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姐全集在线阅读(一姐小说)

作者/董霖(原创小说,版权所有,违者必究。盗版可耻,绝不姑息)

一姐全集在线阅读(一姐小说)(1)

煤城一姐于佳楠,是个“职务篓子”,虽然已过法定退休年纪,早已绝经,眼袋也凸显了,但是身上的实职和闲职多得自己记不住。校长、名誉董事长、理事长、会长、区某协会主席、某协会主席团成员、总裁、总监、群主、合伙人、高级顾问组组长等等。

于佳楠不是职务缠身,而是要被众多职务活埋。只有她能撑住,成为煤城一座活雕塑,出镜率极高,煤城人早习以为常。煤城人甚至出现幻觉,感觉于佳楠是不会真的老去的,她将一百年,一千年屹立煤城,与这座倔强城市同在。

于佳楠从不失误,没说过错话,可谓总是正确。她的位置半官方半民间,属于官民结合部。于佳楠简直在这个特殊区域封神,官认为她是民,民觉得她是官,双方都不排斥她,甚至皆宠着她。但是于佳楠并不自傲,这是她最厉害之处。人一旦顺风顺水,就像吃咸了,必须找水喝,改口吃点甜食,而找到的水和甜食就是狂傲和显摆。

于佳楠突破了普通人局限,没掉进普通人成功陷阱(得了意,就憋不住去显摆,去嘲笑别人)。于是于佳楠成了煤城一姐(街人起的绰号),亦或是煤城的街心大雕塑。

然而,于佳楠并不是真的雕塑,她是血肉之躯,也有过往。雕塑在最高光瞬间定格,没有过往,只有钢铁水泥和岩石。于佳楠常回忆起七十年代,那个下午,下着小雨泥泞的下午。

一只普通灰色铝制饭盒,被轻轻开启,东西板板正正藏在里面。煤城五中九年某班女班长于佳楠呆呆楞在那,半天没动地方。

当时于佳楠是煤城这一届毕业生的大明星,她第一个响应号召,递交申请书,请求到最艰苦,没有电灯没公路的北部大山插队落户,永远做朴实无华的农民。一篇洋洋洒洒几千字的申请书,全篇用钢笔字写成,落款咬破手指头按下血手印。血书很快在区里得到重视,继而在全煤城传播开来。

于佳楠要到最艰苦的山区插队落户的血书,登上煤城的报纸,电台也播出了,她的名字在煤城很快便家喻户晓。 然而,毕业前最后一次学工(到工厂上实践课),于佳楠在煤城五中的学生季即将画上完美句号时,发生了”盗窃国家财产”恶劣事件。

煤城五中学工地点,在煤城市矿山区毛围巾厂。工作结束之后,出厂例行抽查,在于佳楠带午饭饭盒中,发现精心叠好,再用绳子扎紧,藏下的几条刚下生产线的新款围巾。带队学工老师和班主任闻讯赶过来,看见同学们都围着看热闹,班长于佳楠一直在哭,一句话不说。工厂检查人员,也不知道怎么办,学工的学生不可能被保卫科带走,厂方没有处理这类事件的经验。

班主任谢老师第一时间认定有人捣鬼,破坏班长的先进形象。于佳楠的血书感动许多人,也让不少人背后嫉妒。谢老师通知于佳楠家长把她领回家,防止其寻短见等等未知情况,并及时将问题反映给学校,学校把情况详细上报到区教育局和市里(因为于佳楠已经是市里树立的毕业生优秀典型)。市教育局和知青办特意派出两个人,到煤城五中和矿山区围巾厂调查“饭盒盗窃事件”。

那个年代,拿国家一颗螺丝钉,也会被判定为品德有问题或盗窃国家财产,何况是属于准高档商品的毛围巾。调查人员和学校沟通后,首先排除了于佳楠“作案”的可能性。原因是于佳楠思想积极,能帮助同学,大公无私,品德和学业一贯良好,不可能突然堕落到偷东西地步。

调查从寻找最可能栽赃陷害的同学开始,尽快抓住那个背后下手的暗鬼。学校列出羡慕嫉妒于佳楠,报纸有名电台有声成为市里典型的“黑名单”。接着用排除法,一个一个找出来谈话,落实当时不在场的证明人,然后排除。最后剩下一个男同学,名叫文承君。

文承君与于佳楠同班,没有母亲,家庭比较贫困,于佳楠经常接济他。去年文承君父亲去世,他一个人过日子,唯一的姐姐嫁到贵州,也没办法管弟弟。高高瘦瘦的文承君,喜欢自言自语,没有什么朋友,给别人的印象友些古怪。

