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难点访谈总结(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乡村振兴的难点访谈总结(讲好乡村振兴故事)(1)

五福桥,乡村振兴的见证

我见过许多桥。气势恢宏的桥,小巧玲珑的桥,竖琴般伸展的斜拉桥,倒映在湖面的多孔桥,充满异国情调的桥,遗落在乡间溪流中的桥,通往圣洁之地的桥,跨过时光长廊的桥,钢筋水泥的桥,木板藤条的桥,固定的桥,浮动的桥----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路,有水流的地方就有桥。我相信每座桥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故事有精彩也有平淡,就像有的人伟大有的人平凡一样。

这一回我把探寻的目光,停留在福建松溪的一座桥上,这座桥叫“五福桥”。福建本来就是有福的地方,当我们把五种福分集中在一座桥上,承载着这么多福分的“五福桥”,寄托着古往今来多少老百姓的美好愿望啊!这五种福分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这几乎是所有乡村百姓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抵达到这种境界,真该功德圆满了。

乡村振兴的难点访谈总结(讲好乡村振兴故事)(2)

先说说“五福桥”的建筑故事吧。“五福桥”是一座廊桥,闽北古桥典型的代表作,桥身很长,近110米,从桥的这一头望到那一头,有层层推进的纵深感,全桥为木质结构,块石切墩,墩上架木为梁,梁上横铺木板,以细沙做垫,上铺条石和砖块,以便行人和车马行走。这样井然有序的步桥格局,一定经过了深思熟虑,桥面上35间小亭屋,为行人歇脚而设计,桥正中升起重檐翘脚亭阁,题为“赛灌观”,远远望去有点像一顶耀武扬威的官帽,增添了桥的威仪。

站在桥头望桥底,另一个惊奇等待着你去发现,只见碧波荡漾之中,四只船形桥墩的尖端指向溪流的上游,像四只舟船载着重重地桥身逆水前行,桥墩尖端向上挑出,相间刻着鹰头或鸦头,使整个桥墩又像展翅的鸟,随时都可能飞起来似的。奇怪的是每只鹰或鸦的背上各压着一方重重的石头,可能是建设者担心鹰或鸦会载着“五福桥”远走高飞吧。

乡村振兴的难点访谈总结(讲好乡村振兴故事)(3)

乡村振兴的难点访谈总结(讲好乡村振兴故事)(4)

乡村振兴的难点访谈总结(讲好乡村振兴故事)(5)

“五福桥”是有故事的桥,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明正统十二年(1477)重建,清咸丰八年(1858)毁于兵火,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建。虽几经兴废,依然顽强地屹立着,越发老当益壮,成为闽东北地区保存最完好且最长的古厝桥。桥南门两侧立着这样一对对联:“安澜成砥柱,利济胜舟舆”,表达的就是“五福桥”在当时的重要作用。古时候,“五福桥”是松溪东三里南来北往的重要通道,也是松溪县东路茶叶、笋干集市贸易的场所,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桥面上磨损得凹凸不平的砖块石条,足以证明当年桥上车水马龙,商旅不绝的盛景,有点松溪浓缩版《清明上河图》桥上那一段熙熙攘攘的感觉。

作为交通要道的“五福桥”,当年又有哪些人从桥上来往穿梭呢?走得最多的当然是为生计而奔波的普通百姓,繁重的农耕生活让松溪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在“五福桥”上歇歇脚喝喝茶则是一件多么快慰的事。“五福桥”也为当官的鸣锣开道,为高中状元的频传捷报,为衣锦还乡重返故里的分享他的荣耀,为迎亲队伍通过时送去喜结良缘的祝福-----“五福桥”从不嫌贫爱富,无论是车萧萧马辚辚浩浩荡荡地通过,还是打赤脚农民的肌肤之亲,都一样敞开桥一般宽容的胸怀,接纳着从这里通过的每一个子民。

我长期生活在省城福州,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桥叫“廊桥”。直到有一天,我到电影院看一部美国人拍的电影,获过好多奖,片名叫 《廊桥遗梦》,才知道廊桥为有顶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和聚会。与松溪的“五福桥”相比较,美国《廊桥遗梦》里的桥简直是太随意太粗糙太没有历史感了,倒是电影里讲述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中国观众的心。

