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对双一流大学的认识(大学继续教育如何发展)

“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如何发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教育部对双一流大学的认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部对双一流大学的认识(大学继续教育如何发展)

教育部对双一流大学的认识

“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如何发展?

胡锐

武汉大学

“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机遇与困境是什么?

“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应如何创新?

“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特色如何构建?

建立在终身教育框架下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21世纪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而高校继续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我国当前高校继续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着力研究与探讨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在当代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高等学校的学历教育已不再是学习的终点,而将成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新的起点,高校继续教育也因此面对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续教育是知识经济的成功之本,是人才强化培养、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继续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职业生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这对继续教育是挑战也是机遇。“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潜力巨大,其在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中起着导向引领作用(“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 ),简称“双一流”)。因此,研究与探讨“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发展战略、办学思路已经成为继续教育管理者与专家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仅以此抛砖引玉。

一、“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机遇与困境

(一)发展机遇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为高校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地方高校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注入了新的活力。

1、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理念为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知识和信息是21世纪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本,人力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将为个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不同需求、不同阶段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成员适应时代要求、实现自我完善的手段。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事业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长,继续教育必将成为终身教育的主体。

2、继续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逐步完善拓宽了大学继续教育新空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继续教育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同时还将“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作为教育基本制度。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也把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事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3、高中低端人才接受继续教育需求的市场旺盛成为大学继续教育市场需求源动力

正在成长伴随技术创新的国际化脚步,新的产业和岗位不断出现,技术人才的岗位变化与流动日益频繁,一个人根本无法在正规学校期间掌握工作所需的全部知识,从业人员的岗位竞争和工作压力迅速增大,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高中端人才对综合性研究大学品牌知名度与认可度、对继续教育需求增长已经成为综合型研究大学发展与丰富继续教育办学的重要源泉。

4、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增长为发展大学继续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

“双一流”大学已越来越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纳入高校“顶天立地”办学的重要举措,其继续教育发挥服务社会、传承文化职能已经成为高校体现实力与服务地方的重要窗口。立足于当地社会,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高地,是为地方经济建设输出各类人才的基地,是研究发掘区域特色、传播地方历史文化的载体。“双一流”大学已十分注重根据地方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和文化资源的特征设置相应的学科、专业和课程,通过省(市)校共建、校企合作、科技孵化等形式逐渐成为当地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信息交流和文化辐射的中心。因此,地方经济社会对“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的需求空间很大而“双一流”大学在地方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方面优势明显、口碑卓越。

(二)机构改革困境

1、办学体制与管理机制的制约

在办学体制上,学历教育目前仍是大多数“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的主体,这也是“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的优势所在。但由于受全日制办学的影响,继续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在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上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培养模式陈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应变能力和调节能力弱,社会竞争力不强。在管理机制上,由于学历教育涉及学校的各个专业学院,多部门的参与给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但同时由于利益驱动,人为地造成学校内部办学的恶性竞争,使得综合性研究大学继续教育政出多门、管理成本上升,甚至影响继续教育办学声誉与形象受损。

2、专业化人才缺乏

由于历史的原因,“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办学规模较大,从其他专业学院调配过来的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基数较大,加之普通高校近年来加强专业团队建设,强调以科研促教学,引入了不少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得继续教育的机构较为庞大。这些“半路出家”的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事职业和工作岗位发生变化,有的人员转变较快,迅速适应了新的职业与岗位要求,而有部分人员磨合后仍难以适应继续教育的工作要求。目前,“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人员专业化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继续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3、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隐患”的重视与关注成为“无形的压力”

当前继续教育发展存在着定位不准、思路不清、共识不多、抓手不足的问题已经受到国家教育部门主管领导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全日制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协调并重发展,理顺政府和学校各自的管理体制;根据学习者、社会、政府、企业的需求,尤其是社会需求,设计好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立资源提供机制,分层分类整合资源;创新继续教育质量监管方式和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和学校各自监管机制,完善高校评价机制,增加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评价指标。这一系列重要问题与课题既是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的课题,也是“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因此,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关注与重视下,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的压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杨崇真,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3)

[2] 夏泽胜,试论地方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策略[J]. 继续教育. 2009(08)

[3] 王守城. 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1)

[4] 章慰,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瓶颈及对策[J]. 继续教育. 2010(Z1)

[5] 张超中,中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消费导刊. 2009(10)

[6] 梁艳萍,黄大乾,构建学习型社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 继续教育. 2008(08)

[7] 谭胜国,廖吉娜,黄兆胜,关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考[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8] 蒋开球,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的几大误区与出路[J]. 继续教育研究. 2012(07)

[9] 张超中,中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消费导刊. 2009(10)

[10] 梁雅清,薛力峰,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4)

作者简介:武汉大学教育学者、国学教育研究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