文承君不爱说话不合群,在班级表现一般,参加活动不算积极,没有存在感。文承君能拿得出手的是钢笔字,手书比字帖漂亮,板书比老师写得带劲儿。他还会画画,班级的板报由他负责。

一次,文承君写板报时,班长于佳楠用手绢给他擦了额头上的汗珠。或许是缺少母爱,从小没有母亲,被父亲打骂着长大的文承君,感受到了一丝女性温柔的神圣。此后文承君看于佳楠的眼神发生了变化,好像要把于佳楠每个动作和身影都画在画纸上。

文承君性格腼腆,说话爱脸红。但他不顾一切用眼神追踪于佳楠,偷偷买了新手绢送给女班长。于佳楠劝他好好规划自己的未来,不要这样,中学生不应该做出格的事,但是无效。于佳楠没办法,只好把事情告诉谢老师,文承君被学校在课间操时点名批评,羞臊得抬不起头。

调查人员由煤城五中副校长陪同,找文承君谈话时,他表情平静,一声不吭。调查人员语重心长地说:有人做这件事可能还不知道,是彻底毁了于佳楠的前途。于佳楠很有可能成为全省典型,材料都上报了,就在这当口出了事情。文承君表情惊诧,开始悄悄抹眼泪,过了一会儿,他艰难地点点头说:饭盒里的围巾,是我趁人不注意放的,我是坏人,我承认。

“饭盒盗窃事件”,基本搞清楚了,文承君由爱生恨,报复让自己丢尽面子的于佳楠。调查人员的意见是,文承君作案情节比较恶劣的,毁掉了一个知青典型。性质属于“盗窃加陷害”,应该送劳教所劳动改造。

校方的意见略有不同,协助调查的杨副校长说:文承君是孤儿,缺少家庭温暖,所以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情。于佳楠现在整天哭,精神恍惚,不太可能去北部大山里插队落户。可是这个名额已经定下了,于佳楠不去,谁能替她去那么艰苦的地方呢?就让文承君去吧,叫他去没有电灯没有道路的大山沟里慢慢改造自己,总比劳教强。

新一届九年级毕业了,于佳楠因为受到“饭盒事件”的强烈刺激,被市里批准留城。煤城五中有几个特殊情况的同学也一并留城。另一些同学去距离市里不太远的郊县下乡插队,火车一小时,长途汽车两小时,就能回家探亲。

只有文承君一个人背着大行李卷,坐绿皮硬板慢车一整夜,再改乘长途汽车。进山后,凭运气或能搭上拖拉机或驴车。如果搭不到车,走一天的山路,也到不了插队落户的烧锅岭子。需要在中途住大车店,或者连夜走山路,第二天上午能到烧锅岭。

四十多年后,煤城五中那一届老同学,在煤城最豪华酒店第一大厅集结。人们穿戴整齐,甚至有人还有点珠光宝气,花枝招展,纷纷奔来第一大厅。当年被“饭盒事件”冤枉的女班长于佳楠,已经是煤城名人,身兼几十个职务的一姐,她被推举为此次聚会总指挥。

文承君得到信儿,长途汽车转火车,折腾两天一夜,从大山里赶来。他插队落户到烧锅岭子一年时,赶马车下雨天走山路,翻进深山沟里,肋骨摔断五根。如今依然高高瘦瘦,背有些驼,走路就像一峰骆驼。断的一根肋骨伤到肺,留下干咳毛病。知青返城时,文承君没回煤城,现在是地道的山民,穿着老式双排扣灰色西装,说话山里口音浓重。

文承君依然安静腼腆,一说话就脸红。他独自找个角落静悄悄坐着,听别的同学轮番讲出国轶事,说别墅豪华,谈豪车自驾游,说奢侈品,连带说孩子孙子读名校,亲戚年薪多少万,生活多奢靡等等。文承君一句话也插不上,偶尔干咳几声,不停地喝白开水。

忽然,聚会总指挥于佳楠站起来,请大家安静。她说:我们这代人赶上了下乡,又赶上改革开放,现在过得还不错。但是我们有个同学仍然在大山里生活,由于种种原因,当年他没能回到城市来。他现在还是一个人生活,只有一间平房,一头毛驴。我们是不是为他捐点款,让咱们的老同学文承君的日子也能好过一点。

