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初现鹰视狼顾之相(鹰视狼顾司马懿)

司马懿初现鹰视狼顾之相(鹰视狼顾司马懿)(1)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人生很漫长,但关键常是几步。历史更漫长,但有时改变历史的,就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比如秦末沛县,布衣刘邦望向秦始皇车队的那个艳羡眼神,换得楚汉争霸的火星碰撞,四百年汉室山河的文明辉煌。又比如唐初渭水河畔,初登基的唐太宗李世民,北望大漠的不屈眼神,然后就是战旗猎猎飘扬间,贞观盛世傲然屹立!

当然,在民间野史评书里,“改变历史”这件高难度大事里,最出名的一个眼神,妥妥就是《三国演义》小说里的这句形容: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

司马懿初现鹰视狼顾之相(鹰视狼顾司马懿)(2)

而同样放在真实的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司马懿的人前形象,却恰如他在野史里被矮化的模样——低调!

如果要看看年轻时的司马懿,就知道“低调”这个词,绝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早在建安六年(201),名门子弟司马懿只有二十一岁时,作为名噪一时的青年才俊的他,就被已经呼风唤雨的枭雄曹操征召做官。但面对这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司马懿却是情绪相当稳定,直接稳稳躺在床上装瘫。惹得曹操专门派刺客上门,拿着凶器在他眼前招呼,他依然低调的躺在床上,刀架在脖子上也纹丝不动,闹的曹操也没了脾气,抬手就放过了。

照着后来《晋书》里的赞美,这体现当时胸怀大志的司马懿,不向曹操低头的尊贵品质。可参考他后来的纵横捭阖,此情此景,却正好可以用《三国演义》小说里的那句词浓缩:鹰视狼顾。

不管有没有鹰视狼顾的眼神,从二十一岁起,“鹰视狼顾”,却成了同样志存高远的司马懿,主动选择的生存哲学:生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三国时代,面对一个雄才大略却又手段强硬的英主曹操,就像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里,面对一位凶悍的兽王。那么要想生存下去,就要有鹰的眼睛与狼的嗅觉,在实力弱小的时候,低调的藏,就是最好的求生之道。

司马懿初现鹰视狼顾之相(鹰视狼顾司马懿)(3)

于是,以超越年龄的隐忍稳重,司马懿默默藏了七年,直到曹操登上丞相高位,执掌了更强力的权柄。他早已成熟的判断力,叫他做出了最正确抉择:果断扔掉拐杖,活蹦乱跳蹿到曹操身边,拍胸脯保证为曹操效忠!

他已经不是羽翼未丰的司马懿,曹操却已经是更强大的曹操,就像鹰狼要在猛兽臂膀上求生一样。这时选择站在曹操的身边,是“鹰视狼顾”的司马懿,改变命运的决定!

二:定鼎历史走向的眼光

好些粗懂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纳闷一个问题:装了七年瘫的司马懿,投到曹操门下,长期也做的闲职,既不见横刀立马,更不曾执掌要害部门,怎么就不声不响,地位扶摇直上了?

其实这就好有一比:夜明珠的光芒,即使在漆黑一片的黑夜里,依然闪耀得无法阻挡。如果说司马懿“鹰视狼顾”的处世哲学,令他有惊无险逃过了青年时的劫难。那么令他在曹操团队腾空而出的,正是精确到恐怖的战略眼光。

司马懿初现鹰视狼顾之相(鹰视狼顾司马懿)(4)

很多人都把他的发迹,归结到38岁那年受命辅佐曹操的“魏王太子”曹丕,事实上比这早两年,他就在曹操面前惊艳一把。当曹操顺风顺水拿下汉中,一派心满意足时,他却做出了最冷静判断:趁这个大好机会攻取益州,天下就在掌中。虽说短暂纠结后的曹操,终究放弃了这个大胆的计划。但如果复盘同年刘备初取益州时局势,不得不说正切中要害。

也正是从这个被曹操拒绝的战略起,他“鹰视”一般的目光,终于锋锐尽出。甚至就是在曹操晚年几次眼看无路的困境前,轻松找出一条新路:关羽兵逼樊城,曹操急的要迁都,却被司马懿一把拽回:先别着急跑,您先赶紧联系东吴孙权。一句话后,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桥段随后上演。否则,一个迁都后的曹操,能否守住中原大地?历史很值得想。

司马懿初现鹰视狼顾之相(鹰视狼顾司马懿)(5)

在三国这个打的昏天黑地的乱世上,他的“鹰视”,就成了曹操晚年不能缺的导航。默默上升的地位,来自他无可争议的判断功劳!

