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代运营骗局(爱尚鲜花自爆一半销量靠刷)

4月29日,新三板挂牌公司上海爱尚鲜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尚鲜花”),在其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显示,公司2013年-2015年7月为了进行业务营销刷出26万笔订单,刷单产生的虚假销售金额超过3千万元。并在公告中强调其说明书中披露的公司利润表数据已将“刷单”订单剔除,也就不存在虚增收入等信息披露违规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名商家接受电商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刷单是虚假的东西,不管对消费者端、平台端还是对产品根本没有产生任何价值。所以刷单肯定不能算是营销手段。”

据电商在线了解,刷单的利益相关方分别是商家、平台、刷单中介链条。虽然各大电商平台坚决打击商家刷单,但因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而屡禁不止。

业界良心 自爆近一半的销量靠刷

作为一家鲜花类垂直电商,爱尚鲜花主要通过在天猫、京东、微信等平台提供销售服务,2013年至2015年7月通过员工或外包人员总共刷单26万笔,刷单费用支出175.46万元,刷单产生的虚假收入累计3095万元。其中,2015年的刷单量就占当期总订单量的42.02%,可以说近一半的销售都是刷出来的。

鲜花代运营骗局(爱尚鲜花自爆一半销量靠刷)(1)

(爱尚鲜花公布刷单流程)

与此同时,爱尚鲜花还公开指出了刷单流程。从数据看出,2013年、2014年、2015年1-7月的刷单量分别为8701笔、9.09万笔、16.37万笔,刷单笔数分别占当期销售的4.95%、24.05%、42.02%。

鲜花代运营骗局(爱尚鲜花自爆一半销量靠刷)(2)

(爱尚鲜花公布刷单明细表)

值得注意的是,爱尚鲜花还将这些大量刷单产生的虚假收入并报表。2015年1-7月、2014年、2013年本来的收入为4313.56万元、5046.03万元、2486.58万元。但刷单产生的订单并非真实销售,因在新三板挂牌,爱尚鲜花承认被主办券商及会计事务所将刷单产生的扣除收入后,营业收入分别变为2877.14万元、3668.14万元、2205.59万元。

( 爱尚鲜花公布真实业绩以及刷单业绩)

根据计算,这些刷单让爱尚鲜花累计产生了3095.29万元的虚假收入。同时,持续3年亏损,2015年1-7月、2014年、201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181.65万元、-1054.14万元、-459.75万元。

此外,在爱尚鲜花中披露的前5大客户中,一位名为“wei_kk77”的消费者在2015年1-7月买了12.73万元的鲜花,占爱尚鲜花当期销售的0.44%。而看到爱尚鲜花的刷单,现已无法确定这位“wei_kk77”是不是真的存在。

净现金流持续为负 刷单是被逼无奈

据公开资料显示,爱尚鲜花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鲜花在线预订及配送服务的互联网O2O公司。经过8年的发展,公司整合了上游10000多亩种植基地以及下游12000多家加盟花店,业务范围覆盖全国1815个城市。

去年7月,爱尚鲜花获得了由鼎锋资本领投的超过1亿元人民币融资。这是继获得中路资本、达晨资本、浙商创投领投之后,爱尚鲜花获得的第四轮融资。爱尚鲜花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显示,其销售模式可分为O2O业务、B2C业务、B2B业务三类。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以直接销售赚取进销差额的模式盈利;B2C业务主要通过赚取采购与销售之间差额盈利;B2B业务通过自有平台,将上游鲜花基地与下游花店等连接起来,通过收取上下游佣金来实现利润。公司报告期内的利润主要来自O2O及B2C业务。

爱尚鲜花工作人员今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刷单是目前电商的普遍行为,爱尚鲜花曾经被同行8小时刷单超过自己积累8年的排名,刷单行为是被逼的防御行为;且目前国家政策法律没有明确禁止刷单行为,法无禁止即可为。

爱尚鲜花公告中透露,在短期内,公司各项费用仍会保持在较高水平,收入的增长可能仍旧较难覆盖各项费用。短期内经营性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可能持续为负,面临难以盈利的风险。

刷单是行业明规则 三方难辞其咎

爱尚鲜花的公告显示,其对“刷单推广”的介绍,并非出现在收入或费用明细中,而是被列入了“市场推广模式”中:刷单是公司营销的一种手段,由公司员工或外包给外部人员进行,其按照公司要求在各大营销平台下单,以提高公司产品在营销平台的销量排名,有助于提高公司产品的销量。爱尚鲜花还特别强调了其说明书中披露的公司利润表数据已将“刷单”订单剔除,也就不存在虚增收入等信息披露违规问题。

事实上,刷单行为能够提高一些商家在电商平台的销售排名,而排名也决定了产品的知名度,由于缺乏监管或者平台监管不力,不少电商企业通过刷单争抢排名和信誉,也是存在于B2C领域多年来的潜规则。

“刷单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几乎很少有商家敢保证不刷单的。”多位电商从业人员对电商在线表示,而且刷单也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目前,刷单的利益相关方者分别是商家、平台、刷单中介链条。尽管各大电商平台坚决打击商家刷单,但因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比如商家追求搜索排序和报名活动,平台员工为了KPI等)而屡禁不止。此前,京东就因为小二指导商家刷单而被媒体曝光。央视315也曝光了一些淘宝商家的刷单产业链。

“现在刷单成本很低收益很大才导致这个局面。坚持不刷单的商家,也因为整个大环境的原因对其利益产生极大侵占,所以不能让商家去良心发现,平台更有责任去创建好的土壤。”上述商家坦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