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蒂克消亡史国语电影(我把最近的国产电影看了个遍)

本文首发于封面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喜欢一种电影,看完之后有强烈的表达欲,但落笔却会被一种说不出的情绪笼罩,当影院灯光亮起时,感觉有种面对茫茫荒野的低落和迷惘。

说实话,院线电影已经很久没有给过我这样的感受了。

一直等到年末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罗曼蒂克消亡史国语电影(我把最近的国产电影看了个遍)(1)

和很多非商业片上映后的情况一致,《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口碑两极分化的严重,肯定有很大比例的人觉得影片形式大于内容,故作炫技看不懂。

并不欣赏用看电影标榜高级,但更不能理解一口一个“我不管我就是看不懂”的勇气,不喜欢可以探讨,看不懂就再看一遍,问题有时候甚至不在影片,而是自身多一点。

罗曼蒂克消亡史国语电影(我把最近的国产电影看了个遍)(2)

说回影片。

故事发生于民国二十三年到民国三十四年的上海(1934-1945),横跨了重庆、香港、菲律宾。

一开场就是葛优演的陆先生,因为工人闹事活埋了客串的赵宝刚。

罗曼蒂克消亡史国语电影(我把最近的国产电影看了个遍)(3)

这一幕跟历史上青帮大佬杜月笙活埋了工人领袖汪寿华一模一样。再往后看会发现,《罗曼蒂克消亡史》人物众多,但和历史有一种整齐的对仗:

葛优演的陆先生是青帮老大杜月笙,倪大红演的王先生分明是大佬黄金荣,马晓伟演自然是张啸林,袁泉演的吴小姐投射的是民国影后胡蝶……

罗曼蒂克消亡史国语电影(我把最近的国产电影看了个遍)(4)

袁泉饰演吴小姐

罗曼蒂克消亡史国语电影(我把最近的国产电影看了个遍)(5)

倪大红饰演王先生

而我其实是没那么在意原型的。

乱世中的上海滩,什么事情没有发生过,又有什么故事没有原型呢?

理解《罗曼蒂克消亡史》,重在“消亡”。

里面几乎所有的情爱、关系,全都跌入在历史的漩涡中,极速变化,最后趋向干巴巴的现实,惨烈的遭遇和毫无美感的苟且。既有爱情的消逝,诗意的消失,也有时代精神的消弭。

罗曼蒂克消亡史国语电影(我把最近的国产电影看了个遍)(6)

更具体地说,是某种文明遭遇战争暴力时,发生的令人无限感伤的没落。是某个时代走末尾,礼崩乐坏。

这种消弭,从日本人渡部野蛮地扯下章子怡的樱花耳环开始,带着原罪的后代跑向战俘营,也无法结束。战争催生的野蛮新世界,无情撕裂了旧时代的文明。

罗曼蒂克消亡史国语电影(我把最近的国产电影看了个遍)(7)

人们向往《上海滩》里的浪奔浪流,但黄浦江深偏偏没有浪。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昔日风光那般馥郁,转眼都作古。雨打飘萍的战争年代,无法逃脱命运的禁锢,就要接受命运的禁言。就好像陆先生越过那检查台后,双手举起,站成了一个十字架,沉默,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因为,彼时的活着永远比罗曼蒂克重要。

至于那些痴男怨女一拍即合的过往,家族黑帮血雨腥风的情仇,就都留在了那个被浪费的岁月。

罗曼蒂克消亡史国语电影(我把最近的国产电影看了个遍)(8)

闫妮饰演的王妈被日本人打死

《罗曼蒂克消亡史》正是用最克制的方式呈现最惨烈的暴力与性,它不用宏大炮火场面也将战争表现得淋漓尽致。你可以说他是对战争创伤的反思,而十里洋场的上海不过是人性蹉跎背后那块上好的幕布和致敬意味的符号堆砌。

罗曼蒂克消亡史国语电影(我把最近的国产电影看了个遍)(9)

影片处处可见向经典致敬的影子,《教父》的先礼后兵,《低俗小说》的无厘头对话,《美国往事》的后座强暴。

罗曼蒂克消亡史国语电影(我把最近的国产电影看了个遍)(10)

昆汀这著名的恋足癖

陆先生将带手的玉镯返还给赵宝刚,正应了教父那句“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罗曼蒂克消亡史国语电影(我把最近的国产电影看了个遍)(11)

“破处”一番戏虐后,童子鸡残忍地抛尸荒野,何尝不像《低俗小说》那段关于汉堡的对话?

罗曼蒂克消亡史国语电影(我把最近的国产电影看了个遍)(12)

这与《布达佩斯大饭店》更是何其相似:古斯塔夫·H端着的,是茨威格笔下对古典欧洲的人文精神的留恋,陆先生端着的,是对礼仪秩序、精致美丽的信念。

所以茨威格会自杀,就像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更像明朝灭亡之后,那些辞官隐居、穷困潦倒的文人们,写下《陶庵梦忆》,做着怀念故国的梦。

罗曼蒂克消亡史国语电影(我把最近的国产电影看了个遍)(13)

小儿子跑到战俘营求救

最后战场从上海(中国战场)转移到菲律宾(太平洋(601099,股吧)战场),也让人想起大岛渚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私以为除了与历史进程相合之外,故事地理位置的转变对影片表达也有重要的限定作用。

岛屿象征这与世隔绝,他者即地狱。

常年远离本土大陆征战,参战双方的道德立场容易变得不定而模糊。以至到后来,渡部说他越来越想活着,想活着的念头代表他是一个人,一位父亲,而不是时刻准备牺牲的皇军。

罗曼蒂克消亡史国语电影(我把最近的国产电影看了个遍)(14)

导演程耳

当然《罗曼蒂克消亡史》并不是完满的。

较之处女作《边境风云》较小的格局,导演把玩的结构,玩出了该有的魅力。抛开精心构筑的几何画面,《罗曼蒂克消亡史》在人物塑造上没有绝对的主角,破碎的结构更多像在破坏群像的关联性。好在选角成功,参演演员演技经得起考验,能镇场又出彩。

影片处处可见精心构筑的空间几何镜头,而强迫症似的对称构图和上帝视角的俯拍,并不是由情节推进自然生成。这种导演个人化的趣味是腔调,也要接受观者的费解。

但还是那个观点,产业基础好,电影商品属性日渐强烈的今天,观众习惯挥着打完折30出头的电影票cosplay上帝,习惯于被讨好和被满足。能有个导演拍点自己真正想表达的,而不只是敷衍你只说你爱听的话,已经是影迷能得到的最大尊重了。

我珍视这份尊重。

文丨刘付诗晨 邹密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封面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