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孩子叛逆不听话)

童年与人生

家庭治疗大师韦特格曾经说过:“这世上并无独立的人,我们人人都像电脑一样,被自己出生的家庭编好了程序,然后按钮强行。

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孩子叛逆不听话)(1)

世上并无独立的人

人的一生,不论是身份、地位,还是性格都可以改变,唯一不能改变的是我们出生的家庭,我们与之血脉相连的家庭。

现代心理学不断强调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应该说,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的人,这样思考、这样说话、这样行走于人世间,其实都是源于原生家庭对我们不可忽视的影响。

心理学家阿尔佛雷德·阿德勒也有句道破了原生家庭对人一生影响的经典:“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孩子叛逆不听话)(2)

童年与人生

每个人,如果在童年期被有意识的培养,给与充分的安全感和爱,那么成年后即使面对人生再多的苦难,也还能用积极温暖的心态去应对,并最终顺利渡过难关;与之相反的,如果在童年期遭受到创伤,这样的心理创伤,往往将延续这个人一生,终其一生,ta将挣扎于创伤的修复中,抑或完全失控。

原生家庭的魔咒

有意识的家庭在调整自己的家庭模式,那如果没有意识也不知道如何调整,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苏珊·福沃德在其心理学经典作品《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说:“不健康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是的,你有没有发现,如果去追溯身边的各类家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逐渐成为父母那样的人,组成类似于父母的家庭,而父母的家庭其实就是祖父母的家庭的影子……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家庭治疗的特点: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 ——百度百科

说到家庭治疗,《热锅上的家庭》这本书是经典。2020年4月,这本长销不衰40年、在樊登读书会上收听收看量破1300万、由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知乎大V李松蔚老师重磅推荐的40周年纪念版由后浪最新推出。

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孩子叛逆不听话)(3)

《热锅上的家庭》(40周年纪念版)封面

经典必然是有益的。家庭治疗发展到今天,总共也只有六十多年,这本《热锅上的家庭》自1978年成书以来,在全美掀起了广泛讨论的热潮,是家庭心理治疗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作品,甚至可以说是家庭治疗的入门书!

它不是一本常规意义上的心理学理论书,它以小说式行文,从离家出走闹自杀的女儿,到貌合神离的夫妻,再到父母双方的原生家庭……你以为问题基本解决了,却发现那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喘息;你以为这个家难逃分崩离析的命运,黎明前的曙光却不期而至。全书30万字,以布莱斯家的治疗案例为主线,穿插讲述家庭治疗的理论和依据,从心理学原理到治疗师本身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可读性很强。

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孩子叛逆不听话)(4)

家庭治疗意义非凡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既能引发普通读者对家庭的思考,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对家庭治疗技巧的探讨,相信也会让对家庭治疗感兴趣的专业读者收获不小。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优秀的作者和译者以示感谢:

奥古斯都·纳皮尔,1938年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北卡罗来纳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曾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跟随卡尔·惠特克实习,他们后来由师徒关系发展成为合作关系。后任职于威斯康星大学精神医学系,并参与了儿童与家庭研究计划。

卡尔·惠特克,1912年生于纽约,雪城大学医学博士,在路易斯维尔大学接受精神医学训练。1955年参与开办了亚特兰大精神病诊所,开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并研究他们的家庭。1965年成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精神医学教授,在那里工作直至1982年退休。曾在很多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并参与编写了多本心理学教材。

译者李瑞玲,台湾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曾任东吴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东吴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影评人、电视节目主持人。现任教于东吴大学心理学系。

卡尔·惠特克是家庭治疗领域大名鼎鼎的先驱,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探索家庭治疗。奥古斯都·纳皮尔在跟随卡尔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最终成为一位优秀的治疗师,这本《热锅上的家庭》就是他和卡尔共同进行一例家庭治疗的记录。

问题不是问题

问题不是问题,其他人对问题的不接纳、对抗,或执着于解决问题,才构成了真正的“问题”。——《热锅上的家庭》

李松蔚在《热锅上的家庭》序言中提到中国式家庭,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不结婚,在家里就成了“问题”,被相亲、被催婚成了一个广泛性的社会性问题。有的孩子被逼无奈,匆匆忙忙的结了婚,结果过日子久了,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伴侣,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到了中年,甚至再早一点,决定离婚。

