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世系图高清(明朝藩王选讲伍拾肆)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390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13分钟)

他的前半生,有父亲的庇护,有母亲的溺爱,他甚至比当太子的兄长都幸运一百倍。

他是万历年间国本之争的男主角,他的皇帝老爹为了他甚至选择怠政来抗议;他母亲也为了他不惜铤而走险。

他的后半生,在自己的封地做起了逍遥王爷,基本上算是无恶不作,恶贯满盈,结果不长心净长肉,长了三百斤肥肉最终成为刀下囚徒之时被人用邪恶的方式对待这一身蛋白质。

我们在明朝藩王系列里讲述嘉靖帝父亲朱祐杬的时候,用过一个另类介绍,说朱祐杬的父亲、兄长、大侄子、儿子都是皇帝,但是他本人不是;仔细论来,其实今天这位男主也符合这一条,他爹是皇帝(万历),他大哥是皇帝(泰昌),他俩侄子都是皇帝(天启、崇祯),其实他儿子也算是皇帝(弘光),不过,他真不是……

做好铺垫,整理好提纲,收拾好心情,今天我们讲述明朝福王朱常洵的故事。

明朝藩王世系图高清(明朝藩王选讲伍拾肆)(1)

画像里的朱常洵或许与历史真实相去甚远

  • 爱妃三年生三子,唯子常询得序齿。

公元1586年2月22日,于当年将年满23周岁的万历帝朱翊钧迎来了自己的第三子。在一年前的1月19日,其次子朱常溆出生,却甫生即死,这让万历帝极为心痛。此次时隔一年,同一位妃子郑氏再行生育,万历帝在其怀胎之时就尤为小心,吩咐太医与女官悉心照料,终得健康孩子,令朱翊钧欣喜若狂。

根据谱系五行,此子被命名为朱常洵。

同样是这位妃子郑氏,又在一年后的1587年再次为万历帝生下第四子朱常治,然而朱常治却一岁夭折。换言之,备受宠爱的郑氏,三年生三子,却唯有本文之男主角朱常洵得以存活序齿,也正因为如此,朱常洵得到了父亲母亲更多的关爱。

  • 子以母贵祈万福,国本之争谋上位。

在整个万历朝,朱常洵的母亲郑氏是最受宠爱的妃嫔,甚至比万历帝唯一的皇后王喜姐受到的宠爱都多。王喜姐一生只有长女荣昌公主朱轩媖这一女,无嫡子,也正是因为如此,朱翊钧动起了要册立朱常洵为太子的念头,这就是万历年间浩浩荡荡的“国本之争”。

我们在讲述《明神宗朱翊钧》的章节里,已经详述过国本之争,具体内容请点击下述链接:

怠政的万历帝,任性的明神宗。

这里补充一些细节。

说到底,“国本之争”产生的根源还是皇长子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并不受万历帝的喜爱。王恭妃作为李太后慈宁宫的宫女,于16岁的年纪被18岁的万历帝临幸,在17岁的年纪生下了朱常洛。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明朝这些皇帝一个个对于爱情的追求倒是相对来说更加执着。

不过甚为奇怪的是,王恭妃如此不受万历帝的喜爱,却又在1584年的时候再次生育,为万历帝生下一女是为云梦公主。可见,万历帝在处理男女之间那点儿事儿之时,有精神分裂的前兆。

后来,郑氏因为生下皇三子朱常洵,被进封为贵妃,而生下长子的王氏却仅仅是妃嫔的最低一级的“恭妃”,朱翊钧在此处的精神分裂已经达到了极致。

万历帝,你如何管理你自己的后宫,文官集团不便于出面干预,但是要立谁为太子,文官集团可就有自己的法宝,也就是所谓的《皇明祖训》。

首先,万历帝真正有实际动作是在万历二十一年,也就是1593年。这一年,万历帝30岁,其王皇后还未生下嫡子,所以按照过往的情况,无嫡则立长,应该册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是,朱翊钧却动了一个歪脑筋,他想在当年同时册立长子常洛、三子常洵和五子常浩为亲王,然后再进行所谓“择优者为太子”的方案。

