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橙味头孢(更注重口味口感)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我们对儿童铁缺乏所造成的损害仍然需要提高认识。口服铁剂的需求量大,品种多,然而口味却不佳,导致孩子服用的依从性比较差,影响补铁效果。”7月25日,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申昆玲在“口服铁剂在儿科应用现状调研与评价”学术交流会上致辞,并对整个科研项目给与了肯定。来自临床、药学、护理、媒体的专家和嘉宾针对儿童口服铁剂、儿童用药的话题进行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建议,儿童药物应为孩子量身定制,更加符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

“发生缺铁和缺铁性贫血时,机体实际处于氧代谢不足的状态。”申昆玲谈到,这会让孩子出现食欲下降,影响生长发育,智力和运动能力降低,免疫功能下降,严重的会导致神经系统出现问题,还会影响其他营养元素代谢。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提出了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控制目标,到2030年,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本次大会的主持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王晓玲表示,口服铁剂治疗是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手段。

儿童橙味头孢(更注重口味口感)(1)

线上会议截图。

“在服药过程中,部分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也有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影响用药依从性和临床疗效。”她谈到,部分口服铁剂还缺少儿童用法用量及儿童安全用药资料,而且不同口服铁剂的成分、含量、口感、不良反应及疗效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目前临床上我们面临的补铁治疗用药的困惑。”。

为此,依托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多家儿童医院,共同完成了“口服铁剂在儿科应用现状调研与评价”课题项目,其中,由河南省儿童医院牵头建立了儿童口服铁剂的信息数据库,并对口服铁剂用于儿童的相关文献进行评价,由天津儿童医院完成口服铁剂儿科临床应用现状的调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依托十三五期间的科技重大专项建立的儿童用药口感评价体系,完成了“基于体内体外研究评价口服铁剂在儿童人群的适口性”的研究,为临床口服铁剂的选择提供了专业的建议。

“我们希望选出适口性最优的铁剂,为儿科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负责课题汇报的北京儿童医院药师张欢表示。据她介绍,研究团队对临床常用的13种铁剂进行适口性评价,采用电子舌与人群尝味法相结合的方法,并且创新利用面部表情分析及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对60名儿童志愿者的面部表情进行解析,结果显示山东达因的右旋糖酐铁颗粒的适口性最佳。

深圳市儿童医院药剂科主任陈泽彬特别提到,0-3岁儿童是缺铁与缺铁性贫血高发年龄段。但是因缺乏典型症状与体征,临床难以察觉,导致铁缺乏症常常无法及时的早期诊断。“当前常见的铁补充剂中,硫酸亚铁等无机铁,有明显的铁腥味,不良反应比较大,儿童服用治疗效果较差。”他表示,“与之相比,右旋糖酐铁等有机铁络合物,吸收率较高,几乎没有胃肠道反应,无铁腥味,口服依从性也更好。”

今年6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儿童用药口感设计与评价的技术指导原则(公开征求意见稿)》,重点介绍了口感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同时列举了易吞咽性和适口性的评价方法。

对此,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主任药师、首席专家吴学新提出,口感、口味依然是影响孩子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儿童用药需求比成人更特殊,政府部门、医疗院所和医药企业,应共同重视儿童用药的研发和保障供给,不断增加品种、剂型,优化口感、口味,丰富儿童临床用药的选择。

责编:王卓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