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孩子叛逆不听话)(5)

问题不是问题

如果有任何一个离婚的种子是事先埋下的,那很可能就是在个人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之前,便一头栽进婚姻这件事。虽然研究指出,晚婚的夫妻维持长久婚姻的机会较大,但年龄可不是唯一的变项。更关键的问题在于,结婚是两个人是否都已经历过一番心理空间的磨练;在这段历程中他们独自与生命格斗,四无依傍有靠自己,并且发现自己可以战胜孤独的恐惧。两个人都必须发觉他或她能够忍受最基本的焦虑,那就是,在这个可怕的世界上,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在“忍受”之中,个人将获得相当的自信、自觉及对自我的忠诚,这些都是与另一个人建立稳固关系的先决条件。即使童年时期曾经历若干不幸,这段独立自主的时期仍可看作是“生活经验的治疗”。——《热锅上的家庭》

我是赞同哪怕晚一点,父母也要坚持守好孩子的婚恋观的。晚一点没关系,甚至你决定一个人过也没关系,只要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为自己选择的人生而感到幸福,那就是正确的属于你的人生,任何人无权指责。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底气,不催促,相信孩子的坚持是值得点赞的!

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孩子叛逆不听话)(6)

电影《剩者为王》经典台词

不快乐的人来自充满压力的家庭

不快乐的人来自不快乐的家庭,而那个家庭里又充满着其他不快乐的人——《热锅上的家庭》

家是常规意义上最该让人觉得温暖和放松的地方,通过观察我们自己的家庭,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如果一个家庭成员情绪不好,则很容易导致其他家庭成员也出现情绪波动;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关系紧张,这个家庭中孩子也往往情绪状态不够好或者容易生病等。

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孩子叛逆不听话)(7)

姜文谈母亲

姜文曾经在采访中提到,在他母亲去世前,他都一直在努力的想要取得母亲的认可,这样的成长过程,造成了姜文在别人眼中自大、狂妄、锋芒、张扬、锐利、专制的性格。可是在姜文的性格背后,我们又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没有被母亲认可的小孩,终其一生都在创伤中挣扎。

一般家庭的共同问题模式

第一、压力。

压力理论之父汉斯·塞尔耶曾经说过:“生命本身就存在压力,即使是呼吸、走路和说话都会形成压力,造成身体精疲力尽。”

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孩子叛逆不听话)(8)

压力无处不在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突发的情境性压力(比如换工作,家人死亡等突发情况造成的压力,可能会导致生病。)、人际关系中的压力、个人内在压力(人内心的冲突并非源于自己,而是外在压力内化的结果。)这三种常见的压力。

一个从小屡遭父母伤害的小孩,长大以后往往内化为攻击自己,而后将自我攻击转移到与他人的关系上。新闻里,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可悲的案例。

第二、对立两极化及争吵白热化。

非此即彼的两极化引发争吵,最终争吵进入白热化,有一方被判定为“病”(坏)了。

第三、三角关系。

孩子和异性父母的关系,用旧时的心理学性观点,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和恋父情节。现代的家庭中,孩子对于夫妻双方关系的稳定无疑作用巨大,甚至有很多孩子成为家庭婚姻之战的牺牲品。有些精神分裂患者,在家庭婚姻之战升温时就住院治疗,家庭将患者排除在外以换取婚姻的稳定,这样做付出的代价极大,也极为痛苦。

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孩子叛逆不听话)(9)

三角关系

比如《热锅上的家庭》中案例家庭的这个女孩克劳迪娅,她的叛逆、自杀等种种心理问题都是源于父母婚姻关系的问题,她之所以和母亲争吵,其实是因为母亲嫉妒她和父亲的亲密关系而屡屡挑剔。

第四、责备怪罪。

一个家庭最痛苦的挣扎就在于它迫切的寻求某位成员成为可以怪罪的对象。怪罪是个具有强大威力的过程,家人不但互相谩骂指责,而且轮流推卸自己的责任。

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孩子叛逆不听话)(10)