老同学们这时候才想起文承君坐在角落,看上去就像农民工,或者酒店维修师傅。大家纷纷拍脑门儿说:哎呀呀,是啊,咱们光白话自己的事了,忘了我们班的“大才子”。来承君这边坐,咱们都加你微信,扫码转账,咱们吃肉,怎么也得让你喝上肉汤啊。

文承君脸红得像蒙上一块大红布,连忙摆手,极其难为情地说:不用了,不用了,俺啥也不缺,俺没有能扫码的手机。同学们这时候发现,文承君拿的是一部老头机。大家赶紧翻找,纷纷嘟囔着:现在干啥都扫码,出来也不怎么带现金,拿钱买东西像老土。有人好歹找出二百三百的,连忙伸胳膊递过来。

文承君说什么都不接钱,大伙硬把加起来几千块钱给他揣好。同学建个联络群,互留微信,文承君只好与老同学互留下通信地址。

聚会结束,老同学告别时,于佳楠找到文承君,把过来时特意取的两万块钱递给他。文承君脸色涨红,坚决不要。于佳楠看左右没外人,抹眼泪哽咽着说:赶马车掉山下沟里,摔断肋骨,天黑在油灯下写字,现在连智能手机都没有那个人,应该是我啊!真的,我那时真打算一辈子在大山里,不再回来的。

于佳楠掏出纸巾擦眼泪,还想说什么话。男班长兼体育委员秦勇走过来说:承君老弟,你是我们班唯一的农民。你们那太穷了,虽然你当年犯下错误,但错不至于回不了煤城,毕竟那时候还是半大孩子。把钱拿着吧,这是我们夫妻一点心意(于佳楠与秦勇,男女班长结为了夫妻)。文承君把钱拿在手里说:不回煤城,是俺自愿的。好吧,钱俺收着,回去替你们夫妻捐给山里的小学校。

一个月后,凡是给文承君留下真实地址的同学,皆收到一个从大山里寄出的邮包。老同学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留的是假地址,均未收到邮包

留下真地址的同学们打开邮包,一片棉布包裹着一根不小的野山参。还有一封信,漂亮的钢笔字,多年后看见,更显得翘拔:同学一场如梦,谢谢你们还记得我。我已经成了地道的山里人,习惯大山深处的气息。这里没有车水马龙,也没有五光十色的繁华街市,但是极为安静,空气也好。扶贫已经让烧锅岭渐渐走出贫困,大山里的未来一定会很好。人参是我这些年赶山采获,收藏起来等下山时带给我的亲人们。它没有传说那么贵重,但是,它是干净的!

于佳楠接到包裹,打开包装,一条红围巾包裹着野山参。她手捧红围巾,愣愣地走进总裁办公室,把自己整整关了一天。办公室外面的人,时不时听到她嚎啕大哭,举止优雅的于总裁,以前从没这样过。

那天,于佳楠很晚才从办公室走出来,虚弱地自言自语,必须去一趟大山里。但是此后事务繁杂,没能脱开身,进山里去始终未成行。员工们发现,喜欢高谈阔论趾高气扬的于总,从那天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目光忧伤。

不久,于佳楠辞去总裁,跟大家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我担心不久我会失忆,必须现在说,文承君是真君子,我是小人。四十多年前,我寄出血书,成为全市典型后,父亲查出重病,弟妹还小,母亲身体也不好。我去不了山里,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后悔也晚了,没法收回血书。

我想到了用偷围巾的方式,自损形象,丢掉知青明星身份的办法。没想到弄巧成拙,市里区里不信我会盗窃,一定要抓住那个鬼。那时候,我软弱了,没能说出自己的真实。让许多人被怀疑,是文承君站出来,做了那个鬼。那一个点头,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他背着坏名声,成了山民。然而,文承君那颗心才是最纯净的,龌龊的鬼是我,我有罪!

煤城一姐辞去所有职务,不再总是正确,成了普通人。她说出自己的真实之后,又过一年,失去了记忆。于佳楠每天下午出来遛弯,不敢远走,怕找不到家。为防走失,家人给其胸前挂一个小名牌,上书:于佳楠,家住某某,联系电话某某,联系人某某。本人神志模糊,常喜欢说我有罪,爱给人家签字。在此声明,于佳楠没有正常行为能力,她说的有罪是口头语。她签字没有任何意义,家人一律不承认,概不负责,后果自负!

在煤城,哪位说,我有罪,是表示真诚。说我总正确,是扯犊子的意思。外埠人有些不习惯这样表达,但这是地方风俗,入乡随俗便是!

(小林小说,版权所有,文章内容为艺术创作,切勿模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