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该打吗?(抗美援朝该不该打)

抗美援朝该打吗?(抗美援朝该不该打)(1)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突然爆发。此后美国迅速介入,调驻日部队支援南朝鲜,又派遣驻菲律宾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扰中国的统一进程。并于7月7日,操纵联合国组织联合国军入朝正式作战。

此时中国也时刻在关心着朝鲜战场的局势,毛泽东更是时刻洞察着观察局势的变化。

10月1日,朝鲜劳动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支援的电报传到了北京,几乎同一时间斯大林建议中国援助朝鲜的电报也发到了北京。

10月3日,金日成和朴宪永联名求援信呈到了毛泽东面前:

“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对于是否出兵援助朝鲜,这是一个艰难的决策。

从10月1日接到请求信起,到10月18日,毛泽东思索了18天,说了句:“就算打败仗也要去!”

这种决策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和党中央无比的胆略和气魄,也体现了毛泽东对复杂事物的卓越洞悉力和判断力。而最终历史的进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抗美援朝该打吗?(抗美援朝该不该打)(2)

有人说:这是毛泽东一生之中最难的决策之一,为何这么难?毛泽东又是基于什么哪些方面的考量?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不仅要急于开展建设,还有顾及清楚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力量,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与此同时,外部还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的孤立和经济上的封锁政策,可谓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基于种种客观不利因素,面对朝鲜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开会进行讨论,就出不出兵作出了激烈的讨论,并且产生了很大的意见分歧。

不仅林彪表示反对,当时中央高层大多数人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所以毛泽东后来打趣地说:“打朝鲜战争就是‘一个半人’的决定,一个是自己,半个是周恩来。”

对于是否出兵,表示反对的人也都是基于国内的经济、政治、军事装备、厌战心理等方面给出了不宜参战的理由,其实这都是客观在理的。

抗美援朝该打吗?(抗美援朝该不该打)(3)

但最终毛泽东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出兵,并说服了所有人,并由彭德怀挂帅出兵朝鲜,保家卫国。

出兵朝鲜这当然不会是毛泽东逞一时英雄之决定,其中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考虑

第一个其实就是抗美援朝的口号:“保家卫国”。为维护国家利益而战,为保护国家而战。

10月份,朝鲜战役北朝局势逆转,南朝鲜和美军迅速突破了三八线,这不仅仅是美国在战场炫耀帝国主义权威,而一旦让美国占领了整个朝鲜,饮马鸭绿江,势必等于在中国身边埋了一颗炸弹,随时可以对中国产生威胁。

这是主要的一点,为此毛泽东表示:

如果我们不进行抗美援朝,让美国占领全朝鲜,陈兵鸭绿江,就可直接威胁中国主要工业基地东北,届时威胁中国的安全和利益,因此,中国人民别无选择。”

也对朝鲜出兵问题的局势作出判断:

“如果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国势必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的老路。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在我国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脚上。如果天下有变,它就会从三个方向,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

抗美援朝该打吗?(抗美援朝该不该打)(4)

第二就是中苏关系微妙的变化。1950年2月中苏签订了互助条约,表面上中苏是结成了同盟,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实际上毛泽东和斯大林两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已经出现了问题。

谁能有本事逼着斯大林让步,从虎口夺食,那只有毛泽东。所以两人的关系是非常紧张的,已经到了互不信任的地步。

这从斯大林当时承诺派出空军,后来又借口推迟,就可看出,因为斯大林此时已经摸不清楚毛泽东究竟想的是什么。而且早在朝鲜战争打响时,毛泽东多次向斯大林表态愿意支援朝鲜,但在北朝鲜未兵败前,斯大林都没有同意中国出兵。

这是因为朝鲜战争是符合斯大林发动战争的目的的,也就是说斯大林也想控制朝鲜半岛,当时北朝鲜战局比较顺,如果此时让中国出兵,战争打赢了,朝鲜半岛谁来控制?很显然朝鲜基本就不用想了。这会不符合斯大林的目的。

直到10月1日,北朝鲜战局急转直下,眼看战胜是不可能的了,这时斯大林才要求中国出兵。因为如果让美国控制了整个朝鲜,这不仅是对中国构成了威胁,也对苏联构成了威胁。这是斯大林不愿意看到的。

抗美援朝该打吗?(抗美援朝该不该打)(5)

而此时斯大林要求中国出兵,等于转换了一种意识形态,其实就像是斯大林要毛泽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承担其义务,扛起“亚洲革命领袖”的旗号。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就新生的中国而言,安全还是需要寄托于中苏同盟、寄托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来保护。

除此之外,依中国当时的形势,要想恢复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都需要此后苏联的援助,以及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认可和援助。

如今社会主义阵营出事了,要中国出面解决问题,你不去,那别人还会认为你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吗?以后谁还会来帮助你?

抗美援朝该打吗?(抗美援朝该不该打)(6)

真到那个时候,中国就会处于孤立无援,本来就受到美国的打压,如今再失去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中国还如何站稳脚跟?