牺牲者

现实生活里,不健康的家庭中,总有一个一位家庭成员是大家口中的“问题”,因为ta出了问题,所以导致全部家庭成员的一致指责……

克劳迪娅成了全家人选出来的那个牺牲品,全家人都可以指责她。于是她离家出走,于是她一度想要自杀。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可怕又可悲的事。病态的家庭中,总有一个牺牲者,而这个牺牲者,要承受的太多。

第五、认同感的扩散。

“全家共生”的概念会抑制家庭中成员的个体性。他们相互依赖,害怕失去对方的支持,这种恐惧的心理使他们下意识达成共识:必须同舟共济。

团队中的同舟共济当然是好事,可是在家庭中,如果为了相互取悦和维持平衡而一再的妥协让步,最终让自己的自我认同感一退再退,失去快乐,那就可悲了。在布莱斯家的家庭治疗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实际上女儿克劳迪娅的问题只是掩盖布莱斯夫妇二人婚姻问题而被迫衍生出来。

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孩子叛逆不听话)(11)

牺牲者

想起之前做的一个案例,女孩被爸爸从小施暴虐待,面对女孩的挣扎,全家一致选择无视。当女孩来到心理咨询室做治疗时,全家人更是集体否认女孩的童年记忆,对于女孩的控诉一致否认,以致女孩开始恍惚,是不是自己真的精神错乱了?是不是自己真的记忆出错了?

第六、停滞。

家庭中,比害怕失去对方更可怕的,是害怕一成不变和静止。实际上,就是害怕死亡。夫妻双方如果从原生家庭中学来的亲密关系模式很健康,那么他们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在他们的亲密关系中,将彼此磨合,温暖彼此。可是如果夫妻双方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被允许充分活出自己,那就比较可悲了,在婚姻关系中,他们会越来越多的为了稳定关系而妥协,最终因为害怕死亡害怕失去而进入病态的家庭关系中。

婚姻对于原生家庭的修复

我们在婚姻中再创造各式各样的家庭关系,用以解决过去发生的一些问题、然而我们并未就此罢手,甚至很快将下一代(孩子)也牵扯进来,这些毫不间断的尝试就是为了重新创造我们的原生家庭。——《热锅上的家庭》

夫妻、父子、母子、父女、母女……每一段在婚姻中重塑的家庭关系,都是对于个人人生的一段重塑。我们从原生家庭中带出来的问题,将在我们自己组成的新生家庭中延续或者改善。

女儿克劳迪娅首先被作为牺牲者,在被治疗师解救出来以后,儿子丹又成为了下一个牺牲者,一个接着一个的孩子作为牺牲者,在布莱斯夫妇的婚姻问题背后,其实是他们各自的原生家庭问题。

即使我们对自己的成长经验很满意,但总会多多少少对自己或原生家庭有不满意的地方。无意之间我们会期盼与足以带给自己新的人格特质、经验与关系的人结合。在建立自己的家庭时,我们希望能解决某些存在于自己原生家庭中的问题。——《热锅上的家庭》

借着选择配偶,我们希望获得“完整”——心理上的完整。为什么有人会选择能使他们恐慌的人为配偶?事实上,他们选择的是蕴含他们内心最糟的害怕部分。受虐待的孩子宁可待在施虐的父母身边,也不愿意到寄养家庭中去,等到ta长大后,也一样可能虐待自己的子女,哪怕ta内心极度憎恨自己的遭遇,可是ta却会不知不觉的失控。

孩子不听话叛逆怎么办(孩子叛逆不听话)(12)

爱的修复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我们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也必将组成自己的新生家庭。每一个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人,其实都可以将问题追溯到ta的社会环境中,家庭作为社会化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场合,对于心理健康的作用和意义非凡。

每一个人,只有先和自己建立好关系,才能有能力和别人建立关系。

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首先将教会孩子和自己和解。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的问题可能正是因为家庭出现了问题,孩子成了那个牺牲者演变出的问题呢?

家庭治疗的经典必读书目——《热锅上的家庭》,推荐给你!

我是宸妈,专注于青少年教育教养,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分享、点赞、关注和评论,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