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没有说破真相(那些没说破的事)

冰千里&五花鹿

来源:武志红(ID:wzhxlx)

热播剧《都挺好》最近频频上了热搜。

这部豆瓣8.5分的剧,用苏家一个小家庭的生活,揭露了中国式家庭一个隐蔽的潜规则:

亲子之爱,可能只是一场秘而不宣的交易。

在这30多年来,苏家母亲在家里独揽大权,分配着家里的爱和资源,精打细算。

都挺好没有说破真相(那些没说破的事)(1)

家里一共四间房。

苏母一间留给自己住,一间卖了供大儿子去留学,两间卖了供二儿子找工作、买房结婚。

因为大哥留学,小妹房间被卖,只能和爸妈挤着睡。原本很有希望上清华的她,被妈妈以“家里太穷”为由,安排去了一个免费的师范大学。

很多人一边追着剧,一边可怜着小妹。

但我却觉得:

这个家庭的3个娃,都被均衡地养残了。

在苏母突然离世之后不到一个月,这个家庭犹如褪去了保护层,里面的毛病被一刀一刀地剖开:

大儿子爱面子,瞎承诺,搞得险些离婚;

二儿子啃老,几乎吸光了父母的退休金;

小妹情感淡漠,完全没有亲密关系.....

这些毛病的源头不仅仅是“重男轻女”那么简单。

更准确的说,问题的根源是

父母的功能性养育

在苏母眼中,每个孩子的功能不同,因此产生的对待方式自然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就像重男轻女的家庭。往往儿子是为了养老,所以得到重视;而女儿没有养老的功能,只能被忽视。

剧中也是如此。

苏母的“功能性养育”,差别化地对待着每个人,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现在的性格,造成了各自的悲剧。

01

大哥苏明哲,是个好面子的学霸。

本科清华毕业后,在家里呆了2年,只为申请美国名校,光宗耀祖。最后如愿成为斯坦福硕士,定居美国,结婚买房生子。

母亲离世后,他回国奔丧,随后失业,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了撑起大哥的面子,他做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

请求妻子隐瞒自己失业的事情,在妹妹面前吹牛说想再买一套房子。

逞强承诺把爸爸接到美国,却没能力赡养他。最后妻子因为家庭拮据发脾气,才暂时作罢。

后来在妹妹明玉的暗中帮助下,他回国发展。

结果一回来就吹嘘自己的新工资,夸下海口给爸爸买三房一厅,结果两房一厅的首付都拿不了,妻子和宝宝的生活质量也大大下降。

都挺好没有说破真相(那些没说破的事)(2)

回溯过往,才知道这些过分爱面子的行为,源自20多年来苏母的潜移默化。

苏母从小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尽管非常能干,也从未获得过父母的认可和赞赏。

长大后,她一边接济着弟弟,另一边心里隐藏着不甘,迫切需要新家庭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可不巧,她的丈夫是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没钱没能力,在家里不敢吱声,在单位常常被同事瞧不起。

都挺好没有说破真相(那些没说破的事)(3)

因此她只能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下一代上面。

大儿子从出生开始,就承载了她最重要的梦想。

她对大儿子的期望是:

功成名就,“替代”她那无能的丈夫,让她在邻居和亲戚面前抬起头来。

为此她拼尽全力。

在得知每年15万的留学费用后,她为了面子,不惜卖掉房子,也要供他上学。

都挺好没有说破真相(那些没说破的事)(4)

苏明哲认同了这个期望,享受着一切资源,并最后成功地证明了自己。

在庆功的酒桌上,妈妈的兄弟姐妹都来祝贺,满脸敬佩。

妈妈坐在席上很是得意,如愿翻身。

在妈妈心目中,苏明哲的功能是给家里挣面子。

这20年来的养育,苏明哲也把它当做了自己最重要的价值。

剧中有一次妹妹去了美国,偶然得知他失业,多聊了几句,他马上恼羞成怒,指责妹妹来看他笑话.......

都挺好没有说破真相(那些没说破的事)(5)

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潜台词:

我是给家里挑大梁和长脸,这是我最重要的价值,决不能被否定!

功能性养育,把他变成了只有某种功能的人。

2

同样的悲剧,也发生在老二苏明成身上。

他满足的,是妈妈“被关注”的需求。

在原生家庭中,苏母作为女性,被忽视是家常便饭。来到了新的家庭后,丈夫木讷,两人没有感情。

她孤独地撑起家庭,全心投入,希望能“被看见和感恩”。

老二苏明成知道在“长面子”上自己争不过大哥,于是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情感上的需求。

都挺好没有说破真相(那些没说破的事)(6)

他察言观色,发现了母亲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非常依赖与讨好,不断地传递各种爱的信息:

“妈妈你辛苦了”

“有你在身边真好”

“您做的饭最好吃”

“长大了一定好好孝顺您”

.......

