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美的表现力的小提琴大师 曾获大师梅纽因垂青的小提琴家金力

视频为金力今年演奏第三组曲第三段:加沃特舞曲

最完美的表现力的小提琴大师 曾获大师梅纽因垂青的小提琴家金力(1)

小提琴家金力

对于曾经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音乐爱好者来说,金力是个难忘的名字。他曾以神童的形象在国内外乐坛崭露头角,又受到小提琴大师梅纽因的垂青,在青葱岁月就早早登上国际乐坛。如今,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虽然已不再披戴神童光环,但那份执着情怀依然没有褪去。

明年1月4日,在经过两年练习后,他将重返上海,在东方艺术中心举办“致敬巴赫,感恩梅纽因”小提琴音乐会,演出巴赫四部重磅无伴奏作品:第一、第二奏鸣曲和第二、第三组曲,纪念他逝世270周年。继敏茨、宓多里、郑京和、沙汉姆之后,上海听众将再次有机会聆听这组高难度作品。金力将把这场演出献给他的恩师梅纽因以及曾经支持过他的上海听众。

幼时受到家庭熏陶,十岁来到上音附小求学

金力出生于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个孤儿,九岁就进了孤儿院,在宗教音乐的熏陶下长大,有着良好的音乐记忆和音高。金力的母亲是个钢琴教师,在他四岁的时候就为他启蒙,教他弹钢琴,后来又开始学习小提琴。金力一开始学小提琴是妈妈逼出来的,但到了七八岁左右学琴步入正轨之后,他却爱上了练琴。每天练习就成了他的习惯,从不缺课,由于父母都是从事音乐,在练到一些乐曲时爸爸就给他讲解乐曲,妈妈为他弹伴奏。在父母悉心培育下,金力和弟弟妹妹得以健康成长,在和睦的氛围中度过了童年。

最完美的表现力的小提琴大师 曾获大师梅纽因垂青的小提琴家金力(2)

金力小时候

十岁时,金力的妈妈把他送到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到上海一切都安排妥当后,他与妈妈的分别时刻到了。年幼的金力突然感到像是失掉什么似的,在这一刻,他明白今后自己要离开家,离开父母,学会一个人生活了。

最完美的表现力的小提琴大师 曾获大师梅纽因垂青的小提琴家金力(3)

金力在广州度假期间,为来访的美国青少年交响乐团演奏,获得客人的赞赏

1980年暑假,金力乘火车从上海回到广州,他带回的不仅有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还有一封学校给家长的一封通知书:他将赴伦敦梅纽因音乐学校学习。少年金力不知道到国外留学意味着什么,甚至不知道英国在哪里。

那段得到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指导和提携的日子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金力先后两次得到梅纽因的举荐。他先在伦敦就读梅纽因音乐学校,在回到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念了两年高中,之后再次获得梅纽因推荐,进入了瑞士梅纽因音乐学院。

最完美的表现力的小提琴大师 曾获大师梅纽因垂青的小提琴家金力(4)

1981年,在伦敦梅纽因学校,梅纽因给金力上课

对于金力来说,梅纽因打开了他的音乐之门。在进入伦敦梅纽因音乐学校后不久,大师就提出让他在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中担任独奏。在准备期间梅纽因送了他一套阿玛蒂乌斯四重奏组演奏的贝多芬晚期作品和一张他自己录制的贝多芬协奏曲唱片,让他了解贝多芬的风格,又建议他多朗诵英文的诗歌,加强对乐句节奏的掌握。第二年,在梅纽因的指挥下,金力和伦敦交响乐团在新落成的巴比肯中心成功演奏了贝多芬协奏曲。

梅纽因还送给他一套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和帕蒂塔的全套乐谱,全部标上了他的弓法与指法。在EMI唱片公司录制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前大师又为他开小灶,仔细纠正他的弓法与指法,并谆谆教诲:“巴赫的音乐表达了人类伟大的情感和心智,巴赫音乐中所表达的庄严,充实和平衡了我们的思想,多演奏巴赫的作品会纯净自己的心灵。”

