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安全最新消息(外卖卫生安全问题该如何保障)

外卖卫生安全问题该如何保障?

当餐饮遇上“互联网 ”,一个新的就餐形式--外卖,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打开手机APP,动动手指,美食就会送上门来……然而,在网络订餐日渐火爆的同时,线上线下同餐不同质、外卖食品内有异物等食品安全问题屡遭曝光。网络餐饮时代,舌尖上的安全该如何保障?人们在享受快捷便利的同时,如何能吃得放心?

消费者:理性选择减少卫生安全隐患

外卖安全最新消息(外卖卫生安全问题该如何保障)(1)

身为忙碌的上班族,石家庄市民刘洁常通过外卖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刘洁告诉记者原先有家快餐店一直是她的“心头好”,“这家店酥鱼味道好,汤面吃着也舒服。”然而不久前,刘洁在小区附近偶然看到这家店的实体店铺,便再也没有点这家的外卖了。

“这家店传到网上的照片看着挺好的,可到店里一看,却发现卫生情况非常差。”刘洁说,最让她不能接受的,是她喜欢吃的酥鱼,就直接摆放在点餐吧台上,不时有苍蝇在上面“落脚”。

刘洁的经历并非个例。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由于网络餐饮看不到实体店,往往仅凭商家上传的图片下单,如果不注意选择可能就会“中招”。其中,食材不新鲜,食物中有异物,线上线下同餐不同质,是消费者反映较多的问题。

今年1月1日,《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具有实体店铺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主体业态、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超范围经营。

新规还提出,网上公示的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店名和地址应当与实际店名和地址一致,公示的门面、大堂、厨房等图片应当与实体店一致,公示的菜品信息、主辅料等应当与实际菜品和所用主辅料一致,公示的图片应当与实际菜品基本一致。

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社会系主任阎昌认为,网络餐饮“实体化”,是对网络餐饮“私房化”“虚拟化”的有效抑制,必然会淘汰一批以网络销售为主的无证无照小商贩,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网络餐饮服务,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同时,他表示,消费者也应谨慎选择,尽量选择自己去过的,或者是品牌商家,降低外卖食品可能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

外卖平台:要把好准入关、审查关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3.43亿,较2016年底增加1.35亿,同比增长64.6%,且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外卖已经成为了都市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外卖平台作为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中介’,应首先履行好把关义务。”阎昌认为。

在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有些外卖平台出于业务拓展考虑,对于入驻商户基本不设限,导致商户质量参差不齐。而出于成本考虑,这些外卖平台也不愿为自己带上监管枷锁,唯恐会拖慢自己的发展速度。

“外卖平台设定的入驻标准是外卖食品进入百姓家中的第一道门槛,准入关没把好,不仅会直接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某种程度上亦会成为问题食品流入市场的‘帮凶’。”阎昌认为,外卖行业食品安全问题堪忧,也会影响外卖行业未来的发展。

事实上,《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订餐平台的监管职责作了明确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应当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进行审查,登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保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信息真实。

“网络餐饮新规细化了网络餐饮平台的审核、监管职责,如果餐饮平台严格落实,不仅将有效保障网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而且对网络订餐平台和整个行业也是一种保护。”阎昌认为,提高网络餐饮准入标准,可能会抬高商家经营成本,但在低价和安全之间,安全是首先应保证的。“只有外卖平台把好准入关、审查关,才能让行业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监管部门:建立完善有效监管体系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外卖食品的普及,政府相关部门对外卖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

9月1日起,省食药监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净网”专项整治行动,严查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餐饮单位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清除无证、无照和卫生条件脏乱差的入网餐饮服务单位,确保入网餐饮单位证照审查率、公示率达100%,无证入网餐饮单位查处率100%。

其中,重点检查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是否设置专门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并执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审查登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制止及报告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制度,并在网络平台上公开;是否如实记录网络订餐订单信息,并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经营行为进行抽查和监测。

“内部监督无法真正发力的情况下,外部监管更需加装‘安全锁’。”阎昌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上,“宁紧勿松”是一个基本准则。尤其是网络餐饮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其监管更要做到严查勤查,才能尽量避免食品安全事故。

对于如何完善监查管理体系,阎昌建议,首先,从顶层设计上不断完善网络餐饮的管理规定,细化管理措施,让监管人员做到执法有法可依,处罚有据可凭。其次,建立订餐平台-用户-管理部门三方信息互通互联机制,以形成有效监管体系。

“外卖平台应完善消费者反馈板块,对消费者的负面评价进行收集,设置阈值,一旦商家收到的负面评价达到阈值,应对其进行相应的警告。对于投诉排名靠前的商家,应向监管部门公开信息,由监管部门对其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对于不能达到营业标准的店铺,应及时下线,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阎昌还建议,消费者对于在外卖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保存证据,如票据、拍照、录像等,第一时间向当地食药监部门反映,及时曝光不良商家,形成多方合力压缩不良商家的生存空间。

相关推荐

应奖励外卖小哥举报食品卫生

近日,一则视频在网上流传,这则视频是四川一名外卖小哥的实地举报。这个店铺里面都是黑黢黢的,食品都是乱摆乱放,地上也都是油渍,感觉都没有能下脚的地方。锅里面的油也都是黑色的,外卖小哥还在视频里面报出了客人的单号,让客人到工商部门去投诉。美团外卖官方在发布曝光微博的用户评论中回复,该商户已经从平台下线,欢迎举报和监督。

消费者订购外卖时,并不知道相关外卖店铺的卫生情况。让每一个消费者都去实地了解外卖店铺的卫生情况,也不实际。而既然消费者不会知道店铺的卫生情况,一些外卖店铺自然也就不会注重店铺卫生。如此一来,一些店铺像四川这名外卖小哥视频显现以及记者实地看到的,菜叶、垃圾遍地,油污许久没有清除等,也就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不过,尽管消费者难以发现外卖店铺的实际卫生情况,外卖小哥由于要到店铺接送外卖,无疑对店铺卫生情况最为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卖小哥实际上是外卖食品卫生的天然的监督员,让外卖小哥参与监督外卖店铺卫生情况,可对保障外卖食品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四川这名外卖小哥拍视频实地举报外卖店铺卫生情况,无疑值得人们点赞。此前各地也有一些外卖小哥,公开曝光外卖店铺卫生脏乱差情况。不过,这些外卖小哥曝光、举报外卖店铺卫生脏乱差,多是基于其自身的道德自觉,而不少外卖小哥即便发现外卖店铺卫生脏乱差,由于种种原因,也不会对其进行曝光、举报。显然,唯有从制度上发力,才会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外卖小哥对于外卖卫生的监督作用。

正因为如此,各地可以聘请外卖小哥监督外卖卫生,让外卖小哥担任食品卫生信息员,建立外卖员食品卫生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外卖卫生问题属实的外卖小哥予以奖励。同时,辅之以外卖平台切实履行对于店铺的监督职责,政府职能部门加大对于外卖食品卫生与质量的监管力度,对那些被发现存在食品卫生与质量问题的店铺予以重罚,令其付出应有的代价,才会有利于有效保障外卖食品的卫生与质量,令消费者身体健康安全获得坚实的保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