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也算东北人(这算东北人不二)

80年代左右,户口分城镇户口和农业户口城镇户口有粮证,家里人的口粮凭证按人头和年龄、身份供应,每人每个月几斤几两具体多少,那时候太小,我是根本不知道上小学的时候,我自己去粮所领过几次粮,每次也不多,也就十斤二十斤的,我能扛动交过一次粮钱,我们全家三口人,一年好像是五块多一点粮证上面的粮食不是白给的,是低价买的,有供应价,但是和白给也差不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叔也算东北人?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叔也算东北人(这算东北人不二)

大叔也算东北人

80年代左右,户口分城镇户口和农业户口。城镇户口有粮证,家里人的口粮凭证按人头和年龄、身份供应,每人每个月几斤几两。具体多少,那时候太小,我是根本不知道。上小学的时候,我自己去粮所领过几次粮,每次也不多,也就十斤二十斤的,我能扛动。交过一次粮钱,我们全家三口人,一年好像是五块多一点。粮证上面的粮食不是白给的,是低价买的,有供应价,但是和白给也差不多。

那时候每个月家里就几斤大米,具体多少不知道,我那时候还小,还不会走呢。家里的大米都留着给我做大米粥,大人都吃高粱米。记忆中,我家没吃过苞米面。不知道是粮所不发还是怎么的。家里五个哥哥两个姐姐,加上我,我父亲,我母亲,我爷爷, 我奶奶,怎么样?十二口人住在两间公房里。我父亲,我母亲,我,我们三口人住在改成两小间的煤棚子里。做饭的厨房,很小,就是能烧炕,大约两平方多点,卧室大,得有八九平方。一间煤棚子一共才多大呀。

我父亲在营城煤矿九井开绞车,就是井口上人、下人和运煤用的那种钢丝绳拽的矿车,我父亲是根据命令按开关的。我上小学的时候,和一帮半大孩子去矿上的十井井口玩过,看工人干活,一看就一天,可好玩了。跑题了,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说。

因为我爷爷,我奶奶是关里家过来的,家里一大帮人顿顿吃高粱米饭。具体做法是,先把高粱米淘好了用锅煮。煮到六七分熟,也就是尝起来断生了,马上把米捞出来,用凉水一泡。米汤不扔,用来熬菜,什么豆角、茄子、土豆、大白菜、大萝卜。没别的,就这玩意,为什么?因为时令菜,就这玩意便宜,一毛钱那时候能买一大堆,家里人多,使劲造。高粱米饭做好了,那米粒一个是一个的,勺子盛饭的时候,米粒打勺子,哗哗直响,讲究有嚼劲。吃完饭碗都不用刷,那饭根本就不粘碗,有弹弓子的话都能拿来当子弹打狗!

一吃饭可热闹了,一大帮人在那咬牙切齿的嚼,一口饭嚼半天。想狼吞虎咽,不怕胃疼你就试试。矿里的老坦儿都叫高粱米籽儿。老坦儿,不知道咋写,是东北本地营城煤矿矿里人对关里河北人的称呼,其它地区咋叫不知道,不是啥好话。矿里山东人也多,都管他们叫山东棒子,因为他们太倔。我妈就说我爸是老坦儿,我爸就骂我妈臭米子。臭米子,米为二声。我小时候也不懂呀,啥叫臭米子呀?

老坦儿,山东棒子,臭米子都是蔑称,也就背后说说。这要是当面说河北人老坦儿,河北人马上转头就不搭理你了。要是当面说山东人山东棒子,他会亲切的对你大声说:“干你娘!”。一般山东人打架嗓门高,声大,轻易不动手。要是当面说东北人臭米子,东北人就会严肃的和你唠:“你再说一遍。”再说一遍就直接电炮了,没有闲工夫和你废话。

八九十年代,别的地方不知道,矿里那可是说打就捞,哪年都得死几个。从小我就不怕打仗,场面见多了。又跑题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