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自私的原因(惜春的孤介矢性)

作者:黄坚毅

惜春在《红楼梦》里是一个着墨不太多的贾府小姐,她在贾府“原因叹惜”四位小姐中排行最小。而且,在全书中也很少有专门描写她的章节,因此好像显得若隐若现的味道。

在惜春还没有出场的时候,第二回里,通过商人冷子兴与贾雨村一起谈起贾府的话题时,说出了惜春的身世来历。惜春的父亲是宁府的贾敬,与荣府的贾赦、贾政是同辈人,但他虽然袭了官,却是一味的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慨不在心上。后来也是因为想得道成仙,服了过量灵砂,而导致肚胀而亡。惜春的哥哥是贾珍,一个爱财好色的人。书里只交待了惜春的父亲,也不知她的母亲是谁?惜春从小就不住在宁国府,而是与贾母一起住在荣国府,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但是书中没有多交待什么。为什么惜春不住在宁府,反而是住在荣府呢。惜春的母亲是谁呢,大家都不知道。

惜春以后的出场及活动,也是很平淡,而且没有多少色彩,比如在刚一出场时,惜春是和迎春、探春一起出来去见刚到贾府的林妹妹,惜春和两个姐姐一起出场。在介绍惜春时,是这样写的。惜春她们三个姐妹一起出来,惜春是“身长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除了这几句文字,就再无惜春的文字了。

为什么惜春的性格会是这样呢,虽然书中并没有正面说,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其实惜春在荣国府里住着,也是没有多少温情可言。由于她的性格关系吧,她与黛玉、宝钗的关系也比较冷淡,而且大观园里她也不是一个很受人尊重的主子。在一个下雪天的时候,大家正在赏雪对诗,贾母来了,她便要求惜春快些把画画出来。当惜春说天气寒冷了,胶性皆凝固不润,画了也不好,所以收起来了。此时贾母像下命令一样,说“我年下就要的,你别有托词想偷懒。”要惜春快拿出来给她看,并不耐烦地说惜春画画比盖园还费功夫,一副埋怨的样子摆在那里。在我的印象里,贾母是一个最为仁慈的老太太,对子孙们都是很呵护的,但在对待惜春画大观园这件事,好像她很冷淡的,也不考虑大雪天这样的原因是不能画画的。由于贾母这样的态度,那么底下的人也是可想而知。如惜春要绘画,但是连画图的材料也没有多少,探春说四妹妹为画园子用的东西,这般那般都不全,去与老太太说了,才从那个后楼底子去找了些当年剩下的材料。可见,惜春在大观园里,要做成件事情也比较难。她并没有多少的真心朋友,她只与妙玉有一些共同语言,俩人经常下棋论经,这样一来一往,惜春便自然而然接触了妙玉的一些思想言行,开始有了修行的念头。当然,还有一个间接的原因,那就是惜春的老爹贾敬,他也是一个看破红尘,只顾修炼的老子,对女儿惜春也不问不管,在无意间给惜春树立了要入空门的榜样。

最能体现惜春的人物性格特征的一个场面是在第七十四回,即“矢孤介杜绝宁国府”。在抄检大观园时,凤姐带领婆子们来到惜春的住所开展搜查,严格来说,惜春是个年轻尚未识事的女孩,当时很害怕,吓得不知当怎么。而搜查的人竟从她的贴身丫头入画的箱子里搜出了许多东西,有一大包金银锞子,约共三四十个,又有一付玉带板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面对这些东西。入画也黄了脸,连忙跪下说了情况,原来这是贾珍赏给入画的哥哥的东西。她哥哥每常得了,便悄悄地烦老妈妈带进来,放在她那里收着。此时,惜春却说道:“我竟不知道,这还了得!”她要求凤姐:“二嫂子,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我听不惯的。”表示不会替入画求情,一付决绝无情的样子。而凤姐本来也是一个比较泼辣厉害的人,此刻也是帮入画打圆场。说入画说的是真的,也可以原谅,但就是藏在入画这是不对的,而且还说这主要是传递人的不是。凤姐能帮入画开脱责任,一方面说明入画这个丫头在人们的眼里也是比较好,有人缘;一方面说明凤姐都想保她过关,令人意外。但是惜春却依旧一付冷脸冷嘴的心肠,竟很无情地对凤姐说:“嫂子你别饶他这次方可,这里人多,若不拿一个作法,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么样呢。并坚决说,嫂若依他,我也不依。”凤姐还在帮入画辩解,我看他素日还好,谁没有一个错,只这一次,二次犯下,二罪俱罚。连凤姐都三番五次地替入画求情,已属相当难得,这样如果惜春稍微有一些同情心,也是能够顺势下坡的。但结果不是这样的。

