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王碑风格特征一词概括(好大王碑临习举要)

韩少辉

二、字形敬侧 以险取胜

临习此碑,时时险象环生,奇趣叠出,不可捉摸。这里的首要问题是发现和认识。正所谓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在平常的交流中,有些同道认为隶书必须是正的,偏旁须是独立存在的,写"否"即不为隶书。其实这是对隶书天大的误解。情趣、灵性、趣味在刻板书者的字中是不可能有的,而这些却正是书法的闪光点和最灿烂处。《好大王碑》在方整、凝重的大基调(背景)之中,不时的敬侧、造险,活泼多姿。如"破"(图 4),左面的"石"非常之正,而右边的"皮",尤其是下部的"又"却最大可能地将重心靠向了右侧,出人意料,独具匠心。

"骑"字(见图5)"马"旁不顾右面"奇"的存在,下面的横折向右伸展,而"奇"字为了不突破界格,只有委曲求全,小心翼翼地萎缩在那里,从整个字看,一左一右,好似一个大丈夫和一个媳妇,相依相偎,顾盼生姿。"相"字(见图6)左旁的"木"字既小且正,但竖笔的起笔向左一歪,顿生奇趣,而右边的"目"字大且向左倒,相映生趣。类似此类的例子俯拾皆是,但临习此类字或创作时"挪"用, 一定要把握"度",不可一味求险,必须有正的坚实基础和比较高的审美情趣,此乃孙过庭"既知平正务追险绝"之境也。

三、点画呼应 纵放大胆

大胆的伸缩,奇特的夸张又是此碑的特色。有些字在部位比例的处理或空间构造上大胆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人不敢想象的地步。如"资"、"看"、"嬴"(图7、8、9)等上下结构的字,一般作缩上伸下处理,将上部缩到了字的近四分之一,而将下部放的很大,极尽舒展之能,也许这是一种使字稳实的办法。而"略"、"服"、"观"(图10、11、12)等左右结构的字则或伸左缩右,或伸右缩左,通过偏旁或笔画的伸缩打破块形构造的空间平衡,一反标准隶书空间均衡的规律。

好大王碑风格特征一词概括(好大王碑临习举要)(1)

有些字的点画趣味性极强,如"迷"字(图13)的4个点、"沙"字(图14)"少"部的2个点、"底"字(图15)下部中间的2个点……均通过不同方向的处理及形态、轻重的变化使字顿添灵气,拙中见巧,实乃点睛之笔。而"截"字(图16)的捺写的极长,并打破字的空间平衡,与左面的紧、密、平形成鲜明的对照,尤其是末端的短撇,实神来之笔,一点定乾坤。解晋在《春雨杂谈》中说∶"一篇之中,虽欲皆善,必有一二字登峰造极,如鱼鸟之麟凤,以为之主"。一篇如此,一字也如斯。

文章曾刊登于《书法导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