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线上推广陪跑(万余跑团遍地开花背后)

跑步热,催生了一大批跑团跑团源起欧美国家,近年席卷中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实体店线上推广陪跑?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实体店线上推广陪跑(万余跑团遍地开花背后)

实体店线上推广陪跑

跑步热,催生了一大批跑团。

跑团源起欧美国家,近年席卷中国。

在一线城市,企事业单位、社区、高校、公园,都有自己的跑团,其他还有行业跑团、商学院跑团等。

跑步可以一项孤独的运动,也可以是社交,聚会的群体活动。当移动互联网普及,约跑、跑步社交变得很简单,2016年一家运动软件公司称,其平台上跑团就超过9000个,全国远不只这个数字。

一方面,跑团正成为城市生活中重要的运动社交组织;另一方面跑团也是商家们看好的精准营销群体。某一线城市跑团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不是一群跑步的人,而是一群有消费能力的中产社群。

各类跑团百花齐放

以朝阳公园炫跑团为例,由几个有共同的跑步爱好的人发起,建立微信群,每周固定时间组织大家跑步和训练,不到一年时间,跑团人数超过500人。

朝阳公园一带,类似活跃的跑团不下20个。2015年底,新浪体育组织了一次全国优秀百佳跑团评选,吸引了1000多个跑团报名,收到网络投票6500万张。

目前来看,跑步组织分多类,一是民间自发组织类,比如城市、公园、社区跑团;二是品牌厂商组织类,比如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等;三是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跑团组织,比如南方报业跑步俱乐部、新浪浪跑团、中国人民银行跑步协会;其他还有名人明星跑团,比如歌手许飞的飞跑团,商人毛大庆的毛线团。

一般来说,每个跑团都有自己名称、口号、队服、队旗和LOGO,还有公众号。跑团最常规的活动就是日常约跑。

刚成立的一年的朝阳公园潮跑族跑团,团长小马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的跑团定义为公益性跑团,跑步的人聚集,跑步和交流,对于初跑者来说,减少受伤;另外互通赛事信息,组团报名。

南方报业跑步俱乐部负责人戴远程表示,2012年他参加广州首届马拉松,单位只有两个人跑;到2014年,跑步的人渐多,就组建了南方报业跑步俱乐部,目前已经有200多人,单位工会每月提供2000多块的经费,用于组织活动、买保险以及物质奖励;平时会组织一些大小活动,包括社庆杯跑步比赛,鼓励员工锻炼,也增进交流。

另一类受关注的是各大商学院都有自己的跑团。跑戈壁几乎成了各大商学院活动的固定动作,长江商学院的口号是“无兄弟不戈壁”。每年都有一些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学院内部或者商学院之间也会经常有跑团活动。

不止一位企业高管表示,他们的跑步习惯,是从进商学院被培养的,因为“大家都跑”;还有一位企业高管表示,因为某商学院跑团氛围好,才选择的该学院。

长江商学院EMBA28期学员胡剑铭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好的商学院,都快变成体育学院了,以前大家都认为商学院就是喝酒、打高尔夫,现在跑步成为主流活动,一是积极向上,二是没有门槛,瘦子可以健身,胖子可以减肥,三是最健康的社交方式。

跑团和商业化

因为爱跑步,大家聚在一起。不得不说,对于广告商来说,跑团是一个定位精准的消费群体。

今年一家软件公司还推出了跑团管理软件,覆盖六大核心功能模块,涵盖了数据报告、数据对比、跑团成员、跑团活动、跑团相册以及跑团公告。

北京一家运动鞋服电商平台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已对上百个跑团都有赞助,也就是说他们的员工,都“潜伏”在这些跑团的微信群里,对跑团的赞助几万到十几万不等,主要是提供赛事补给、运动鞋和衣物奖励等。他们看好这种精准投放,也有意搭建运动人群的社群。

跑团因爱好组成,易聚也易散,是一个松散的组织。目前国内的跑团,多为非盈利组织,日常活动采取AA制。有跑团成员提到,自己只是单纯的想跑步,不赞成跑团商业化。

小马哥表示,大家只是单纯的为跑步而聚,也希望活动少掺杂商业元素,但也不排斥商业赞助。

某一线城市跑团团长认为,从长远来看,跑团必须商业化的链条,专业人员组织,团长必须要有经营头脑,有商业、媒体资源,同时也爱跑步。

他透露,跑团是一个中产阶级的社群,在跑团负责人本身有运营能力,跑团的概念很受投资人看好,不愁没有投资方;他认为可以依托跑团做垂直化的产品,具体商业模式现在保密。

广东领跑跑团负责人之一的“彩虹一片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的跑团之前有投资方埋单,费用主要用在运营公号的稿费上,每个月大概有几万块钱;投资方比较看好跑团未来的商业模式,今年要求跑团负责人全职运营跑团工作,未达成而撤资。

“彩虹一片天”还表示,纯公益性的跑团组织很难成气候;目前很多跑团并没有好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参加商业活动,获得日常赞助,比如给地产商、运动品牌商组织的跑步活动“暖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国外的跑步俱乐部多是盈利机构,向俱乐部成员收会费或年费较为普遍,但在国内从不收费到培养付费习惯,能否推行,还很难说。

一年一度的国内最受瞩目的北马即将开赛,也将迎来各大跑团的狂欢,各大商学院和地区跑团,都在准备迎战这场跑步盛宴。

在跑步大潮中,跑团依旧会成为跑步产业链条中各方关注的重点,未来走向也会在时间中检验。

更多内容请下载21世纪经济报道APP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