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生态环境保护系列规定(湖南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典型案例)

近日,《湖南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典型案例》(以下简称《案例》)正式辑印成册、分发各地。该案例集由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市州推荐上报的基础上梳理汇总,旨在集中展示、总结推广近年来全省各地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

汉寿县整治西洞庭湖并使其水质率先在洞庭湖三个国控断面实现Ⅲ类水质,治水、护水、兴水取得阶段性成果,该县以其水环境整治的突出成效入选全省《案例》——

湖南生态环境保护系列规定(湖南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典型案例)(1)

汉寿:还西洞庭一湖碧水

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滋养着上千万湖湘儿女。汉寿县位于洞庭湖之西,湖南四水中有沅水澧水两条干流从这里汇入洞庭。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位于洞庭之滨的乡镇大兴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农业种植,广大群众经济收入持续增长,但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污染也逐年递增。

2017年以来的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均指出:与2013年相比,2016年洞庭湖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从36.4%下降到0。出口断面总磷浓度由0.047毫克/升上升至0.093毫克/升。其中,汉寿县境内洞庭湖蒋家嘴国控断面水质为Ⅳ类,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对此,汉寿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总遵循,举全县之力打响水环境整治攻坚战,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根治沉疴,还“西洞庭”一湖清水。

湖南生态环境保护系列规定(湖南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典型案例)(2)

(西洞庭湖“碧水清波”景色)

2021年1至12月,洞庭湖蒋家嘴国控断面水质由往年的Ⅳ类上升为Ⅲ类,总磷均值由上一年的0.060毫克/升下降到0.048毫克/升。西洞庭湖水质率先在洞庭湖三个国控断面实现Ⅲ类水质,该县治水、护水、兴水取得阶段性成果,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赞扬。

科学谋划 精准发力

针对洞庭湖蒋家嘴国控断面水质总磷浓度持续升高的问题,汉寿县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县长及其他县领导分别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调度推进会,研究部署水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了水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赴现场指挥作战。县生环委办总揽协调,尽责督导。常德市生态环境局汉寿分局加强监测,为整治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全县范围广泛宣传发动,发布环境整治先进典型,曝光问题,营造整治工作良好氛围。

是什么原因导致蒋家嘴断面水质总磷超标?汉寿县聘请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对超标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编制水质提升方案。根据专家建议,汉寿县对涉水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污染源台账,制定整治细化方案,明确部门责任清单,重点突出城乡居民生活污水、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黑臭水体、涉水“散乱污”企业、河湖沟渠清淤及垃圾污染等8个领域的269个项目开展专项整治,并调配县级资金全力保障,举全县之力掀起水环境专项整治攻坚战。

同时,县环境监测站加强监测预警,做到精准治污,对全县22个乡镇(街道、区)84个县级及乡级河湖库水质进行监测,共设立监测断面106个,每月监测一次,及时提供河湖库水质变化信息。在沅水汉寿段及洞庭湖区电排口建设了10个小微水质自动监测站,实行全天候监测,及时掌握排水水质状况,为全县水环境整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精细化管理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湖南生态环境保护系列规定(湖南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典型案例)(3)

(岩汪湖小微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精准掌控区域水质)

源头治理 层层去污

汉寿县域河流纵横,湖泊密布。该县注重治污一盘棋,从源头实施治理,把全县所有湖汊子垸水体纳入了防治范畴。全县508名河长湖长与县政府签订河湖环境保护责任状,安乐湖、青山湖、龙池湖、胭脂湖等湖泊强制性实施全面禁投退养、拆除网箱养殖,全面封堵入湖排污口。

位于该县酉港镇境内的太白湖,与西洞庭湖最大的湖泊目平湖仅有一堤之隔。相传诗仙李白曾来此游览赋诗并留下“洞庭湖西秋月辉”的美丽诗篇,故取名太白湖。

近年来,由于投肥养殖、周边村民生活污水、河湖不通、水体不活等原因,太白湖水体质量下降明显。2019年,该水域8月份水质为劣Ⅴ类,其它月份水质为Ⅲ至Ⅳ类。按照中央环保督察要求,太白湖水质需长期达到Ⅲ类以上。

为此,汉寿县投入1000万元资金对太白湖进行整治,实施截污、清淤等治理。同时,将周边生活污水收集汇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并打造生态浮岛水生植被修复区,化解太白湖域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如今,漫步在太白湖滨,近观湖面蒲苇摇曳,菱茨铺翠,鱼翔浅底,成群结队的各种鸟类引翅击水飞舞,远眺微波粼粼,天水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成为周边居民生活休闲的绝佳去处。

湖南生态环境保护系列规定(湖南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典型案例)(4)

(太白湖之滨水生植被修复区)

安乐湖治理任务最为艰巨,因为该湖汇水区域涉及城乡居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为此,该县投入4952万元进行综合治理,完善污水管网配套,同时全面排查、封堵沿线农业、工业排污口,并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改善安乐湖流域水环境质量,终于实现安乐湖断面水质全年达到Ⅲ类以上。

该县还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为目标,投入700多万元启动江东市水库水源污染整治。先后实施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垃圾收集处理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水源地围栏隔离、警示标志工程、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确保该水库周边17万多人口喝上“放心水”。

近年来,汉寿县引入社会资金4.5亿元,建成乡镇(街道)污水处理厂20座,配套主管网总长约120公里,支管网约150公里,实现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总规模达2.22万吨/日。

湖南生态环境保护系列规定(湖南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典型案例)(5)

(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保护环境 标本兼治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水环境治理,要治标更要治本。

汉寿县出台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督导考核办法,对全县省、市、县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农户145户,调查总面积16404.48亩,结合全县作物种植面积,推算得出2021年较2020年实物量减少4981.13吨,折纯总量减少1967.84吨。

在围堤湖蔬菜基地创建4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2个“农企”合作示范片,以示范片带动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在围堤湖修建108个农业废弃物回收点,对废旧超薄农膜、农药包装物等进行回收,减少面源污染。同时,县委、县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全县79097亩珍珠养殖面积于2021年11月16日全面清零。

为打好全县水环境专项整治攻坚战,汉寿县2年共整合资金7.45亿元,完成涉水“散乱污”企业整治22家,河湖沟渠清淤 386.96万米,黑臭水体整治47条,解除天然水域承包合同46份,拆除网箱7223处面积1104亩、建成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14620套,农户改水改厕14260户,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107家,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44052亩,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13920.6亩。

湖南生态环境保护系列规定(湖南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典型案例)(6)

(全面推进珍珠退养大整治)

湖南生态环境保护系列规定(湖南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典型案例)(7)

(沟渠清淤大整治)

经过大力整治,汉寿县水环境质量提升成效明显。2021年县域内84条县乡级河湖库106个监测断面中Ⅲ类以上监测断面数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整治后断面水质优良率86.79%,上升了17.92%。2021年1至12月,洞庭湖蒋家嘴国控断面水质由往年的Ⅳ类上升为Ⅲ类,总磷均值由上一年的0.060毫克/升下降到0.048毫克/升。

汉寿县将继续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改善全县水环境质量,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持之以恒抓好水环境保护,全民行动,从我做起,共同监督治理好水体环境污染,让所有市民都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并为建设汉寿宜居宜业宜游的环湖强县作出新的贡献。

[责编:卓萌]

[来源:常德生态环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