这一想法尚未实施,就引得朝堂上下一片哗然。最终,万历帝选择了暂时谁都不封的方式,将此问题搁置。那几年也是其长子朱常洛最难熬的年月,如果不小心病死了或者被郑贵妃的党羽加害,这可就给了万历帝足够的理由,所以朱常洛能活着就不错。

  • 万历怠政终屈服,册封福王俟之国。

时间点来到1601年,终于,在万历帝母亲李太后与首辅沈一贯等人的干预下,朱常洛被立为太子,朱常洵则受封福王。

那一年,常洛19岁,常洵16岁。

因为国本之争最终以万历帝的屈服而告终,其选择以“万历怠政”的方式面对这一局面。作为太子的朱常洛得不到指导和教育,作为福王的朱常洵,也不去藩国,而是待在京师与他母亲郑贵妃一起搞事情。

而国本之争结束前后,还有两次所谓的“妖书案”为当时朝野上下的党争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1601年受封福王至1614年之国洛阳,整整十三年时间,朱常洵留居京师,从一个15岁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28岁的混小子,但是他依然处处位于其母郑贵妃的庇护下。唯一的改变就是酒池肉林下,长了一身三百余斤的肥肉。这也为其几十年后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 每日必阁饮醇酒,所好唯妇女娼乐。

公元1614年,是为万历四十二年春,朱常洵携带家眷就藩洛阳,当时其长子朱由崧7岁,次子朱由榘(ju3)5岁。

位于洛阳的明朝王府,原属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五子伊王朱㰘及其所属支系。嘉靖四十三年伊王朱典楧被废,伊国除,王府空置。待万历四十二年朱常洵就藩前后,该王府得到大规模扩建,其面积几乎占据洛阳城的一半。

原本伊国封除后,留下伊藩奉祀,至万历四十二年,伊藩奉祀为旗下郡王万安王朱珂堆。朱常洵到达洛阳,完全不顾万安王朱珂堆还是其祖父辈的宗室之情,强行将其迁徙,并且将原万安王府霸占,并入福王府。

另外,扩建福王府总共花费了二十八万两白银,其工费也是营建其他王府修缮费用的两倍;而洛阳当地一万九千顷庄田尽数归朱常洵所有。

您以为这就结束了?还没有。到达洛阳后的朱常洵,实则成为当地百姓的灾难。在其父亲万历帝不闻不问的纵容下,朱常洵开始大肆敛财,一时间洛阳王府内恶人聚集,百姓苦不堪言。史书对于这段时间的朱常洵,仅用以下几个字简短总结,即是“日闭阁饮醇酒,所好惟妇女倡乐”。

明朝藩王世系图高清(明朝藩王选讲伍拾肆)(2)

朱一龙曾在影视作品中扮演过朱常洵,不过显然也与史实相去甚远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无人约束,也无人敢动他。1620年,其父万历帝、其嫡母王皇后与其兄泰昌帝相继驾崩,后续即位的天启帝、崇祯帝都是他的侄子。不再觊觎帝位的朱常洵彻底放飞了这一身肥肉,巩固了三百余斤的体重,直到明末乱世的到来。

  • 洛阳受陷刀下魂,福禄酒饭甚残忍。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是为公元1641年2月27日。这个看上去在中国历史上毫不起眼的日子,却成为朱常洵的绝路死期。这一天,贼寇李自成攻陷洛阳城。一座洛城半王府的城池瞬间陷入人间地狱。朱常洵协同福王世子朱由崧一起从城门沿绳索逃出城,说来也是可怜这条绳索,要承受三百余斤朱常洵的重量。

出城路上乱作一团,朱常洵随即与其子朱由崧失联,这一次失联也成为此父子俩的诀别。最终,朱常洵与难民一起藏匿在城外迎恩寺,而朱由崧则辗转来到怀庆府避难,投靠时任郑王朱翊铎。远走怀庆府的朱由崧算是因此逃过一劫,藏匿于迎恩寺的朱常洵就没有如此好运了,最终被闯军搜出,押解回洛阳王府内。

