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

追完《致命女人》和《摩登情爱》的你,是否又陷入了剧荒?

别急,我又挖到了一部网飞出品、短小精悍的新美剧。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1)众所周知,网飞的特点就是:一口气播出整季,再也不用苦苦等待周更。

一口气追完8集,迫不及待地想安利给你们——

《柯明斯基理论 第二季》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2)

这部美剧的主角是两个老人。

桑迪,曾是名噪一时的明星,如今在工作坊给学生上表演课。

诺曼,曾是黄金时代经纪人,如今过着悠哉悠哉的退休生活。

两人的友谊持续了大半辈子,这得益于他们的共同点:嘻嘻哈哈,“老不正经”。无事时,互怼互坑;有事时,两肋插刀。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3)

虽然已经年近80,但他俩永远以乐观豁达的态度笑对生活。

最常见的社交方式,就是参加熟人们的葬礼。他们经历了太多次生离死别,已经能以一种轻松的口吻谈论着“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4)

最热爱的交流方式,是煲电话粥。年轻的朋友们一般会选择用线上聊天来分享自己的生活碎片;两个老人也不例外,只不过他们选择用更老式的交流方式——电话。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5)

最令人兴奋的事,依旧是艳遇。当诺曼重逢旧情人,当桑迪约会女学生,他们都会心潮澎湃地告诉好友其情感的发展阶段。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6)

偶尔,生活中也会有些烦恼。

桑迪的女儿找了一个新男友,年龄甚至比他还大,两人还都患有前列腺疾病。他变身为操心老爸,以挑剔审慎的目光考察着“准女婿”。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7)

诺曼很难走出亡妻的阴影,但情感的转机却来得猝不及防,他面临着选择:是耽于过去?还是选择新生?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8)

《柯明斯基理论》360°无死角地展现了老年人的生活:他们如何面对疾病与死亡?如何应对爱情与亲情?

观众会发现:老年人的生活也很美好,其精彩度丝毫不输给年轻人。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9)

《柯明斯基理论》的卡司阵容同样是高龄团队

导演安迪·坦纳特、编剧查克·罗瑞都是50后。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10)

导演擅长拍摄爱情喜剧片,代表作是《全民情敌》和《情归阿拉巴马》。

编剧被誉为“情景喜剧之王”,成功打造了《生活大爆炸》《小谢尔顿》《好汉两个半》等爆款剧集。

扮演过气明星桑迪的是75岁的好莱坞影帝迈克尔·道格拉斯(《华尔街》《本能》)。年少时春风得意、年老后疾病缠身的他,对于桑迪的境遇一定会有感同身受之处。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11)

扮演诺曼的艾伦·阿金,今年已经85岁高龄。他曾在《阳光小美女》中扮演满口脏话的可爱爷爷,还凭此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12)

《柯明斯基理论》无疑是高龄团队打造的高龄故事,而它的好评如潮,让我不由得开始反思:我们国产剧里的老人呢?我们能数出几个国内的老年演员?

国产剧里的老年人,是在场的,也是缺席的。

他们出现在剧中,但绝大多数都陷入了失语状态

他们也许是阻挠男女主角恋情的不讲理爸妈,也许是坐拥无数财富的神秘富豪,也许是温和体贴的主角团后勤。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13)

(恶婆婆专业户潘虹)

有的老年角色不仅失语,而且失(去)能(力)。没有话语权、没有健康的身体、彻底沦为子女们的附属和负担。

大多数老年角色是国产剧中的功能性配角,点缀着别人的故事,却始终没有自己的故事线。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14)

观众无法看到他们的性爱与欲望,无法聆听他们的内心声音,无法猜测他们的娱乐生活。

与此同时,老年演员自然也沦为生态链下层。他们同样在演艺圈摸爬滚打几十年,却没有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只是在不同的伦理大戏中重复着同质化的角色。

我们国家的中年演员都在呐喊“无合适的戏可演”,更何况是老年演员呢?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15)

(陈冲在平遥电影节上的采访)

虽然我们也有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16)关注都市老人的电视剧《亲爱的她们》,我们也有高光加深的老年人角色(《都挺好》的苏大强)。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17)

但对于整个影视行业,这样针对老年的尝试还是太少太少了。

现在一提到卫视播出的无脑国产剧,就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种脑残剧,只有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才会守在电视前看。”潜台词里,已经带有了隐晦的老年歧视:似乎他们只有这样的审美倾向。

其实是,老年观众所拥有的选择太少了。他们也不习惯在视频网站追剧,只能守着电视机被各种无脑国产剧轰炸。

在这个中度老年化社会,老年观众同样有话语权,同样期待能在荧屏或银幕上看到自己的故事。

如果我国也能拍出《柯明斯基理论》这样的剧,何愁没有收视率呢?况且,老年题材剧的受众面很广,称得上是老少咸宜。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18)

而《柯明斯基理论》从来都不是欧美老年剧的个案,他们不仅有轻松幽默的《柯明斯基理论》,还有诙谐戏谑的《极品基老伴》,流光溢彩的《黄金女郎》,酷儿主义的《同妻俱乐部》等等。

我们欠缺的,从来不是老年人精彩的生活,而是为他们发声的作品。

吐槽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毁三观剧(国产剧里排斥的老人)(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