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红颜薄命的古诗词(古诗词中的那些红颜往事)

讲述红颜薄命的古诗词(古诗词中的那些红颜往事)(1)

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如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断绝。

这首古诗的作者赵婕妤,是与赵飞燕同朝的成帝的妃子,也是大学问家班固的祖姑。她在赵飞燕之前最受宠爱,但飞燕姐妹的入宫使她备受冷落,只得隐居信阳宫侍奉太后。这首咏物诗咏的虽是团扇,实为其自身命运的写照。首四句,以扇子裁制得体,质地华美,喻已之高洁与美丽。五六句喻已之得宠。末四句指失宠被弃。钟嵘《诗品》称其“怨深文绮”,列为上品,可视为宫怨诗的开山之作。

燕燕谣

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

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

皇孙死,燕啄矢。

这首汉乐府咏的是赵飞燕的故事。燕燕指飞燕,涎(音电),指光泽,首句以燕子羽毛的光泽比喻飞燕的美貌。次句中的张公子,是当时成帝的佞幸之臣张放,张公子,时相见,暗指他与皇后之间的情事。由于飞燕入宫后不能生育,便将后宫其他人所生之子一一杀害。这便是燕啄皇孙的典故。皇孙死,燕啄矢,成帝死后,因其无嗣,政权旁落,五年后,飞燕以“残灭继嗣”之罪废为平民,自杀。赵飞燕的一生都浓缩在这首不到三十个字的小诗中,中国古诗的精炼可见一斑。

城中谣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大眉,四方且半额。

城中好广袖,四方全匹帛。

这是一首描绘汉朝时尚的长安歌谣,高髻、大眉、广袖都是在汉代流行过的女妆。汉明德皇后为“四起大髻”,见《东观汉记》,赵王好大眉(宽阔的眉毛),见《风俗通》,赵婕妤为石华广袖,见《飞燕外传》。这位明德皇后马氏,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三小姐,“马革裹尸还”正是她老爹发出的豪言壮语,据说马皇后以发黑且长如飞瀑著称,她与西汉武帝皇后卫子夫都以美发闻名,不由使人感叹发之魅,正所谓“青丝啊,青丝”。

讲述红颜薄命的古诗词(古诗词中的那些红颜往事)(2)

述亡国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后主孟昶贵妃徐氏,别号花蕊夫人。她才貌双全,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诗人。后蜀政权倒台后,花蕊夫人被押往卞梁,临行前,她望着即将远离的蜀地,情不自禁地吟了半阙《丑奴儿》: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又被行军之声粗暴地打断了。

后来她被迫进了赵匡胤的后宫,当赵匡胤如她吟诗颂德时,她含泪吟诵了这首著名的《述亡国诗》,表面直如白话,却是一派君子坦荡荡的情怀。

由于她天生丽质,引发了赵匡胤与赵光义两兄弟之间的矛盾,据说在一次行苑狩猎的过程中,众人纷纷放箭时,赵光义突然转身回射花蕊夫人,致使她当场死去。最后作为乱箭误伤,送返家乡安葬。

怀古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诗称不上好诗,却引发了一场惊天动地旷日持久的文字狱。始作俑者是辽国道宗耶律洪基的宠臣耶律乙辛,官拜北院枢密使,爵封魏王,他要害的人是耶律洪基的皇后萧观音。

萧观音出身名门,其父是辽兴宗的生母钦哀皇后萧耨斤之弟,曾官任北府宰相的萧惠。萧观音与耶律洪基性情爱好相差甚远,萧观音喜好文艺,耶律洪基沉湎游猎,更没有《天龙八部》里那种要入主中原的野心了。耶律乙辛的势力日渐抬头后,他担心太子耶律睿妨碍自己专权。便利用帝后关系不睦,阴谋先除掉太子的母亲萧皇后。

萧观音雅好音乐,尤擅琵琶,孤寂之时,常召伶官赵惟一等人演奏。耶律乙辛便伪造了这首《怀古》,巧妙地隐括进“赵惟一”的名字,意指萧观音与赵惟一通奸。并让与萧观音有过节的另外两个伶人单登与朱顶鹤为人证,而单登因为昔日弹琴的水平达不到萧观音的要求被赶出宫,一直衔恨在心,而朱顶鹤乃是她的妹夫。昏聩的皇帝勃然大怒,下令将赵惟一灭族,勒令皇后自尽。

萧观音冤死后,太子成为矛头所向,耶律乙辛进一步诬告太子“结党、密谋废帝”,耶律洪基又将自己的独生儿子囚于上京,终致惨死。作为这场阴谋的落幕,太子宫役之人全部诛死,牵连者不计其数,时逢盛夏,尸体多得来不及掩埋,臭气熏天。一直到寿昌七年,长孙耶律延禧登基,才最终为他的祖母和父亲平反冤狱。

谢赐珍珠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几百年后的香港,有一个叫亦舒的女人,用《珍珠》做了标题,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与背叛的故事,女主人公的名字就叫珍珠。

梅妃江采萍的事迹甚至不见正史,真实的江采萍早已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今人只能在唐传奇中寻觅其人其事。也许,她真的曾在那夜,与李隆基于翠华西阁幽会;也许,花萼楼中,李隆基果然密赐珍珠一斛。否则,这首别名《一斛珠》的诗又从何而来呢?

安史之乱,她死于叛军之手,这是传奇给她的结局。我们对她的印象如此模糊,找不到更多使之立体的文字,只有这首诗,系着梅妃江采萍的一楼幽魂,哀伤凄婉了许多年,不仅仅是江采萍,她是所有自诩风流的男人背后,无数女子悠长的身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