1982年,梅纽因带他坐火车前去参加了厄伯特利音乐节,师生又一起演奏了巴托克的二重奏。1985年梅纽因又把金力带到了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指挥英国皇家爱乐乐团与他一起演奏了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这一年他还与梅纽因及日本东京交响乐团登上联合国大厅,在纪念联合国成立40周年的音乐会上再次联袂演奏了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这一切都化为金力脑海中的美妙记忆,让他终身难忘。

最完美的表现力的小提琴大师 曾获大师梅纽因垂青的小提琴家金力(5)

1980年9月,金力刚去伦敦不久,梅纽因听完他和陈响拉琴之后,一起合照。左二是袁培文教授,左一为梅纽因学校的副校长Peter Norris,右一是梅纽因学校的校长Peter Renshaw

回忆当年的情景令金力感慨万分:“我的童年、青年时期,梅纽因一直灌注着对我的爱,每当我想起梅纽因,他那和蔼可亲的表情、高雅而热情的举止就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好像听到他亲切的嗓音在呼唤我的名字”。

离开大师之后,以加倍的努力来弥补过去的遗憾

在离开瑞士梅纽因学校之后,金力前往美国,投入印第安纳音乐学院跟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金戈尔德门下。这是他遇到了又一位良师:“金戈尔德带我涉猎了许多小提琴作品。他的教学思想是让学生充分自由去选择作品,上课时只作提示性的点评。在两年的学习中,我掌握了大量的作品,对我现在的演奏积累了广泛丰富的曲目。”

和梅纽因在一起的日子给金力带来了幸福感的同时也不免让他产生依赖感,而关怀一旦失去,他需要面对的是严峻的现实。1991年金力离开美国印第安纳音乐大学回到伦敦,被安排住在伦敦青年会招待所。那里住的基本上是待业青年,没有固定工作。梅纽因曾希望他能考上英国室内乐团,可是他认为自己是独奏家,没有认真准备因而错失了机会。这段困顿的日子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同样令他刻骨铭心。

最完美的表现力的小提琴大师 曾获大师梅纽因垂青的小提琴家金力(6)

1994年,金力与芬兰指挥家奥科·卡姆以及新加坡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上世纪80年代末,金力进入了新加坡交响乐团。1999年3月,梅纽因的突然逝世让他犹如从睡梦中惊醒。新加坡电视台记者让他回忆和梅纽因的相处。回首昔日的荣耀时光促使他不断地反思自己,他感到自己需要重新振作起来。这时妈妈用多年积蓄为他买了一把称心的小提琴,他开始努力恢复自己的状态。当年6月,金力以“怀念梅纽因”为题与妹妹金莱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行了独奏会。“梅纽因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在小提琴艺术上的崇高地位,屹立在世界上。他是一座高山,我永远对他仰望,不断激励自己,以加倍的努力来弥补过去的遗憾,报答广大关心过我的听众,缅怀恩师梅纽因。”

重回上海这个让他梦想起航的地方

如今,金力作为新加坡交响乐团的一员依旧继续着自己与小提琴的情缘。他非常看好这里的工作环境,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很有朝气的团体,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一流音乐家都合作过。“从许多杰出的指挥家、演奏家、独唱家的演绎中我学习到很多东西,增加了我的音乐修养,得益匪浅。”

最完美的表现力的小提琴大师 曾获大师梅纽因垂青的小提琴家金力(7)

2007年10月,金力在台北与水蓝以及新加坡交响乐团排练帕格尼尼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

虽然以拉乐队为主,金力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独奏事业,近年来他曾先后在台湾和新加坡演奏过以辉煌技巧著称的帕格尼尼第一和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他多次回到广东家乡,在妹妹金莱合作下举办了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但他依然不忘上海这个让他梦想起航的地方,为此在最近两年里练琴不辍,“我会尽最力达到最佳状态,让舞台演出臻于完美。我更期待有更多的录音和更多的演出,这正是推动演奏家刻苦用功的最强大的动力。既然爱上了小提琴,我就要舍命为之努力奋斗,毕竟机会只光顾有准备的人。”

最完美的表现力的小提琴大师 曾获大师梅纽因垂青的小提琴家金力(8)

明年1月4日,他将在音乐会上为上海听众交出一份答卷。当天下午,他还将在东艺与听众见面,一叙久别重逢之情。对于能够拿出当年节目单和音像制品的听众,他还将向他们赠送CD。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受访者供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