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己的话剧文案儿童(百万字人世间三小时演绎)

每经记者:李佳宁 毕媛媛 每经编辑:梁枭

历时8年,手写115万字,梁晓声创作的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并以最高票获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2022年初,《人世间》同名电视剧播出后便引发热议,收视率创下央视近8年新高,微博话题讨论量超过138亿,吸引了近5亿不同年龄、不同圈层的观众,成为2022年开年的爆款影视作品。

如今,观众不仅可以从屏幕上观看周秉昆的生活轨迹,还可以在舞台前近距离感受从“光字片”折射出的中国近五十年的发展变迁。3月28日,《人世间》在北京举行2022年话剧版巡演媒体见面会,宣布今年新一轮的全国巡回演出将于4月15日正式启幕。

将如此庞大体量的文学作品改编为话剧作品难度巨大。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已有多部小说成功改编为话剧,如《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四世同堂》,甚至热门小说的改编热潮也在进入话剧界,读者熟知的《盗墓笔记》《鬼吹灯》《失恋三十三天》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突破自己的话剧文案儿童(百万字人世间三小时演绎)(1)

话剧《人世间》海报

图片来源:话剧《人世间》微博

话剧《人世间》开启二轮巡演

在电视剧播出之前,由杨佳音执导,乔振宇、郭家铭、杜若溪、赵秦等主演的话剧版《人世间》就已经于2021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地展开了首轮巡演。

作为故事背景横跨五十年的文学巨著,想要把《人世间》浓缩进舞台并不容易。尽管首轮巡演的话剧《人世间》有许多美中不足之处,但仍得到大部分观众的认可,豆瓣评分7.5,超过七成的观众打出了4星及以上评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见面会现场了解到,即将开启的话剧《人世间》全国二轮巡演仍由全国戏剧文化奖金奖得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杨佳音担任导演。在汲取首轮巡演的各方意见后,话剧《人世间》将在剧本、舞美、演员等方面全面升级。其中,最亮眼的无疑是全部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演员组建起来的实力班底。

突破自己的话剧文案儿童(百万字人世间三小时演绎)(2)

话剧《人世间》主创团队及演员合影

图片来源:出品方供图

北京人艺是较为知名的专业化剧院,拥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根基,推出的《龙须沟》《茶馆》《雷雨》等多部剧目都成为经典。因此,由北京人艺演员出演的话剧《人世间》也备受期待。

在二轮巡演的话剧《人世间》中,北京人艺演员、电视剧《人世间》中“六小君子”之一唐向阳的扮演者苗驰将出演周秉昆。对于从电视剧到话剧的跨越演出,苗驰坦言自己与周秉昆这一角色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希望能在贴合人物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色,展现出不一样的周秉昆。

此外,话剧版郑娟的饰演者是曾出演过《平凡的世界》等影视剧、《古玩》等话剧作品的北京人艺演员李小萌,而同样来自北京人艺并曾参演经典话剧剧目《茶馆》的国家一级演员孙星、李珍将在2022年巡演中饰演周父、周母。

4月15日,话剧《人世间》二轮巡演首站将在北京顺义大剧院启幕,并于6月22~6月24日在国家大剧院进行演出。随后计划前往苏州、广州、深圳、上海、成都、厦门、泉州等数十个城市持续巡演。

拓展收益边界,名著、热门小说现话剧改编潮

《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曾表示,小说115万字全部为手写完成,耗时8年。

将数百万字的小说搬上戏剧舞台,本身就是件疯狂的事,如何将精华保留并在极其有限三小时内呈现,是摆在团队面前最大的难题。

杨佳音直言,作为文学作品,《人世间》辐射面宽广。然而,话剧的时间相对固定,要在有限时间内拓展无限空间,这个体量的《人世间》改编难度巨大。

例如,在最初期,话剧团队就和原编剧多轮探讨,究竟保留哪些主线,以及支线人物如何介入到主线人物中去。“小说可以娓娓道来,可以平铺直叙,但话剧作品就需要简单、精致甚至‘粗暴’,要迅速把故事和人物迅速摆在观众面前。支线人物要再次精简,让人物跟人物之间的交织更多元化。”

孙星也坦言,原小说是一部史书,但话剧的魅力是可以让观众直接在剧院中感受到人物形象,仿佛周家爸爸就在观众面前。在2021年巡演后,《人世间》话剧团队一边演出,一边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完善故事。

突破自己的话剧文案儿童(百万字人世间三小时演绎)(3)

话剧《人世间》首轮巡演

图片来源:话剧《人世间》微博

话剧版《人世间》总制作人吴凤未表示:“话剧《人世间》是富有生命的、有力量的,是自1977年以来茅盾文学奖史上第八部被搬上戏剧舞台的作品。所以非常感谢所有参与创作的人们,希望在后疫情时代,这部作品可以带给大家一些积极向上的力量。”

近年来,已有多部小说成功改编为话剧,并取得不错的口碑和经济收益。例如孟冰根据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的同名话剧,由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好评如潮。中国国家话剧院也演出了多部由小说改编的话剧,比如萧红的《生死场》、老舍的《四世同堂》、李敖的《北京法源寺》等同名话剧。

话剧界也掀起了流行作品、热门小说的改编热潮。近年来,读者所熟知的《盗墓笔记》《鬼吹灯》《失恋三十三天》等话剧相继出现在话剧舞台上。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所言,戏剧与文学一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一度创作的剧本,本身就是文学的一种样式。

每日经济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