这让苏母感受到了被需要、被认可、被关注,老二因此获得了更多宠爱。

大儿媳妇生孩子时,苏母不愿意暂时去帮忙,只想留在国内给二儿媳妇做她最喜欢的抹茶酸奶。

但这份爱也困住了二儿子。

这些年来,妈妈享受着他的爱和需要,也要求他天天陪伴着,剥夺了他在个人事业的精力。

都挺好没有说破真相(那些没说破的事)(7)

都挺好没有说破真相(那些没说破的事)(8)

他没有锻炼和施展能力的机会,越来越无能,在兄妹中抬不起头来。

更严重的是,在这20年来,他把“情感输出”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价值。

在新的家庭中对老婆百依百顺,应酬一半老婆一打电话就回家,延续了之前的模式。

心有不甘,但跳不出“无能”的框框。

在妈妈去世之后,他一边照顾着爸爸,一边听着妻子的话还欠父母的债,日子过得紧巴巴。

而小女儿苏明玉,更是不容易。

当她来到这个家庭的时候,很难找到合适的“竞争手段”。尽管她学习很厉害,很懂事,但这种功能大哥已经实现了。

加上传统“重男轻女”的影响,苏明玉从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对于苏母而言,她没有什么功能。

只要乖乖的,不费钱不费事就好。

都挺好没有说破真相(那些没说破的事)(9)

其中第一集有个细节很说明问题: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母亲分别给老大老二夹了鸡腿,根本无视老三苏明玉。这两根鸡腿的名字分别叫“面子功能”和“情感功能”。

而父亲默默看到了这一幕,夹了根鸡腿准备给女儿,却被苏明玉果断拒绝。

这根鸡腿也有个名字,叫“被忽略的怜悯”。

而在明玉拒绝接受那根“怜悯”鸡腿那一刻,“坚强”诞生了。

都挺好没有说破真相(那些没说破的事)(10)

当一个孩子不再满足父母的需要,自己的需要又不断被打压,为了生存,她只能收回需求,压抑不满,变得独立,逃离这个没有立足之地的家。

正如同学问苏明玉要考哪个学校,她毫不犹豫的回答:“清华。因为离家远”。

最后,明玉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一场与妈妈最剧烈的争吵以后。

她离家出走,少了父母的“保护”,她变得更加强大、有魄力,事业节节高升,成了大公司的总经理,业界雷厉风行的销售大人物。

而这种雷厉风行的背后,是一个被逼到绝路的女孩,压抑了内心被爱的渴求,下定决心不再依靠他人来满足自己。

因为在她心里,关系和需求,最后不过都是伤人的东西。

后来即使遇到一个愿意时刻照顾她、互有好感的男人,她也坚决不进入恋情。

只有在喝醉之后,她才敢放松下来,暴露出自己内心的自卑和脆弱。

都挺好没有说破真相(那些没说破的事)(11)

3

功能性养育,让这三兄妹过得太别扭了。

它的畸形之处,在于把亲情变成一场交易。

父母和孩子形成了一个“共谋”:

父母一边付出一边期待,孩子为了得到爱和关注,于是想办法满足那份期待。

最终,孩子某方面的自我得到巨大的强化,也意味着失去了其他方面的自我。

而父母之所以会这样做,一般源自童年的匮乏。

大儿子让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和面子;

二儿子弥补了她从小被弟弟夺走的爱;

小女儿“没用”,所以越不花钱越好。

可是这样索取,也把儿女们榨残了。

这样的家庭模式,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都挺好没有说破真相(那些没说破的事)(12)

现在这部剧还在播。

比起狗血的剧情、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和解,我更希望每个主人公能在矛盾和困境中,慢慢看到自己的缺失,找回自己的人生。

毕竟,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悲剧,需要靠某一代的自我觉察和自我补偿来终止。

这并不容易,但我希望,我们可以是那一代。

走出轮回,成为新的一代。

作者简介:

冰千里,客体关系取向心理咨询师,一个孤独又温暖的老男人,重点研究亲密关系、书写治疗。公众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五花鹿。心理学科班出身,满腔的少女情愫,都用来追求真实和逃离秩序。

本文转载自武志红(ID:wzhxlx),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10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