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的学习方法一直错了(你不是学习力差)

原来你的学习方法一直错了(你不是学习力差)(1)

(图片来自网络)

VUCA时代,身处知识付费大流的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无耐:

*卷不起也躺不平,在迷茫的努力中越来越焦虑;

*知道学习很重要,可就是没动力,一回家就想躺平;

*强迫自己看书,但实在看不进去,一翻书就想睡觉;

*好不容易看完一本书,能记住的并不多;

*买的课总是听不完、用不上,却又忍不住开始囤其他的课;

.......

这个时候,脑子里开始给自己贴各种标签:我太笨了、我学习力不行、我动手能力太弱;努力也没用,再怎么学也注定是个平凡人。我也时常这么想,可有时候我也会思考:会不会是我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许我应该先学习如何学习!我开始尝试寻找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有人给我推荐了《无限可能》这本书。

原来你的学习方法一直错了(你不是学习力差)(2)

(大脑教练吉姆•奎克)

作者吉姆·奎克,小时候头部意外受伤,注意力、专注力、记忆力受到损害,被老师称作“脑子坏掉的孩子”,成长之路历经坎坷,他做梦都希望自己能具备一种学习的超能力来改变人生。后来他翻阅大量书籍,开始研究大脑工作模式,自创了一套学习方法,他称之为“元学习”,即学习如何学习的方法,这让他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改变。20多年来,他致力于不断优化这套强化学习能力的方法,并传授给更多的人,帮助他人升级大脑、更高效的学习、创造人生的无限可能。作为大脑教练,他的帮助对象从被贴上“学习困难户”标签的孩子到面临大脑老化的老人,从普通人到顶级运动员和名人,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学习专家成甲等皆是受益于这套学习方法的代表。一个“脑子坏掉”的人都能通过这套学习方法实现人生逆袭,为什么我们不可以?

原来你的学习方法一直错了(你不是学习力差)(3)

(脑子坏掉的孩子)

全书从信念(是什么)、动机(为什么)和方法(怎么办)三个层面提供了实现无限可能的路径,适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要实现这些,需要升级大脑,而作者最喜欢的方式之一就是阅读,也是我特别感兴趣的部分:如何让阅读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要想有效学习,先要了解大脑的特点。

关于阅读,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翻开书什么都知道,关掉书啥也想不起来。听课也是:听的时候什么都懂,听完啥也记不住。过去,我总觉得是自己记忆力不行,但作者说,这很正常,不只你一个人,很多人都这样。有一种心理学现象叫“遗忘曲线”:我们第一次学习信息时,1小时内会忘记约50%的内容,24小时内会忘记约70%的内容,能记住的不就所剩无几了吗?除了遗忘,人的注意力也是有时限的,一般会在10-40分钟内减弱,超过这个上限,就会开始走神。

原来你的学习方法一直错了(你不是学习力差)(4)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对记忆保持的影响

为了提升阅读或学习的效率,作者建议采用“番茄工作法”。这个方法常常被用于时间管理,也许你并不陌生,但你可能不知道他的原理。番茄工作法之所以有效,是利用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也就是针对一段内容或者一个场景,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开始和结尾。番茄工作法就是以25分钟为一个周期,不断制造出“开始”和“结束”,从而帮助我们记住更多的内容。所以,不要再强迫自己一味的长时间学习,你以为多花点时间,可以多学一点,但却不一定有效。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FASTER学习法来帮助我们实现快速学习。FASTER是Forget(忘记)、Act(行动)、State(状态)、Enter(插入)、Review(复习)六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

F-Forget,忘记。核心是聚焦注意力,首先要摒弃先入为主的认知和信念,比如:我不擅长学习这类内容、我肯定记不住、我以前了解的信息不是这样的。其次,要把关注点放在最需要学习的内容上,忘记不重要的内容和已经掌握的内容。比如,阅读老师会告诉你:不要再逐字逐句的阅读一本书啦!先看封面、封底、腰封、目录和序言,了解一本书的核心内容,根据阅读目标提出问题,再根据问题进行选择性阅读,才能让书为我所用。课程助教也会在一开始让学员思考:你希望通过这个课程有什么样的收获?也是在帮助学员提前明确重点,在学习的时候能有意识的去关注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内容,而不需要记住全部内容。

