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ipo项目(盘点投行这一年IPO承销规模及收入三中一海居前)

财联社12月30日讯(记者 高艳云)投行业务是今年证券业少有的收入增长业务,行业排名有显著变化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28日,今年以来,IPO保荐承销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45.01亿元)、中金公司(29.02亿元)、中信建投证券(27.91亿元)、海通证券(23.85亿元)、国泰君安(19.05亿元)、华泰证券(18.38亿元)、国信证券(9.79亿元)、民生证券(9.79亿元)、安信证券(9.17亿元)、国金证券(7.89亿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投行ipo项目?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投行ipo项目(盘点投行这一年IPO承销规模及收入三中一海居前)

投行ipo项目

财联社12月30日讯(记者 高艳云)投行业务是今年证券业少有的收入增长业务,行业排名有显著变化。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28日,今年以来,IPO保荐承销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45.01亿元)、中金公司(29.02亿元)、中信建投证券(27.91亿元)、海通证券(23.85亿元)、国泰君安(19.05亿元)、华泰证券(18.38亿元)、国信证券(9.79亿元)、民生证券(9.79亿元)、安信证券(9.17亿元)、国金证券(7.89亿元)。

此外,因公司主要负责人被查或业务违规,多家知名投行业务暂时被禁,相关收入大幅下滑,如多年被誉为“投行黑马”的民生证券,今年以来的IPO保荐承销收入下滑41.38%;去年尚在行业排名第8名的招商证券,目前滑落7个名次至第15名,公司今年IPO承销收入“腰斩”,同比下滑57.80%。

IPO承销保荐金额规模方面,排名前十的券商依次为中信证券(1253.55亿元)、中信建投证券(556.90亿元)、中金公司(540.36亿元)、海通证券(352.35亿元)、华泰证券(315.98亿元)、国泰君安(293.74亿元)、 安信证券(147.02亿元)、国信证券(139.65亿元)、民生证券(126.54亿元)、申万宏源证券(123.40亿元)。

今年券商投行业务格局变化较大,主要源于部分传统投行业务强势券商因违规而被暂停业务,“一鲸落万物生”,部分券商就此暂时“沉沦”,而合规券商分食上述券商空出来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头部券商获益较大。

3家头部券商IPO承销收入增三成左右

相较去年同期,今年券业IPO保荐承销收入变化不大,但部分券商相关收入变动剧烈。

Wind统计显示,截至12月28日,64家实现IPO承销收入285.61亿元,同比微幅下滑1.05%,去年69家券商同期IPO承销收入为288.65亿元。

以当前统计数据来看,“券业一哥”中信证券并非IPO承销收入增幅最大的头部券商,其今年该收入增幅为13.05%;3家头部券商IPO承销收入较去年同期增三到四成,分别是中金公司(26.66%)、中信建投证券(35.42%)、国泰君安(31.91%);海通证券、国信证券、安信证券收入增幅紧随其后,分别同比增19.42%、13.69%、17.11%;微幅下滑的是华泰证券(-8.48%),同比下滑幅度显著的是民生证券(-41.38%)、国金证券(-24.23%)。

民生证券投行收入下滑或与其公司前董事长冯鹤年遭调查有关,公司今年下半年保荐的多个项目撤回材料或取消审核项目。

6月10日,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信息显示,山东证监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冯鹤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监会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山东省潍坊市监委监察调查。

目前排名第12名的东兴证券似有新黑马之姿,今年以来的IPO保荐承销业务收入为7.27 亿元,同比增45.73%。

东兴证券能否成为投行业务黑马,值得商榷,其于近期因保荐项目涉欺诈发行而道歉,并提示公司业务风险。

11月25日,东兴证券发布公告,近日关注到泽达易盛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泽达易盛涉嫌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可能因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而被终止上市。

此外,券商今年投行业务的最终表现,应以财报等官方口径为准。

中信证券承销1253亿,两倍有余第2名

券商IPO承销募资金额排名方面,中信证券一骑绝尘,保荐承销募资金额超过千亿,为1253.55亿元,较去年全年增15.92%,该金额同时是今年第二名券商的2.25倍。中信证券2021年全年IPO承销募资金额总额为1081.42亿元。

为何在A股IPO募资总额增幅不大之前,中信证券等头部投行业务规模大幅增长?市场分析认为,主要源于两大效应,一是马太效应,强者恒强;二是“一鲸落,万物生”,多家传统强势投行因业务违规遭罚而暂停投行业务,相关投行项目自然被其他合规券商“抢食”。

大型投行业务下滑券商如招商证券,今年以来IPO承销额仅有101.32 亿元,位列第12名,仅保荐7家IPO项目,招商证券2021年IPO承销保荐募资219.57亿元,行业排名第7名。

此外,广发证券今年IPO保荐承销额为30.34 亿元,行业排名第26名,仅保荐上市4家项目。尽管今年该券商IPO承销项目不多,但这已是该券商投行业务经营逐渐恢复的较好表现。

保荐承销金额排名第2名至10名分别是中信建投证券(556.90亿元)、中金公司(540.36亿元)、海通证券(352.35亿元)、华泰证券(315.98亿元)、国泰君安(293.74亿元)、 安信证券(147.02亿元)、国信证券(139.65亿元)、民生证券(126.54亿元)、申万宏源证券(123.40亿元)。

全面注册制将为投行、直投等创造新机会

今年以来,A股首发上市规模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注册制上市板块增幅较为明显。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28日,今年A股IPO募资总额为5843.71亿元,同比增7.69%。

上证主板募资总额为1068.46亿元,同比下滑34.26%;深证主板募资总额为318.81亿亿元,同比增长43.56%。

注册制上市板块方面,科创板募资总额为2514.42亿元,同比增长23.92%;创业板募资总额为1784.13亿元,同比增长20.95%;北交所IPO募资总额为157.89亿元,同比增长110.59%。

A股IPO募资家数来看,今年以来,417家公司登陆A股,其中上证主板31家,深证主板40家,科创板122家,创业板146家,北交所78家,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三大注册制上市板块公司合计346家,在今年A股IPO上市数量中占比为82.97%。

随着全面注册制日益临近,未来券商投行收入的持续增长,成为业内共识,并被寄予厚望,以期能够成为券商亮点。

国泰君安非银研究认为,后续券商基本面的超预期因素主要在投行业务上,建议增持投行业务具备竞争优势的券商。

安信证券非银研报指出,预计全面实现股票注册制有望落地,带动资本市场扩容,为券商投行、直投等业务创造新机会。预计投行业务将是明年更具确定性的券商业绩增长点,看好投行业务优势突出、执业质量优异的券商迎来业绩改善。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高艳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