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生活就是享受(我们理所当然的生活)

算一算时间,已经好久没有去看日出和日落了,盛大、辽阔同时无比安静的美,无数次被我错过了更长时间没有摆弄的,是磨一点墨,用毛笔在小纸片上歪七扭八写两个字,剪裁成大小不同的书签,一件奇怪、细琐却美好的事,也无数次被我错过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最简单的生活就是享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简单的生活就是享受(我们理所当然的生活)

最简单的生活就是享受

算一算时间,已经好久没有去看日出和日落了,盛大、辽阔同时无比安静的美,无数次被我错过了。更长时间没有摆弄的,是磨一点墨,用毛笔在小纸片上歪七扭八写两个字,剪裁成大小不同的书签,一件奇怪、细琐却美好的事,也无数次被我错过了。

一定有人会说,想做就去做啊,不做说明你不是真的喜欢啊。就像微信上流传的一个视频,有人问陈丹青该怎么画画,陈瞪着一如既往的大眼,爆句粗口,说的是:喜欢你画就是了!

真不喜欢这样的回答。喜欢有太多复杂的层次,看起来简单的“做”,也有太多得以去做的条件。比如心情。沉重有时候真的会像汹涌而来的乌云,不给轻逸的天空留一点点缝隙。什么光也透不进来,你怎么看得见东西呢。隔江犹唱后庭花,那花,是没有颜色的。

但依然不能失去希望,有希望生活才能得以继续。那么,“什么才是理所当然的生活?”《那些美丽的事物》给出的答案是,理所当然的生活,是“美的生活”。

《那些美丽的事物》其实是一本文字特别少的“图画书”,书中收录的是花森安治绘制的500多幅装饰版面的插图,还有些许谈论生活美学心得的文字,类别横跨随笔、烹饪、手工艺与时尚,相当多元丰

富。如书的“前言”介绍,花森安治笔下的插图,题材大多来自身边熟悉的物品,“重视生活的花森,透过充满慈爱的观察之眼,挖掘出身边物品之美,并将之一一画成书中收录的这些小小图画”。一页一页翻看这些“小小图画”,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乍看之下如简笔画,寥寥数笔中却总是意趣流溢。确实“什么都画”,但一切琳琅满目都有一层美的意味。怎么说呢?比如一个盘子、一张桌子、一个水龙头,那些我们司空见惯的日用品,在花森的笔下,真正变成了美的物品。倒不用说“点石成金”这样玄妙又俗套的话,花森这些简单而美的画至少是在告诉我们,日常生活的器物可以而且应该如此之美,因为日常构成了我们的生活,而生活构成了我们的灵魂。

“融入日常生活的美,才是名副其实的美。”这是花森给他的编辑部同人说的话。作为日本战后30年最有名的杂志编辑之一,花森安治与大桥镇子、晴子、芳子三姐妹共同创办的《生活手帖》改变了日本的生活用品消费风潮,也影响了几代日本人的生活美学观念。也正是因为他高度的完美主义与对“生活高于一切”的理念坚守,《生活手帖》才得以成为改变日本人生活的国民杂志。看到在日本随处可见的日常器物之美,或许也就更能让人体会花森当年所说的“融入日常生活的美”“珍惜理所当然的生活”的世界的内涵。

“镶嵌”在众多小小图画间的那些花森谈论生活美学心得的短句,也颇可观,往往朴实、真诚,又直抵人心。比如,“无论身处哪个时代,美丽的事物总与金钱或时间无关。唯有敏锐的感知、专注于日常生活的真诚眼光,以及不断努力的勤奋双手,才能实施创造出最美的事物。”再比如,“倘若全世界的国家,都能放下所有武器,将这笔钱用在他处,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光明。”

为了这本书,又找了点花森的资料看,果然看到日复一日的坚守这样的话。他日复一日坚持的,是让大家追求和珍惜“理所当然的生活”,那么无论如何,即便是这芸芸众生中最最普通的一员,我们也该努力去过“理所当然的生活”,努力去拒绝一切僵硬、冷漠、暴力和粗鄙。因为或许正是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坚持,才构成了万物本身的价值。如墨西哥诗人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的那首《画花》:“他在画他的花,/敌人未宣战就侵入了他的国家。/战斗和失败接连不断,/他依然在画他的花。/抵抗侵略者制造恐怖的斗争已经开始,/他坚持画他的花。/为非作歹的敌人终于被打败,/他继续画他的花。/现在我们都承认,/面对恐怖他很勇敢,因为他始终没有停止画他的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