惜春并没有听凤姐的劝,她心已决。第二天,叫来了她的嫂子尤氏,商量要把入画还给宁府的事。惜春把昨天晚上的事与尤氏讲了一遍,尤氏也说这入画房间里的东西,实在都是贾珍赏给他哥哥的,也是事实,只说入画糊涂。但惜春却是不依不饶,竟然教训起她嫂子来:“你们管教不严,反骂丫头,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她便说本来昨天要凤姐撵入画出去的,由于凤姐不肯,所以今天我把入画还给你们。并叫嫂子马上带了入画过去,要打要杀要卖,我一慨不管。

好一副冷酷决然的样子,尤氏还这样劝解,说入画也是一时糊涂,下次再不敢了,她从小就优侍你,与你在一起的,好歹是生死在一起的。难道你不怎么不念旧情。但惜春一句也听不进去,她虽然年轻,却是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劝,也不把嫂子放在眼里,这让尤氏很尴尬。而且惜春是越说越急:“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长大了,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她要与宁府一刀两断,永不往来。这事情有些严重了。为什么,因为惜春近日听到了许多的议论,有许多人在背地里说宁府的闲话,多少不堪的闲话,让惜春一个姑娘家如何承受得了。因此,惜春对尤氏说道:“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尤氏奇怪问她有什么不是。惜春继续向嫂子发飚:“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一个姑娘家的,只有躲是非的。如果我反去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并坚定地说:“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一副斩钉截铁的样子,与宁府进行了决裂。尤氏还不知原委,以为惜春是个小孩子,说话没有轻重,只得说她是糊涂。但惜春却是冷笑说,我虽年轻,这话却不年轻,你们看我是明白人,却说我是糊涂。她说我是看了书,才是真正的了悟了。并说,如果不了悟,她也不会舍不得入画了。尤氏气得骂她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惜春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我。这句话剌痛了尤氏。让尤氏也是颜面丢光,无地自容,她只是狠狠地骂了惜春几句,便带着入画回宁府去了。

惜春自私的原因(惜春的孤介矢性)(1)

从这场姑嫂的争吵中,可以看出惜春与她嫂子的吵架,其实是可以看到许多弦外之意的。一是惜春为什么决意要赶走入画。主要是入画是惜春自小从宁府带过来的丫头,而宁府在人们的眼里,是一个很肮脏的地方。惜春尽量不让自己与宁府发生关系。你想惜春哥哥贾珍,家里妻妾成群,娈童也不少,他还是偷腥吃荤。开始是与儿媳妇秦氏在天香楼有染,导致秦氏上吊自杀;继而与尤氏的两个妹妹又有了不清不楚的关系,加上贾琏混水摸鱼,又导致尤三姐自刎而死,尤二姐吞金而亡。另外,贾珍与贾蔷也有一层不清不楚的关系,好像贾珍在养小白脸,对这个美貌男生是倍加关心,后来由于人们的非议,贾珍便令贾蔷另择他处居住。反正这个宁府是乱得很,用柳湘莲的话来说,“宁府只有门口的两个石头狮子是干净的。”这些话,通过一些丫头使女,从宁府那边传过来,惜春会不知道的呢?所以这样不堪入耳的话,惜春是听到了许多,但她又有什么办法呢,她唯一可选择的,就是与宁府不搭界,与宁府划清界线。这样,她自己可以明哲保身了。所以在入画的问题上,惜春会做得这样的毅然决然,不给嫂子尤氏一点脸面。

其次是在入画藏她哥哥的东西上,也有一些来历不清的地方,这点可能让惜春也是很懊恼。入画的哥哥只不过是一个贾珍的小厮,为什么会得到贾珍这么许多金银锞子的赏使,三四十只金银倮子,按照比例计算,每个锞子在二两左右,也是一笔很大的金钱数目。这个事情也有些蹊跷,如果我们推理一下,会不会入画的哥哥与贾珍也有一层不明不白的关系呢,也不无可能,这个贾珍淫乱无比,是个男女通吃的主。他既然与贾蔷也有这么一层说不清的关系,那么也不保证他与入画哥哥也有那么一腿,所以也印证了“宁府只有门口的那两只石头狮子是干净的”。或者,入画哥哥是贾珍做坏事的一个帮凶,一个打手,帮贾珍站岗放哨的,也是有可能的。否则入画的哥哥会莫名其妙得到贾珍这么许多的金银锞子的赏钱吗。因此,惜春虽然不说,但也可以感觉到入画的哥哥并不一定是个好人,至少不是一个良善人。况且他的金银锞子是叫张妈给带过来的,也是很不正常的。