据朱常洵之墓志铭记载,正月二十一日,即是当年2月28日,朱常洵并时任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以及王府宫眷一百余人被处死。

面对死亡前,朱常洵显得不够淡定。史载,吕维祺在洛阳被攻克之前,曾亲自赴洛阳劝朱常洵散财饷士,用金钱的方式消退李自成的闯军。但局势都如此恶劣了,朱常洵却依然死抠着那几个钱,不愿意破财消灾,被搜出之时却也为时已晚。他的不淡定也被同时被俘虏的吕维祺看在眼里。《明史》中记载,吕维祺看出了朱常洵贪生怕死的忧伤情绪,留下诀别的名言:“名义甚重,王毋自辱!”然后从容赴死。

明朝藩王世系图高清(明朝藩王选讲伍拾肆)(3)

李自成的形象或许已深入人心

被斩杀的朱常洵以一身三百六十余斤的肥肉给了李自成充分的利用空间。据诸多文章,如《明季北略》、《鹿樵纪闻》、《绥寇纪略》、《花村谈往》以及《宾退随笔》等的记载,李自成军队将肥硕的朱常洵割肉与其园林内几只梅花鹿共同烹煮,号称“福禄宴”,供其军士食用。

尔后的《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七》中,也将此事记录为: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汋王血,杂鹿醢尝之,名“福禄酒。”

  • 圹志出土引争议,追谥恭宗史记名。

朱常洵终年55周岁,死后受辱,在史册中也难以找寻到出其右之事迹。

一路烧杀掳掠的李自成军队自然也不会放过福王府这块大肥肉,福王府内大量的金银财宝成为后续几年闯军重要的军费来源,拿不走的院房也被李自成付之一炬,一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所以如今的洛阳城,已再难找寻到任何明朝王府的遗迹。

三年后,外逃保住性命的朱由崧在崇祯帝自缢身亡后于南京被拥立为帝,是为弘光帝。朱常洵被追谥为贞纯肃哲圣敬仁毅恭皇帝,其陵墓被命名为熙陵。由于朱常洵死后已无肉身,于次年即是1643年正月初八日,也不知于何处找寻到据称是朱常洵之骨埋葬于今河南省邙山之原。1924年,于河南省孟津县麻屯乡庙槐村出土的“明福忠王圹志”,大致记载了朱常洵的一生,当然,人已故去,且是被如此残忍的死后受辱的方式斩杀,其圹志上自然略去了其生平的污点。据称,该圹志的作者便是其子朱由崧。

不过这个圹志,却从未提及过朱常洵被虐杀肢解烹煮的内容,也因此引来一些争议,坊间有认为朱常洵死后并未受到所谓“福禄宴”这样的凌辱。我们从逻辑上来判断,其被虐杀的方式过于残忍,也显然不太符合正常人的接受能力。所以,作为几百年后的看客,鄙人宁愿相信这所谓“福禄酒宴”的说法,更多是来自于民间传说对于农民起义军的抹黑附会之言,也是对于朱常洵这样不得人心的明朝藩王的一种泄愤式的许愿。我们可以想象,假如朱常洵生前不是那般恶贯满盈,或许能够留下一个相对更能让人接受的传说。

但既然清修《明史》都引用了这一桥段,我们就姑且认为此事为真。所谓真真假假,难以确认,也无需过多纠结。

后来的永历帝时期,永历帝朱由榔为自己这位三叔朱常洵追封庙号为恭宗,谥号慕天敷道贞纯肃哲修文显武圣敬仁毅孝皇帝。

一位前半生折腾朝堂文官与兄长的跋扈王爷,后半生折腾百姓的地方恶霸,最终以残忍到极致的别样方式在死后受尽凌辱(至少在人们的传说中是这样的结局),多年之后还被追封为皇帝。这,就是朱常洵的一生,充满故事,但这故事里,写不尽的是那个时代的悲哀,权力得不到约束,欲望得不到节制,最终伴随一个王朝的山河破碎,成为风云历史的见证对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