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艺术灵感 当凝固艺术遇见纸上艺术

作者:习霁鸿

想起上海,你会想到石库门和弄堂;说到福建,或许“四菜一汤”的土楼会浮现在你脑海当中;来到海口,充满地域风情的骑楼老街一定是一处“打卡地”。

融合了当地人文、地理等种种要素,建筑,足以成为一座城市的代名词。当我们细细端详建筑的每一寸,也就能大概揣摩出当地文化的皮与骨。

11月5日—11月20日,“画里乡音——琼北民居古建美术作品展”在海口898艺术村展出。艺术与艺术相碰撞,用美术的形式呈现琼北民居风貌,映照琼北的独特文化。

无处不在的艺术灵感 当凝固艺术遇见纸上艺术(1)

《古村之韵》(国画) 陈诗壮

无处不在的艺术灵感 当凝固艺术遇见纸上艺术(2)

《太史故里》(油画) 吴翔明

无处不在的艺术灵感 当凝固艺术遇见纸上艺术(3)

《岁月》(油画) 符健

无处不在的艺术灵感 当凝固艺术遇见纸上艺术(4)

《屹》(水彩) 李永恵

无处不在的艺术灵感 当凝固艺术遇见纸上艺术(5)

《家乡的夜晚》(油画) 郭欣

无处不在的艺术灵感 当凝固艺术遇见纸上艺术(6)

《琼北静态 2022》(水彩) 黄泽雷

无处不在的艺术灵感 当凝固艺术遇见纸上艺术(7)

《文山石屋》(油画) 唐锦海

南溟奇珍

孤悬海外、地处热带,琼岛自有其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鲜明的建筑风格;另一方面,随着南来北往的人迁居、停驻于此,多元文化又源源不断地注入这座小岛。两相交织,塑造了海南尤其是琼北地区民居浓郁的地域特色。

“多元建筑元素交融是琼北民居最大的特点,在琼北民居建筑样式里既有闽南、岭南民居的特色,也有中原建筑的元素,还有南洋文化欧洲风格的特点。”海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海口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锐说。

在王锐看来,建筑是文化的符号、历史的记载,“自古以来,以建筑为主题的绘画,不计其数。我们既可以从《清明上河图》鳞次栉比的勾栏瓦舍、食堂酒肆中体会到建筑在绘画之中的动人之处,也能在古罗马庞贝城遗址壁画中看到阳光下华丽住宅的令人神往。”

白驹过隙,岁月又为建筑作了新赋。正如梁思成与林徽因所著的《平郊建筑杂录》中所说,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赏鉴者一种特殊的性灵的融会,神志的感触。

经过时间磋磨,琼北民居在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群中越发显得珍贵。通过美术作品,把它搬到纸上,脱离物理限制,走向更广阔的大众,同样也不失为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

“画里乡音——琼北民居古建美术作品展”就是以琼北地区的民居古建筑作为描绘对象,展现琼北地区的风土民俗、历史文化、地理风貌的主题展览。展品中既有描绘骑楼街景、火山石屋,也有庭院巷陌等人们司空见惯的场景,但艺术家跳出日常,用艺术的全新视角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意义。

参加此次展览的画家主要以海口市的青年画家为主,同时特邀部分老画家参展,展出画作种类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版画、综合材料等。

艺术碰撞

建筑被称作“凝固的艺术”。艺术与艺术相通,甚至因为同为美的表达,二者的结合总是显得更加熨帖、合衬。

“当我们展开这些作品时,这个海岛的秉性就通过那些骑楼石坊、庭院巷陌、纷纷向我们呈现。”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卢士刚说,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温暖多雨的热带自然地理条件和闽、岭之南的文化因素是如何随着人群的迁徙,塑造了琼北民居建筑的样式和传承关系;也可以看到近代以来的海洋文化是如何通过骑楼、街市的规划,对这个岛屿的景观风格的深刻影响。

那么没有这些画作,民居古建不是依然存在吗?卢士刚认为,其实不然。“因为当你伫立在这些画前,你看到的并非建筑本身,而是艺术家赋予它们的意义。”他强调。

跟着卢士刚的脚步,一幅幅展品看过去,他向海南日报记者举例:比如你从画中的老城墙和门洞体会到的是岁月沧桑;一所画着小狗的庭院让你感到温馨和安宁,从一幅骑楼街景的描绘里你看到繁荣和生机,当你从林木掩映中发现一所老宅,但感染你的可能是那无息的静谧。

从王英姿的水彩作品《古院里的春天》,观众可以触摸到琼北民居的精巧细节;透过陈成的国画作品《石山口》,似乎穿过画中的那道门,就可以走入一户人家,与他们围炉而坐、话话家常;周升林的油画作品《老村新路》中,古旧的村落里铺上了新路,老百姓坐在路边的大树下乘凉。新时代的乡村发展得怎么样,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一切答案尽在这条路中,也尽在这幅画中。

搭建桥梁

“本次展览活动旨在响应国家建设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的政策。”王锐介绍,为了办好本次展览,海口市美术家协会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带领海口市美术家在琼北地区,选择民居古建最具典型的村落进行采风写生,引导海口市美术家深度挖掘海南的地域文化,收集大量的原始素材,经过整理和思考研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创作出一批具有新时代风貌的精品画作。同时,也通过本次活动与展览扶持一批海口市的青年画家,帮助他们成长。

采风主要活动地点集中在海南各地的古村落、村舍、民居等,包括龙鳞村、文山村、大庙村、韩家宅、罗驿古村、美朗村、冯塘村、高林村等,无一不给画家们留下深刻印象。而这些印象,经过画家们各自的理解,又被转化为纸上的艺术。

“艺术不是事物的替代而是描绘事物的语言。”卢士刚解释,这就犹如人们读到一些词语时,会想起和这些词所关联的物,而这些词并非物本身而是事物的意义;画家所做的其实就是从个性出发,调动所有的想象力,在景观和游客、“老房子”和观众之间搭起一座富有特殊意义的桥梁,并希望借此让公众更接近海南、接近艺术。

值得一提的是,王锐告诉记者,该展在海口展出结束后,还会到屯昌进行巡展,促进海口与屯昌的文化艺术交流,支持屯昌油画产业一条街发展。(习霁鸿)

来源: 海南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