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是什么小说家(被阿城誉为继曹雪芹之后最好的小说家)

今天给大家解读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比起大家耳熟能详的《孔乙己》《狂人日记》等名篇,这篇被莫言誉为“鲁迅最出色的小说”显得低调奢华有内涵。

阿城说,中国艺术的高雅精神传之在诗。中国诗一直有抒情、韵律、意象的特点。“意象”里,“意”是催眠的结果,由“象”来完成。小说要入诗的意识,才能写得既不脱俗又脱俗。《红楼梦》将诗的意识带入世俗小说,成为中国世俗小说的一响晨钟,气长且绵,多少后人临此帖,只有气短、滥和酸。

五四的文学革命,有一个与当时的提倡相反的潜意识,就是虽然口号提倡文字要俗白,写起来却是要将小说诗化。如果讲五四的文学革命对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开始诗化小说,鲁迅便是很好的例子,你们不妨再从《狂人日记》到《孤独者》回忆一下,也许有些体会。鲁迅早期写过《摩罗诗力说》,已见心机。

阿城说得比较绕,大意是说,继曹雪芹《红楼梦》之后,唯一将诗之意象写入小说的,鲁迅一人而已。

以上为引砖之玉,以下开始狗尾续貂。

曹雪芹是什么小说家(被阿城誉为继曹雪芹之后最好的小说家)(1)

深冬雪后,风景凄清,我回到暌别已久的家乡,暂寓阴冷的旅馆,懒散和怀旧的心绪联结。窗外只有渍痕斑驳的墙壁,帖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的天,白皑皑的绝无精采。

小说一开始,作者便用简略的文字奠定了整体意象:寒冷的深冬,铅色的天空,皑皑的白雪,惆怅的心绪。

我百无聊赖,遂到最近的酒楼消愁解闷。

我在靠窗的一张桌旁坐下,眺望楼下的废园: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

满树繁花的腊梅和鲜明如火的山茶成为另一种意象,象征着作者心中的希望和憧憬。

就在我渐感孤独,正想离开之际,一个酒客缓慢走上楼来,原来是旧日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的敏捷精悍了。

我就邀他同坐,但他似乎略略踌蹰之后,方才坐下来。我起先很以为奇,接着便有些悲伤,而且不快了。细看他相貌,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然而衰瘦了。精神很沉静,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采,但当他缓缓四顾的时候,却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

来客虽然颓唐,沉废,然而看到废园中的腊梅和山茶,依然眼中放光。

两人点了酒菜,开聊。

“我一回来,就想到我可笑。”他一手擎着烟卷,一只手扶着酒杯,似笑非笑的向我说。“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

“这难说,大约也不外乎绕点小圈子罢。”我也似笑非笑的说。

绕来绕去回到原点的苍蝇或者蜂蛾,又是一个意象。这个意象很浓郁,直指人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如文中的苍蝇或者蜂蛾,有人一生停在原点,没有绕过。有人出去绕了一圈,一无所成,回到原点。有人绕来绕去,落叶归根,也回到了原点。

作者和来客的区别是,作者依然在绕,来客却已停在原点。

曹雪芹是什么小说家(被阿城誉为继曹雪芹之后最好的小说家)(2)

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来,排满了一桌,楼上又添了烟气和油豆腐的热气,仿佛热闹起来了;楼外的雪也越加纷纷的下。

热气腾腾的酒菜代表人间烟火,有了吃的喝的,人就活跃起来,话也多了起来。楼外的雪越加纷纷的下,这句如天外飞仙,映照出两位朋友蜂涌的倾诉欲望。

来客聊了两件事,都和死有关。一是给自己死去多年的小兄弟迁葬,一是邻居船户的女儿生病去世。

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它压弯了的一枝山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天空的铅色来得更浓;小鸟雀啾唧的叫着,大概黄昏将近,地面又全罩了雪,寻不出什么食粮,都赶早回巢来休息了。

作者继续强调山茶树的意象,和铅色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

来客继续倾诉。

“模模胡胡的过了新年,仍旧教我的‘子曰诗云’去”。“你教的是‘子曰诗云’么?”我觉得奇异,便问。“自然。你还以为教的是ABCD么?我先是两个学生,一个读《诗经》,一个读《孟子》。新近又添了一个,女的,读《女儿经》。连算学也不教,不是我不教,他们不要教。”

“我实在料不到你倒去教这类的书,……”“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随随便便,……”他满脸已经通红,似乎很有些醉,但眼光却又消沉下去了。我微微的叹息,一时没有话可说。

来客教了三个学生,两男一女,读的还是子曰诗云等旧文化,不是abcd等新文化。女的甚至学习《女儿经》这种封建糟粕。这三个孩子跟上述两个早早死去的孩子近相呼应。这些学习旧文化的孩子,他们的前途可想而知。

“那么,你以后豫备怎么办呢?”“以后?——我不知道。你看我们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

堂倌送上账来,交给我;他也不像初到时候的谦虚了,只向我看了一眼,便吸烟,听凭我付了账。

来客不仅没有对未来的打算,连对明天的打算也没有,甚至连吃完饭干啥去的打算都没有。就这么浑浑噩噩混日子,用现在话说,“彻底躺平了”。结账时候,也没有进行装模作样的礼节性推让,任凭作者付了账。在中国人语境里,吃饭不推让是很失礼的行为,可是混得不如意,也就顾不上讲求尊严了。

曹雪芹是什么小说家(被阿城誉为继曹雪芹之后最好的小说家)(3)

我们一同走出店门,他所住的旅馆和我的方向正相反,就在门口分别了。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天色已是黄昏,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

两人出门,挥手作别,各自走上不同的路。我逆风而行,不惧风雪扑面,倍感爽快。来客背风而走,走向沉沦绝望。

《在酒楼上》写尽中年人的挣扎和彷徨。小说中的来客也曾四处奔波,也曾意气昂扬,也曾敏捷精悍,可惜十几载过去,人到中年,久经沧桑,他的一颗雄心歇了,一股狠劲泄了,变得颓废,油腻,迟缓。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没有希望,得过且过,无可无不可。

与来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虽然也是人到中年,虽然仍在四处奔波,虽然也曾饱经沧桑,但我一颗向上拼搏的心劲还在。

人生苦短,路阻且长,除了奋进,别无他法。

鲁迅是个非常伟大的作家,他用超卓的天才和勤奋写下上千万字的文学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小说、杂文、散文、诗歌、译著等等。

鲁迅的文章,冷静,清醒,犀利,温厚。少年人读鲁迅,只觉有趣好玩;中年人读鲁迅,方知深邃高远;老年人读鲁迅,彻悟豁达通透。品读鲁迅,神交鲁迅,收藏鲁迅,这是每个中国人的必备功课。读遍人间万卷书,不读鲁迅也枉然。

这套《鲁迅作品集》介绍给大家,十册只需几十块钱,物美价廉,需要的朋友赶紧买一套看看吧,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