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茶产业怎么提高质量(发展精制川茶打造千亿产业)

四川茶产业怎么提高质量(发展精制川茶打造千亿产业)(1)

四川茶产业怎么提高质量(发展精制川茶打造千亿产业)(2)

第八届四川茶博会吸引八方来客。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竹叶青、普洱茶、正山小种、西湖龙井……5万平方米展区内,各类名优茶济济一堂。5月3日至6日,第八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举行。在5月3日的开幕式上,来自全省的36家首批 “天府龙芽”地理标志使用企业获得正式授牌。

今年的省茶博会以“精制川茶 精致生活”为主题,突出展示我省名优绿茶、红茶、藏茶、茉莉花茶等“一主三辅”茶叶产业。目前,我省茶园面积已达500余万亩,茶叶产量28万余吨,毛茶产值210亿元,综合实力评估排名全国第二。我省新出台了 《精制川茶产业培育方案》,将从园区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发力,打造川茶千亿产业。

现场

36家“天府龙芽”使用企业获授牌

今年的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特设了 “天府龙芽地理标识首批使用企业”展区。5月3日的开幕式上,成都市碧涛茶叶有限公司、都江堰青城茶叶有限公司等36家首批使用“天府龙芽”地理标志的企业获得公开授牌。

四川产茶县多达120余个,茶叶商标超万件;但全省70%以上茶叶以原料、初加工形式外销,4000多家茶企中规模以上企业仅占4%,品牌缺失长期困扰着川茶发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成“千亿茶产业强省”宏伟战略目标;2016年,承载着四川“千年茶源”、凝聚四川“千万茶人”梦想的省级茶叶公共区域品牌“天府龙芽”在第五届四川茶博会上面向全球发布,引领川茶发展由“品质”向“品牌”递进。几年来,“天府龙芽”已斩获 “金芽奖·陆羽奖”“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等诸多殊荣。

“首批36家使用‘天府龙芽’地理标志的企业,全部来自我省的茶叶主产区。”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执行会长颜泽文表示,这36家企业将共同制定“天府龙芽”品牌标志的使用办法、质量规范标准,从而实现川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下一步,使用“天府龙芽”地理标志的企业还将逐步增加到50家左右,从而提升川茶的品牌市场占有率。

发展

制定“路线图”发展精制川茶

“发挥‘天府龙芽’升级公共品牌的引领作用,是我们打造川茶品牌体系的重要一环。”省农业农村厅园艺推广总站站长段新友表示,目前我省已出台《精制川茶产业培育方案》,明确到2022年,我省将重点打造省级区域品牌1个、市级区域品牌4个,力争重点茶区各打造1个地域品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在打开国内市场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一带一路”沿线是全球重要的茶叶生产、消费区域,“我们将借力中欧班列(成都)、跨境电商等,持续提升川茶的知名度。”段新友表示,瞄准“一带一路”市场,我省将力争到2022年,建设200万亩川茶出口备案基地,培育5000吨以上茶业出口企业集团5家,川茶出口值达10亿元。

记者了解到,去年我省175户规模以上茶加工企业完成产量11.1万吨,精制茶加工产业已有一定基础。下一步,我省将重点发展以名优绿茶为主,工夫红茶、茉莉花茶和藏茶为辅的“一主三辅”优势产业及产品,布局和打造川西名优绿茶、川南名优早茶、川东北富硒茶、川中茉莉花茶、工夫红茶和藏茶的6个精制川茶加工区。并认定300家“精制川茶清洁化加工示范企业”,提升川茶的整体加工水平。

同时,我省还将以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在重点茶区分级分批创建、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2年,全省产业面积达600万亩,产量达35万吨,茶叶机采面积达50%以上,新增10个茶产业重点县。在培育市场主体方面,形成以销售收入10亿—5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为引领,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小巨人”、成长型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