A-Act,行动。成人的学习不同于校园学习,不应该再是填鸭式的吸收信息,别人给什么我就接什么,而是要通过学习发生改变或者解决某一问题,而这一目标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实现。所以,“学习”的本意是“学”和“习”,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也是强调学的同时要习,习就是行动。学的越积极、习的越多越快,收获也就越大。我知道很多厉害的知识IP,比如洋葱阅读法创始人彭小六、时间管理导师邹小强,他们都是不断行动、小步快跑的受益者。小六老师在学习教练技术的时候,每天蹲守在社群里,一看到小伙伴们有困惑他就出现,应用教练式提问来帮助别人,与此同时,他自己的教练技术也更加的成熟,反观我自己,虽然系统的学习了生涯咨询、职业测评解读等课程,却因少有练习而慢慢放弃。所以,学以致用的唯一途径是行动。

S-State,状态。作者说,学习时的状态,也就是你的心理、身体和情感状况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回想一下,你被安排去参加一个员工培训会,而这个主题你并不感兴趣,你也不认为它对你的工作和生活会带来什么帮助,那么即使在现场坐上一天,你觉得自己会有很大的收获吗?反过来,你可能会在周末选择自己主动去听喜欢的老师讲授你感兴趣的主题内容,即使一天一夜不休息,你的状态会怎么样?你的收获又如何?这说明状态对学习的影响非常重要,因此,如果你正在进行的某一项学习对你很重要,你可能需要想办法让自己保持积极的态度,通过调节你的情绪甚至坐姿,让自己以一种兴奋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才能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T-Teach,教授。教是最好的学,这是我这两年听到的最简单实用的学习方法,我也亲身感受过它的益处。如果你要把学到的内容教授给别人,责任心会驱使你非常用心的去学习、整理,你会比自学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想办法让自己先学好、先弄明白。梳理知识点的过程相当于二次学习,教授的过程相当于三次学习,讲完后的复盘相当于四次加深印象,但假设你只是自己学习,你会怎么做呢?可能匆匆看一遍就完事。去年我参加了一个21天演讲训练营,自己当学员时因为意识不够,有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没有好好吸收、认真练习,更没有心思去琢磨课程设计的逻辑,后面我有机会当导师,为了更好的辅导他人,我会反复的去重听课程和学员的视频,再对学员进行点评,这个过程,我对整个演讲课程的理解和各种演讲技巧、结构的印象更加深刻,并能自如的应用于工作中。而我把《无限可能》这本书中的方法用写作的方式分享出来,也是一种很好的以教为学的方式,可以帮助我加深对书中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原来你的学习方法一直错了(你不是学习力差)(5)

(图片来自网络)

E-Enter,插入。书中叫“输入”,我改成了“插入”。这个方法的意思,是要让我们有意识的把个人成长计划的事项安排进日程中,否则学习这件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就会被挤出时间的篮子。别相信“等有时间了我就去做”,如果没有列进日程,大概率拖到最后就不会做了。就像我写这篇文章,春节十多天假期,我以为轻轻松松可以完成,结果期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复工了书还没看完,还好最后一周每天有安排阅读,周末有安排写作,不然肯定完不成。将学习计划列入日程,日积月累,你会深受其益。去年8月开始,我加入一个阅读社群,每天早上阅读半小时,输出感悟半小时,这几乎成了工作日的例行事项,时隔半年,我在知识广度、思维意识和行动层面都发生了正向的改变。

R-Review,复习。如果你了解了前面所说的“遗忘曲线”,你就会知道:学习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别指望看一遍书、听一次课就能记住或者发生改变,学习需要通过不断的复习去加深记忆。很遗憾,我过去就是这样的心态,书看一遍就丢一边,课听完就结束,很少再重复去听,最后我的结论就是:看书没啥用、这课不适合我,或者就是,我的学习能力怎么那么差!然后像摘玉米的猴子,边丢边摘,接着去囤其他的课,最后都是相同的结果。去年在阅读社群,除了每天半小时阅读半小时输出,每周六晚会有一次班级直播复盘,我自己又在之后加了一场直播聊书,我发现每天早上看完书,当天就忘的差不多,但在周末去梳理逻辑和知识点的时候,很快能想起当时的内容和想法,然后顺利的分享出来,当然,即使有了这么多环节,到现在有些知识还是会遗忘,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回顾和应用去复习,才能慢慢深入骨髓。

现在,你知道该如何有效学习了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用番茄工作法来应对遗忘曲线,用FASTER学习法来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当然,如果你想要让改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你还需要掌握书中的其他方法,比如如何突破限制性信念、如何提升专注力、如何快速阅读、如何长久记忆、如何敏锐思考......如果你正深受学习的困扰,如果你希望通过学习创造无限可能的人生,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

原来你的学习方法一直错了(你不是学习力差)(6)

(扫码带回家)

每年有20多万人因本书突破自我,这次,让我们一起:

踏上大脑唤醒之旅,书写人生新的可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