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只为下次更好的遇见(你和灵魂交握的空隙)

如果给一个机会让你回溯到前世

相信很多人都会幻想出无数种光辉形象

君王!美人!诗人!勇士!富豪……

但谁也不希望当过一只哈巴狗或者赖蛤蟆……

久别只为下次更好的遇见(你和灵魂交握的空隙)(1)

如果再给一个机会让你去探访自己的未来

我想很多人都愿意把未能实现的心愿发送到那里

总之,每个人都会满满的好奇……

久别只为下次更好的遇见(你和灵魂交握的空隙)(2)

刚参加完蔡仲淮老师的‘国际催眠师培训’课,对催眠有了那么点一知半解的认识。如果在此之前,有人和我探讨关于前世和未来的话题,作为一个凡胎肉体的俗人,大约我会沉浸于文学创作中的穿越,抑或寄望于高深莫测的玄学诡术之中。总之不会想到可以在催眠课堂,目睹和感受一个人探寻到自己的前世与未来时的真实状态。

所以当你跟随我的状态看到这里,你也仿佛跟随了蔡老师的引导,开启了探索自己内心最深处,潜意识里打开内心通道的那把钥匙和那种灵感。于我,在几天的培训中,逐渐找到了最能激发自我认可和鼓舞的那股力量,它让我前所未有的放松,内心充满宁静。

这是催眠带给我的神奇身心体验感,比起对于前世和未来的探享我觉得更有魅力。

久别只为下次更好的遇见(你和灵魂交握的空隙)(3)

久别只为下次更好的遇见(你和灵魂交握的空隙)(4)

让人‘消化不良’的国际大师究竟有何等魅力

谈到催眠,离我们最近的,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现代催眠之父埃里克森已然离世。逝者已矣,放眼当今国际,能贯通古今将埃里克森等世界大师的成果融会贯通,并有着丰富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催眠大师们不胜枚举。但是在国内,从学术和实践领域造诣深厚者屈指可数。现在国内最为有名的催眠大师中,从台湾回归祖国的蔡仲淮老师可谓名副其实之一。然而上他的培训课,却让我几度‘消化不良’。

初见蔡老师,映象如下:四肢比例中规中矩;五官安放合情合理;笑起来有挡不住的魅力;不笑的时候,儒雅中透露着一股严厉。像我这种手脚都放不安稳的人,看着满堂诚信向学的同学们,内心不自觉的涌出四个字,假装淑女。

以为一定是沉闷而枯燥的课堂风气。出乎意料的,蔡老师不但很‘毒舌’还是段子手中的顶尖高手,一边授教一边引得我们捧腹大笑。总有几个来自四野八荒,感觉春风无限好的学友,时不时被蔡老师那条‘毒舌’给‘噎死’。轻者一口老血噎不下去,重者被‘打回原形’无处盾型。我算是比较幸灾乐祸的一个,除了笑到‘消化不良’没造成什么实质性‘内伤’。

久别只为下次更好的遇见(你和灵魂交握的空隙)(5)

实则,蔡老师的课寓教于乐幽默风趣,虽然有时玩笑开大了点,但最后想想我们既然都是学心理学的,有什么样的招接不住呢?而到最后蔡老师告诉我们,他之所以要拿人‘开涮’活跃氛围之余,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也难怪,几天下来,貌似女生们几乎都不由自主的深陷在蔡老师的魅力中难以自拔。所以,选对培训老师很重要呀!

国际大师只能教你催眠的秘密,掌控它的关键是自己

闲话老师之后才开始进入正题。学习催眠的第一天,蔡老师说了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催眠师,只有最灵活的催眠师。”作为一枚没有接触过催眠的懵逼,面对灵活二字突然变得难以理解,我只能原谅自己的智商不够,恕不能跟上老师授课的节奏。

在暗自菲薄的时候老师带我们体验了渐进式放松。一开始我比较狐疑,为什么跟瑜伽放松一般,这真的是我想象中玄而又玄的催眠吗?然而不知不觉,被美妙的音乐和老师磁性的嗓音带动,我慢慢的放松自己,开始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感受,进而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了自己潜意识里面深层次的愉悦感,当放松结束我感觉很美好,虽然培训现场的椅子让我们每个人都怨声载道,但是我却体验到无与伦比的平静和轻松。

经此一试,从初级班到师资班的培训中,我逐渐去感悟老师每一次的讲解和示范,也从同学们的催眠状态中去找寻相似的感觉。我开始理解在催眠中如何才能灵活,也开始去体察自己和周围的人所需要在催眠中释放和获取的力量。

短短几日蔡老师教了我们很多实操的东西,我觉得好的催眠师不是形而上学的,一定是能够敏锐体察来访者当下最真实的感知,进而行云流水的去设计和变换出当下最容易与之契合的引导词。就像那天在CHAKRA练习中我将现场的食物味道及时的嫁接到接受我催眠的那位姐姐身上,事后她谈起那种感觉直说真的不想被唤醒,希望一直沉醉在那种舒适的感觉中。

久别只为下次更好的遇见(你和灵魂交握的空隙)(6)

等到授课结束时我真的感觉意犹未尽,虽然我没有得到体验回到前世和去到未来的机会,但是一点都不遗憾。在蔡老师精湛的演绎示范中,我收获的立等可实操的技能着实是满满的干货,但离随心所欲的应运还山高水长,从学生到老师再到大师,唯一的捷径就是用心实践。

想借一句老师的话“催眠不是玄学也不是神学,它是在科学支撑下,可以为人们找到打开潜意识里埋藏在你内心最深处的秘密的一种方法。”正确的理解催眠,尝试着用催眠帮助自己和他人获得更加美好的人生体验,这是我此次的收获,希望此次分享给更多希望和正在了解催眠的人一些信心。

所以,和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距离,不是隔了一个蔡老师,而是我们自己。

久别只为下次更好的遇见(你和灵魂交握的空隙)(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