而随着曹操去世,魏文帝曹丕的登基,一直默默躲在曹操背后的司马懿,终于确立了他应有的名分,官位不停上升,到曹丕去世后,已经是曹丕托孤的四位大臣之一。包括三国小说在内,很多史家津津乐道的,是他与曹魏亲贵之间各种的争斗。然而对于此时三国的走向来说,他的存在,就意味着坐拥中原之利的曹魏,可以在蜀吴两面夹击的局面下,永远保持在正确的路上!

就是在曹魏的第三代帝王,魏明帝曹睿在位时代,随着诸多曹魏战将的老去,逐渐执掌兵权的司马懿,除了一贯的“鹰视”,其“狼顾”的干练风格,也越发夺目。甚至如果没有他的“狼顾”,初登基的曹睿,极有可能横遭一场穿心灾难:孟达叛乱。

盘踞新城且保有武装力量的蜀国降将孟达,趁着魏明帝登基初年,悍然与蜀国勾结,意图举兵谋反。一旦此事得逞,三国历史,必然要面临再度改写的命运。可就在这关键时刻,预判孟达图谋的司马懿,却是毫不拖泥带水,仅八天就奇袭新城,兵不血刃将孟达擒拿。蜀国苦心筹谋的内外合计,就这样被“狼顾”的司马懿雷霆应对,化为无形!

司马懿初现鹰视狼顾之相(鹰视狼顾司马懿)(6)

甚至他与诸葛亮的多次对决,比起被野史小说里演绎到传奇的各种大场面,真实历史上的他,早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失败后,就做出了一个准确判断:(诸葛亮)不复攻城,当求野战。一个针锋相对拼消耗的战略,最终预埋了诸葛亮的遗恨!

就这样,低调的司马懿,就这样凭借着“鹰视狼顾”的风格,默默地入仕,默默地走到前台,更默默地在魏明帝驾崩后的一番惊涛骇浪里,有惊无险拿下曹魏的终极权柄。他的成功为什么被矮化?因为纵观他的整个人生路,极少有波澜壮阔的较量,更少见铿锵给力的豪言,然而鹰一样的目光,狼一样快速的行动,令他在命运关键时刻,一次次成为赢家,也令他效力大半生的曹魏,一次次躲过致命的历史暗礁!

司马懿初现鹰视狼顾之相(鹰视狼顾司马懿)(7)

最后的三国归晋,三国归一,是他一辈子的低调,沉默的造就。鹰视狼顾,更是改变历史的眼神!

三:改变历史之前

难道这样一个低调的司马懿,真的无懈可击?

其实后面人生里的波浪壮阔里,作为他大半生主公的曹操,不但深知,而且知道的极为透彻。对于曹操这样一个人物来说,他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敌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给子孙后代留下祸患的人物,手段之坚决,历史早已证明!

但是,他偏偏放过了司马懿,难道他真的看不懂“鹰视狼顾”?

司马懿初现鹰视狼顾之相(鹰视狼顾司马懿)(8)

事实是,他不单看懂了,更在《三国演义》小说里,给司马懿“发明”了这个称呼,而在真实的历史史料里,更不乏对司马懿的各种评价,总之,这人很危险。试想一下,如果曹操站在年轻时的司马懿面前,对他冷冷说出“鹰视狼顾”一句话,等待司马懿的会是什么?

毫无疑问,倘若真有这样的场面,那将是“鹰视狼顾”的司马懿,一生最凶险的生死关口,这样的生死关口,他将如何闯过?

回到开头所说,吴秀波老师那经典“鹰视狼顾”形象,却正是《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一剧中,司马懿与曹操这二位定鼎三国走向的枭雄,一场生死攸关的较量。仿佛两大江湖高手的对决,而作为主人公的司马懿,更已然到了命悬一线的悬崖边。生死时刻,这将会是怎样的暴烈剧情出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