其三,惜春嫂子尤氏好像是一个混不列的女人,难道尤氏以前没有听说过宁府的丑事吗?她的两个妹妹不是都死在贾府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尤氏难道不清楚吗?或者说尤氏只想在惜春面前摆一副“长嫂当母”的款来,要居高临下地教训一下她认为不大懂事的小姑子。她没想到惜春说出来的话像刀子一样扎人。她仿佛是刚刚知道惜春的性格脾气,这个尤氏也活该遭惜春的骂,这也就是尤氏的可悲之处。其四,关于宁府的闲言杂语,仿佛惜春也听到不少。在《红楼梦》的第六十二回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只见林之孝家的带了一个女人进来,交探春来审问,因为这个女人是惜春屋里小丫头彩儿的娘,她有什么罪,就是她的“嘴狠不好”。嘴狠不好,就是她在传播流言蜚语吧。就为这一点,探春便要撵她出去。虽然这个事情看上去很简单,而且好像探春她们没有人情味。但是这个彩儿娘的嘴狠不好,也许就是她们这群人,把宁府的一些丑事给传递出来,让满大街的人都知道了贾珍他们的丑事了,这也是惜春受不了的地方。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是惜春是一个看破红尘的女孩,她自小就如一个弃儿,父亲求仙拜道,炼丹烧汞,根本没有来管过她,她又没有母亲,是一个从小就缺少父母之爱的女孩。她虽然寄居在荣国府,但在这里,说得直白一点,她其实和林黛玉是一样的感受,也不是自己家里的。但她又为什么不愿意到宁府去住呢,也许在荣府,惜春能够得到一份清静,还能和一群姐妹们一起玩乐,还是比较开心和纯静的。而且还有妙玉这样的知己,可以谈天下棋论道,所以惜春是不会也不想回到宁府去的。到了这个时候,她和尤氏说出与宁府一副决绝的样子,其实也是装个样子给她嫂子看的。如果不说这番话,惜春也是不会回到宁府那边去的。因此,今天惜春不惜把遮着的一块遮羞布给扯了下来,也是表明了自己与宁府一个决定的态度。

惜春自私的原因(惜春的孤介矢性)(2)

因此说,惜春到了最后,她的性格演变,促使她要与这个社会来一个决断,也注定她会走入空门的。到了第一百十五回,惜春的孤介矢性再次暴发。她决意地采取铰发、断荤等措施,以求出家做尼姑,任凭尤氏想拦也是拦不住的。因为此刻,四大家庭也衰落了,贾府被抄了家,贾赦、贾珍等入官的入官,充军的充军;加上黛玉屈死、贾母亡故、王熙凤离世、元妃幽死、迎春虐死、探春远嫁,昔日热闹无比的大观园变成了一座空园孤园。最主要是她的好朋友妙玉也被强人所劫,对惜春的打击特别大。让惜春感到了家庭衰败的不可逆转,人生的空虚无望,唯一的心灵寄托,只是古佛青灯了。她便坚决地做出了出家修行的念头。惜春并且威胁说,如果不让她出家,她就以死相逼,在这样的情况下,贾府只能同意让惜春出了家,这也是惜春“矢素志”一定要出家的原因。最终她是接了妙玉的班,在拢翠庵带发修行,入了空门。

从第五回惜春的判词上看,她的判词是这样说的:“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些文字表明,惜春最后不应该在自家的拢翠庵修行,并且还有一个紫娟姐姐陪着她,这样的修行是否也很悠闲吧。事实上,惜春应该是“缁衣顿改昔年妆”,而且她“独卧青灯古佛边”,脂批说她“缁衣乞食”,惜春白天穿着黑色的尼姑服,沿街乞讨化缘求食。晚上,独自在一处古佛旁边睡去,终老一生,孤独而悲惨,可以说她的景象是相当凄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