套。

这些对于深圳周边城市来说,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深圳就这么点地方,不可能容纳所有的产业。而且深圳地价高,一些占地面积较大,人力资源集中的产业可以把部分工厂迁到周边城市。

当然,深汕特别合作区也是能享受到这种福利的。但是产业迁移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慢慢迁移,同时还是有方向和竞争的,究竟是迁移到东莞惠州还是深汕特别合作区,除了本地自身的优势,深圳的政策和态度也是很重要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胆猜测,深汕特别合作区极有可能成为深圳与周边城市博弈的一个筹码。深圳的产业迁移并不是无偿的,本身就是自身产业发展导致的结果,同时还要从中获取到一定的好处。

本来东莞惠州与深圳接壤,一些产业自然而然就会流向这些周边城市。但现在有一个深汕特别合作区,深圳就多了一个选择,那么东莞惠州要想获得这些产业就得在某种程度上配合深圳以及“听深圳的话”。

而深汕特别合作区也不像看上去那么稳妥,一旦东莞惠州给出足够优惠的交换条件,这些产业也不一定要选择深汕特别合作区。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做什么(深汕特别合作区真的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吗)(3)

当然,你也可以说大湾区各个区域之间分工明确,东莞惠州深汕特别合作区各自选择不同的道路发展,相互之间合作大于竞争。

但是,一段时间内从深圳流出来的资本是有限度的,深圳周边城市不争产业,但是不能不争资本。谁先抓住第一波资本,谁就率先发展,根据“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因此深汕特别合作区也要被深圳惠州东莞的博弈所波及,即使是背靠深圳“这棵大树”,也不一定能够安稳“躺赢”。

以上是我的个人猜想,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纠正我的错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