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附子回阳救逆(回阳救逆第一品)

重用附子回阳救逆(回阳救逆第一品)(1)

附子又被称为“乌头”、“草乌”,你可能听说过草乌却不知道为什么它为什么叫“附子”。附子跟大蒜一样,取一颗附子,种在地里,过上一段日子,这个“母”附子周围,就会长出来小“孩子”。这附着而生的“孩子”,就是附子;而“母”附子,就是乌头;

不过有的时候的,和独头蒜一样,“母附子”不生子,只会自己越长越胖。这种自己长胖不产子的,就是天雄

附子的药性

附子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经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的作用。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之症。

什么是回阳救逆?

亡阳证,症见冷汗自出,四肢逆冷,脉微欲绝。主要是肾和心的阳气绝。附子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的元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单用,力量不够,常与干姜、甘草同用,以加强回阳救逆之功效,即四逆汤(干草、生姜降毒,杀附子毒,又增强回阳救逆效果,附子回阳较干姜迟缓,所以有的书讲,干姜偏走,附子偏守)。临床往往兼阳气脱,若阳衰气脱,大汗淋漓、气促喘急者,这时仅回阳,对元气虚脱没有针对性,所以与大补元气的人参配伍,以回阳固脱,即参附汤。

附子三妙用

附子温热力强,说是冠绝诸药一点也不夸张。

【祛寒止痛】:附子大热,祛寒力强,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泄泻,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

【回阳救逆】:有较强之回阳作用。用于畏寒、肢冷、脉微欲绝之虚脱,常配伍人参,或干姜、甘草)。

【补益阳气】: 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补肾阳常配肉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