福建寿宁的廊桥也被拍成了电影,片名叫《爱在廊桥》。影片2012年上映,是福建本土拍摄的作品。所讲的故事以中国稀有的古老剧种,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北路戏以及寿宁县独特的民俗民情为背景,展现了生活在古朴的边陲小镇上人们朴素的生活和执着的温暖。影片做足了廊桥的文章,让我们重走廊桥时,产生诸多浪漫与温情的联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列入文化遗产的廊桥,从此成为一个“爱”的符号,许多寻找爱情的人们,喜欢在桥上流连,期望着偶遇,也期待着一见钟情的幸福,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已经度过200多个春秋的“五福桥”,过去承担的使命是交通要道,如今更多的是乡村振兴的缩影。当地乡亲告诉我,镇里的“父母官”们经常到“五福桥”上走,因为在桥上常常能了解到真正的社情民意。渭田镇不算太大,2、8万人口,镇里的老百姓都认得他们,村民们有事没事的都会在桥上坐着,喝茶聊天拉家常,妇女们顺便挑拣着茶针,日子就这样在桥上一天又一天悠闲地过着。遇上镇干部从桥上过,便拉着坐下,投诉哪个村庄卫生状况太差,猪栏没围好,生猪到处乱跑粪便到处乱拉;反映哪处水渠被雨冲垮了,必须马上修复;建议为老人提供更大一些的活动场所,为孩子们解决入托入学问题----这些来自最基层的农民诉求,很快摆到镇政府的议事日程,及时得到了有效地解决,这才叫彻头彻尾的走群众路线。张亮说,常在桥上走,能够保持心的宁静,遇上纠结的事,在桥上走个来回,心情就豁然开朗了许多。正逢孩子放学时间,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从“五福桥”上走过,这里的孩子很懂礼貌,一个劲地说着“阿姨好”、“老师好”,并闪到一旁走路,把桥中间的通道让给我们,让我们觉得这里的孩子一定得益于《国学》的熏陶,接受过家训家规的教育。

乡村振兴的难点访谈总结(讲好乡村振兴故事)(6)

乡村振兴的难点访谈总结(讲好乡村振兴故事)(7)

“五福桥”还是一个能够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土生土长的渭田人从“五福桥”走出去,发达了,成名了,都习惯回乡重走“五福桥”,唤起童年的回忆。东边村张小雨嫁到美国去,与丈夫一起做进出口贸易生意,生意成功了,就回乡做慈善事业,为家乡捐桥修路做贡献,与丈夫一起重走“五福桥”是他们最浪漫的事;当上将军的朱清逸从没忘记“五福桥”,在渭田小学读书时,几乎天天都要从“五福桥”上过。如今已经年迈,但他只要回乡,必定要到“五福桥”上去坐坐,感叹时光都去哪儿了。我第一次去“五福桥”探访时,意外遇上一位自称百岁的老妇人,很热心地和我们打招呼,给我们讲很多松溪话,可惜我们听不懂,她与我们拍照后特别高兴,从口袋里掏出红带子送给大家,她是想把她的长寿福气送给大家吧。第二天再去“五福桥”时,希望能够再次见到这位百岁老寿星,却不得而遇,问当地人是否知道此人,竟然无人知晓,以至于怀疑自己昨天是不是做了一场白日梦。

“五福桥”置身在国家级生态乡镇之间,乡村气息扑面而来。暖洋洋的的午后或傍晚,总能看见河边有人伸着长长的鱼竿优哉游哉地钓着鱼,看见湿地上有野鸭觅食,远处有鸥鸟绕着村庄低空飞旋,岸边有黄灿灿的油菜花,田里有绿油油的烟叶,坡上有望不尽的茶树,风中有沙沙作响的竹林,路旁有郁郁葱葱的百年老树,树下有嬉戏的孩童-----这大概就是陶渊明笔下描绘的桃花源吧!这些年来,东边村紧紧抓住省下派村的机遇,围绕着既要生态美又要百姓富的思路,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引进东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来投资发展创意农业,充分发挥“东边红”合作社的作用,做好村民土地流转,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打造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同时教化村民,实现村民富裕,村财增收,乡村优美的发展目标,让“桃源东边”创意农业园为宜居宜业优美村庄增光添彩。

乡村振兴的难点访谈总结(讲好乡村振兴故事)(8)

乡村振兴的难点访谈总结(讲好乡村振兴故事)(9)

“五福桥”,一座有故事的桥,可以写一部松溪版的《廊桥遗梦》,讲述一段发生在桥上的爱情故事,片名叫《廊桥筑梦》。

“五福桥”,一座记得住昨天,传承在今天,延续在明天的桥,松溪乡村振兴的见证,一个说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乡里人在桥头津津乐道的地方。

“五福桥”,一座将世间的福分链接在一起的桥,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美好的祝愿,护佑着每一位从桥上走过的人。

作者简介:黄锦萍,福建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剧,福建省作家协会理事。已出版诗集《桔黄色小伞》、《女人与海》;散文集《铭心》、《内心花园》,歌词集《青春风铃》、《星光摇篮》等个人专著8部,文学及艺术作品多次获福建省优秀作品奖,突出贡献奖,全国征文征歌奖。

曾担任福建省、福州市二百多台大型文艺晚会的策划与总撰稿;2010年参与策划、担任总撰稿的第五届全国特奥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2019年海丝国际电影节开幕式文艺晚会总撰稿;2021年担任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式演出总撰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