从这一方面来说,从整个大局和战略上,毛泽东其实没得选。这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政治博弈,如果去,中国就会得到斯大林的信任,就会给予各方面的援助,就能支撑起这样一场战争。当时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在中国出兵三天后,就得到了苏联的空军支持,包括武器、弹药以及经济支援。

第三个方面中朝的关系,北朝鲜向中国求援,而中朝地域相邻,所谓唇亡齿寒,中朝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只有有朝鲜的存在,中国北面就与他国存在缓冲地带,无法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安全。所以当朝鲜发出支援请求时,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如果袖手旁观,此后势必会得到朝鲜人民的谴责,落得不义境地,最终也会影响中苏关系。

第四方面美军越不越过三八线是中国最后的底线。早在朝鲜战争打响时,毛泽东就时刻关注着战场的局势,并且做出了相应的应变措施,作未雨绸缪之计。

7月,中央军委就保卫东北边防作出了决策,调集25万兵力组成了东北边防军,开始整训待命出征。9月30日,美金已有抵进三八线的趋势,当时经毛泽东决定,周恩来就对全世界作出了宣告: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抗美援朝该打吗?(抗美援朝该不该打)(7)

这其实就是中国对美国当局做出的严正警告,然而美国当局却全然不予理会,当中国是虚张声势,错误作出判定,认为中国不具备干涉的能力。

于10月7日,依然越过三八线,中央军委毅然发布组成志愿军和任命彭德怀为司令的命令,并电告金日成。

最后一个方面,毛泽东对于出兵朝鲜,其实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不打无把握之战,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则。中国领导人决心出兵,必然计算了胜负。

毛泽东曾分析出兵的可能结果:

与美军作战,一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即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军及其他国家军队。二是要准备美国与中国进入战争状态,这包括设想到美军轰炸我国大城市和工业基地以及沿海城市。

但这两个问题中,首要问题就是中国军队能否在朝鲜境内有效歼灭美军,只要做到这一点,即便第二个影响很严重,但整体形势对于东方阵营和中国是有利的。

抗美援朝该打吗?(抗美援朝该不该打)(8)

即便最不利,也就是我军无法在朝鲜境内大量歼灭驱逐美军,最后两军处于僵持状态,美国和中国公开处于战争状态,最终引起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一部分人民的不满。

于此可看出,毛泽东其实已经充分估计到了中国出兵的不利境地,并作出了最坏结果的打算,但他仍充满信息,认为中国军队是有胜算的,且把握比较大。

首先一点是对我军战士有信心。毛泽东曾和被派到朝鲜的一位中国新闻记者谈过一次话。

毛主席问记者:“究竟美国的炮火和空军杀伤力哪个大?”记者说:“主要杀伤力还不是空军,而是陆军。”

毛泽东笑呵呵地说到:

“那如果是陆军就好办了,因为我们没有空军,只有陆军。抗美援朝的主战场就是陆地战场,作战也主要靠陆军,制空、制海权虽然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性作战还是地面作战。”

在毛泽东看来,中国的陆军都是身经百战的,不惧任何国家的陆军。即便同美军较量也不会处于下风。这是对军队的自信。

其次,毛泽东认为我军是有办法可以破解美军优势的。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里,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战法。

所以在他看来,志愿军在战场上如果利用规模优势,再加上灵活的战略战术,完全可以抵消志愿军装备上的劣势。

抗美援朝该打吗?(抗美援朝该不该打)(9)

而这也是此后抗美援朝上毛泽东提出“零敲牛皮糖”的作战方针:如果无法消灭敌军一个军,那我们可以集资优势兵力,消灭他一个营、一个连,以此达到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一步一步取得胜利。

事实证明,这种判断是极为准确的。

再者,我军有充足的预备力量。中朝接壤,中国人口众多,兵员储备充足,可以源源不断地向朝鲜输送兵力,这是中国的优势。反观美军,远离本土,是无法做到的。一旦他们的有生力量被我军消耗,他们是极其被动的。

这在抗美援朝中,后续的阵地防御战体现得很明显,我军采用的就是“轮番作战”,军队不至于疲乏,就可以时刻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决策出兵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自朝鲜战争打响以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就时刻关注着战局的变化,且有深入的研究。早在北朝鲜接连获胜时,中央就预测到了美军的动态,当时还提醒了朝鲜当心美军从侧后登陆。

但朝鲜人民军队没当回事,最终被美军从仁川登陆,战事急转直下。

这说明中央统帅部已经对美军的优劣势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决策出兵前,已经和自己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形成了清晰的作战思路。

抗美援朝该打吗?(抗美援朝该不该打)(10)

特别是对美联合国军的统帅麦克阿瑟,毛泽东和彭德怀对他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抓住了麦克阿瑟狂妄、急于冒进、急于结束战争的特点。

也就是说已经将美军情况了解得比较透彻、对战场情况也了解得比较透彻,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而敌人对我们却是一无所知,这是兵家之大忌。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美军接连被我军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给予了沉重的打击

所以毛泽东是基于以上这些因素思考后,才毅然决定出兵的。

综合以前几个方面,可以说抗美援朝在当时来说,就是中国的不二之选

毛泽东之所以说出打败了也要去,其实已经不单是从简单的军事胜败来定论了,而是基于各个方面的因素,必须出兵。

抗美援朝该打吗?(抗美援朝该不该打)(11)

但就当时中央军委的讨论,大部分人是不支持出兵的,所以说这次决策是毛泽东一生中最难的决策之一。

而毛泽东作出决策的最终目标无疑是围绕国家利益,正如毛泽东所言:“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最后抗美援朝带来的价值告诉我们,毛泽东的决策是英明正确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