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大鹏为什么吃第一道菜(西游三大吃人妖王都是谁)

西游记大鹏为什么吃第一道菜(西游三大吃人妖王都是谁)(1)

吃人,在西游世界中是妖怪的一种常态。就如同人要吃鸡鸭鱼肉一般,强大的妖怪也以人为食。除了极少数妖怪,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以人为食,越是强大的妖怪,吃人往往也就越多。

那么,在西游世界中,哪些妖王能入吃人(吃货)排行榜?  

说到西游世界的吃人妖王,许多读者首先就会想起大鹏。

孙悟空曾化为小妖,探查狮驼岭三妖来历。小妖小钻风介绍说:“三大王不在这里住,他原住处离此西下有四百里远近。那厢有座城,唤做狮驼国。他五百年前吃了这城国王及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也尽被他吃了干净,因此上夺了他的江山,如今尽是些妖怪。”

大鹏在吃人的光辉大道上走得很远,竟然把一国的百姓都吃了。

从狮驼岭到狮驼城一共有多远?原文道:“西进有四百里余程,忽见城池相近。”

原来,从狮驼岭到狮驼国不过四百余里,总体应该就是八百里。在西牛贺洲那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八百里地界能有一万来人已经算是不错。

因此,大鹏吞吃一国百姓看来很吓人,其实总数并不多。原著描述大鹏时,根本没有写他多贪吃。他吃掉狮驼国人,其实另有目的。  

细算起来,沙和尚吃的人,极有可能比大鹏还要多!

沙和尚在出家之前,是赫赫有名的吃人魔头。原著中曾有诗云:“一个是久占流沙界吃人精。”

大家看此处,作者竟然不称沙僧为流沙精,也不叫水怪,偏说他是吃人精。可见,在吃人这件事情上,沙僧是吃出了境界,吃出了名气的。

对吃人一事,他从不避讳。初次见到观音菩萨时,沙和尚就说:“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

那这所谓的无数,到底是多少呢?沙僧自己也说得分明:“没奈何,饥寒难忍,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

沙僧表示,自己并非是胡吃海塞,浪费资源,而是在实在忍受不住的时候,方才跳出,寻一两个行人吃一吃。

沙和尚是因为蟠桃会上打碎了玻璃盏方才被贬,到唐僧东来之时,已经过去了一百四十多年。以三天吃一个人来算,沙僧至少吃了一万六千八百人。

作为天庭卷帘大将,沙和尚秉性严谨,做事稳重,他说自己吃人多少,事实应该就是多少。他强调自己是忍饥挨饿,不得已才吃人,也当是事实。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不过,一百来年吃掉一万多人,算多吗?

那看跟谁比了,比一般妖怪,沙僧绝对算多,可是比起另一位来,他就逊色许多了。  

西游世界吃人最多的妖王,乃是老沙的二师兄,昔年云栈洞中的猪妖,后来的净坛使者猪八戒。

猪八戒与沙和尚是前后脚下凡,他也大方承认自己曾经吃人。

西游记大鹏为什么吃第一道菜(西游三大吃人妖王都是谁)(2)

在拜见观音菩萨,与观音菩萨谈条件时,猪八戒说:“是我咬杀母猪,可死群彘,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不期撞着菩萨,万望拔救拔救。”

与孙悟空在云栈洞前交战时,猪八戒说:“石洞心邪曾吃人,高庄情喜婚姻结。”

可见,在遇上观音菩萨、接受“五荤三厌”、持斋把素条件之前,猪八戒是吃人度日。

那么,猪八戒一共吃了多少人呢?

原著中没有提。不过,我们可以结合一些情节,从侧面进行推断。

其一,与观音谈判时,猪八戒再三强调自己能吃。管饱,是猪八戒加入取经团队的重要条件。

最开始,观音菩萨还是与猪八戒讲道理,让他不要杀生害命。猪八戒恼了,嚷道:“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嗑风!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

见八戒如此贪吃,观音菩萨只好改变策略,不讲前程,不讲道义,而是大谈归顺佛门的好处:“汝若肯归依正果,自有养身之处。世有五谷,尽能济饥。”

听到管饱,猪八戒方才向观音施礼,接受了剃度。

其二,猪八戒食肠宽大,饭量是沙和尚的两三倍。

在通天河畔陈家庄上,有一个情节写唐僧师徒吃饭。陈清、陈澄两老汉是个大地主,门下仆从数十人来伺候,帮忙给唐僧师徒添饭。

原著中猪八戒笑着说:“那白面师父,只消一个人;毛脸雷公嘴的,只消两个人;那晦气脸的,要八个人;我得二十个人伏侍方彀。”

猪八戒说得明白,他的饭量是普通人(唐僧)的二十倍,是孙悟空(普通妖王)的十倍,是沙僧(吃货级妖王)的二点五倍。

吴承恩写作相当严谨,在后文许多处都可以与此呼应。

换言之,猪八戒在一百来年间,至少是吃了三四万人。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我们结合《西游记》整部书对猪八戒的定位,他就是个大胃王,每次吃饭都能吸引许多观众围观。因此,说猪八戒是西游世界吃人第一妖王,应该还是靠谱的!

孙悟空最怕的人是谁?此人一怒,孙悟空只能匍匐颤抖!在线阅读请关注叶之秋读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